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担当激活干事创业“动力源”

近日,湖北省纪委出台澄清正名两个工作办法,进一步规范全省纪检监察机关依规依纪依法查处诬告陷害行为,传递出为干事创业者撑腰鼓劲、向诬告陷害者亮剑的强烈信号,树立了扶正祛邪、激浊扬清的鲜明导向。

当前,全省上下处在疫情防控和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关键时刻,迫切需要一大批敢闯敢干、担当作为、狠抓落实的党员干部。落实好两个工作办法,坚持严管和厚爱结合、激励与约束并重,有效激活党员干部干事创业“动力源”。

把好澄清正名“方向盘”。湖北省纪委出台澄清正名两个工作办法,分别从制定依据、澄清正名和诬告陷害行为的界定、审批程序和处理方式等方面,对进一步规范信访举报秩序,作出了明确的规定,为澄清正名和查处诬告陷害行为提供了制度遵循。纪检监察机关要认真落实两个工作办法,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效果导向,严格执行工作程序,建立起常态化的澄清正名机制,为受到不实反映的干部及时澄清正名,消除负面影响,进一步净化政治生态,营造干事创业的浓厚氛围。

狠刹诬告陷害“不正之风”。有一些别有用心者故意捏造“问题线索”,借信访举报打击报复、诬告陷害担当实干者,挫伤了党员干部干事创业的积极性。祛邪必须扶正,激浊方能扬清。纪检监察机关要主动担当,对诬告陷害信访举报问题,加强分析研判,依规依纪依法严肃查处,加大通报曝光力度,强化教育警示和震慑作用,让诬告陷害者心有所畏、行有所止、受到严惩,绝不让其有机可乘,形成激励党员干部担当作为的正向氛围。

激活干事创业“动力源”。为受到不实举报党员干部澄清正名、对诬告陷害者挺纪亮剑,本身就是一种担当,彰显的是组织的责任和担当,为敢于担当者担当,为敢于负责者负责。纪检监察机关要审慎处理检举控告,从严管理监督干部,织密制度笼子,用好纪律和法律两种武器,实现政治效果、纪法效果、社会效果相统一。让吃苦者不吃亏、流汗者不流泪、担当作为者没有后顾之忧,这样他们才能心无旁骛、义无反顾的撸起袖子加油干,从而凝聚起干事创业的强大“动力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