北京話裡的兒化音,天底下還有比這更難學的嗎?


北京話裡的兒化音,天底下還有比這更難學的嗎?

有人問:最近流行說北京話,請教大家幾句在撩妹約會上比較地道的北京話嗎?

陰三兒賈偉:如果你不是北京人,撩妹和約會的時候最好別說北京話,因為你肯定說的不對,而且那樣讓你看起來會挺傻的。

北京話裡的兒化音,天底下還有比這更難學的嗎?


兒化音不是北京話的獨有,漢語方言和普通話中都用,如“打雜兒”、“小說兒”,別的地方有沒有接近北京話的?有,承德城區、武清河西務......可要說用兒化音最好的就數咱北京了!

普及一下——

普通話——以北京語音為基礎音,以北方方言為基礎方言,以典範的現代白話文著作為語法規範。

北京話裡的兒化音,天底下還有比這更難學的嗎?

通俗講就是:土生土長的北京孩子,語速平均地念課文,就是標準普通話。甭信什麼普通話採集地在XX地,聽一樂兒就行了。

北京話裡的兒化音,天底下還有比這更難學的嗎?

(注:千萬別被混淆概念帶溝裡。所謂採集地,採集的是大量的北方方言詞彙,不是音!普通話的發音,一定一定用北京音!用河北音麻煩了,“碗們都(讀二聲)是北京人兒.......宇宙牌翔鹽”)

北京話分為:

1、老北京話。郭啟儒等相聲前輩說的那種“傳統京味兒”,即:老北京話。(咱們能聽懂,大量土語,但學不了或很難學精)除非吃開口飯的人必須要熟練掌握,現如今的北京人不常說老北京話。除非互相擠兌,偶爾蹦出一兩句土語。“人說前門樓子 你丫說XX頭子”什麼的。

2、北京話。馮氏電影、英式喜劇風格所有對白:《編輯部的故事》、《我愛我家》......葛優這類口音。所謂“京片子”,也是北京人日常生活中使用的語言。

3、標準普通話。社交、開會、上臺發言......這時就不能太隨意了。要高度裝了:“跳吧,杜丘,你看多麼藍的天?跳下去你就會融化到藍天裡,走吧,一直向前走,不要朝兩邊看。”哎,勁兒就得拿起來。

北京話裡的兒化音,天底下還有比這更難學的嗎?

北京人藝,朱旭老爺子(本身不是北京人)怹不止一次說過,北京話——是中國方言中的上品!

“北京話聽著親切,嘿,瞧這閨女長得跟花兒似的~!”不加兒化音?那意思差遠了.......嘿,這閨女長得,跟花似的~!老闆有二踢腳沒有......”

北京話裡的兒化音,天底下還有比這更難學的嗎?

其實兒化音,早都融進北京人血液裡了,對土生土長的北京孩子來說,真的沒規律。同樣一個“條”,“麵條兒”就帶著兒化“油條”就不帶,跟誰講理去.......

北京話裡的兒化音,天底下還有比這更難學的嗎?

豆乾兒,餅乾!

北京話裡的兒化音,天底下還有比這更難學的嗎?

煎餅,油餅兒!

北京話裡的兒化音,天底下還有比這更難學的嗎?

寶貝和寶貝兒截然不同!

北京話裡的兒化音,天底下還有比這更難學的嗎?

哪個門要加兒化音,那個門不能加?順著二號線坐一圈,照著站牌念一遍,如果您不是北京人,您舌頭不打個結算我輸!

因為接下來麻煩了——

北京有好多:街、橋、巷、道.......哪個該加兒化音?哦,又死記硬背了?更沒用了~!

不服再來,接下來還要面對無數的:館、園、院、口、營、廟、廠、村、莊、河、店.......這些北京地名,哪怕加錯一個兒化音,當地人準樂

北京人為什麼加不錯?還是那話——融進血液裡了。

當然了,北京文化深了去了.......

北京話裡的兒化音,天底下還有比這更難學的嗎?


一首童謠多少底蘊——《平則門拉大弓》(平則門就是現在說的阜成門)

平則門,拉大弓,過去就是朝天宮. 朝天宮,寫大字,過去就是白塔寺. 白塔寺,掛紅袍,過去就是馬市橋.

馬市橋,跳三跳,過去就是帝王廟. 帝王廟,搖葫蘆,過去就是四牌樓. 四牌樓東,四牌樓西,四牌樓底下賣估衣.

打個火,抽袋煙,過去就是毛家灣. 毛家灣,紮根刺,過去就是護國寺. 護國寺,賣大豆,過去就是新街口.

新街口,賣冰糖,過去就是蔣養房. 蔣養房,賣菸袋,過去就是王奶奶. 王奶奶啃西瓜皮,過去就是火藥局.

火藥局,賣鋼針,過去就是北城根兒......

北京話裡的兒化音,天底下還有比這更難學的嗎?

北京話一直被誤會著.......解放前也不例外——

“這輛三輪車誰的呢?好不好拉我去呢?”

“哦,你要坐我的三輪車嗎?那我真得感謝你嘍~!你要去到哪裡?”

“你拉我東四牌樓好嘍。”

“哦,東四牌樓,東四牌樓......你為什麼要到那裡去?”

“因為我的住家就在那裡。”

“哦,你給八毛錢好嘍。”

“不,我只能給你三毛錢好嘍,哦,你自己考慮一下。”

“不,先生,三毛錢未免太少一點,我實在不能答應你的要求哦!”

北京話裡的兒化音,天底下還有比這更難學的嗎?

侯寶林郭啟儒相聲——《北京話》

這段是學的國語,不是北京話,侯寶林先生說的挺清楚了,但那會兒還有人認為這段是北京話。

下面咱們聊聊,北京話的大師級人物

北京話裡的兒化音,天底下還有比這更難學的嗎?

我個人特喜歡的大師級,老北京話的藝術家——任寶賢

北京話裡的兒化音,天底下還有比這更難學的嗎?

北京話大師,講了一輩子故事的孫敬修爺爺。

北京話裡的兒化音,天底下還有比這更難學的嗎?

老北京話韻味十足的石揮老先生。黃宗江老師說過,石揮前輩從小就從天津來北京,天天泡天橋,每天都在天橋玩兒。最經典的劇目就是《我這一輩子》。

北京話裡的兒化音,天底下還有比這更難學的嗎?

音色獨具魅力,很有特色的老北京話——李婉芬

北京話裡的兒化音,天底下還有比這更難學的嗎?

嘴兒大脖子憨,叫喚聲兒就大!相聲大師劉寶瑞先生。

北京話裡的兒化音,天底下還有比這更難學的嗎?

老戲骨,韓童生

北京話裡的兒化音,天底下還有比這更難學的嗎?

葛大爺


京籍您最喜歡誰?評論區告訴我們吧!


來都來了,就別走了

關注“四九城大磊子”,為您講解更多有趣又有料的北京城文化歷史

北京話裡的兒化音,天底下還有比這更難學的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