塵外時光


塵外時光/白曉輝/ 揚州巷陌

江澤民主席題字

想要深入瞭解一座城,就仔細走走她的尋常巷陌。

揚州城有兩千五百年曆史,秦漢稱廣陵,現有廣陵區,又有廣陵路。廣陵路清代中葉因街道寬敞整潔,富商名人聚集著稱,民國多銀行錢莊,為揚州金融街。據歷史記載:三國魏文學家、音樂家、“竹林七賢”的精神領袖嵇康,拒絕和司馬氏集團合作,四十歲時被鍾會陷害。臨刑前,他看看太陽的影子,覺得時間還來得及,就向做過揚州刺史的堂兄嵇喜索琴一張,從容彈奏一曲流傳於揚州地區的《廣陵散》。仰慕魏晉風骨,更有金庸先生在《笑傲江湖》中提及此事,就更想逛廣陵路。


塵外時光/白曉輝/ 揚州巷陌

小東門橋(史可法在此處被清兵俘虜)

揚州的老城也分為舊城和新城,過小秦淮河上的小東門橋一路向東,小秦淮河曾經為揚州舊城東護城河,新城位於河東邊,建於揚州十日屠城之後。因週末下雨,行人很少,路旁有茂密的法國梧桐樹,風雨中夾雜陣陣桐葉的清香,陰涼而清淨。路兩邊是古色古香的店鋪,青磚、黑瓦、白牆、精美的窗花,又有很多狹窄的巷子,寬不過一米,狹窄處不足一尺。巷子兩旁的牆體風化脫落嚴重,爬滿青苔。廣陵路上有“梅花書院”,曾與嶽麓書院、嵩陽書院、應天書院、白鹿書院齊名。清朝時,著名桐城派文學家姚鼐到此任掌院,鹽運史朱孝純任教於此,著名皖派學者洪梧也曾經任掌院。現書院上方白底黑字“中國揚州書畫博物館”。書院青磚、高牆、黑瓦、門樓用水磨磚裝飾,簡單而古樸,可惜不對外開放。正好院落西邊有一條寬約二尺的衚衕,遂沿衚衕往裡走從旁邊窺視下書院,衚衕西側是民國錢莊。那衚衕很深,兩邊的牆很高,牆上爬滿了密密麻麻的爬山虎,地面很少見到陽光,陰暗、潮溼、牆根長出不少綠草。看那牆壁上有四處錯落有致,黑白輝映的馬頭牆,想必牆內分好幾進院落。


塵外時光/白曉輝/ 揚州巷陌

雙桂巷


塵外時光/白曉輝/ 揚州巷陌

梅花書院

相傳,明清時有“杭州以湖山勝,蘇州以市肆勝,揚州以名園勝,名園以疊石勝”的說法,但是,揚州的名園大多或毀於戰火、或荒廢掉,保留下來的名園有個園、何園等。何園位於廣陵路中部南側,被譽為 “晚清第一園”,四年前曾經去何園遊覽,園裡亭臺樓閣繁多,又連接明末清初畫壇巨匠石濤和尚疊石孤本“片石山房”,山房內藏一座石屋。石濤疊石時於太湖石上留一個圓孔,陽光穿過石孔,影子映在水面就成了白天的月亮。片石山房獨峰聳翠,秀映清池,高山流水,體現了石濤詩“白雲迷古洞,流水心簷然。半壁好書屋,知是隱真仙”的意境。

塵外時光/白曉輝/ 揚州巷陌

明末石濤片石山房的白天月亮

過何園,向北穿過寬約一尺的北矢巷到螺絲結頂巷。相傳,明末清兵攻陷揚州屠城十日,此巷累屍積頂,讀轉音了就成為螺絲結頂。我第一次去螺絲結頂巷是在初夏的夜晚。那天,我和許揚從他父母家裡出來,問他:“你說的螺絲結頂呢?”許揚就帶我往西走約二十米到這條巷子。該巷被評為“中國十大最邪最靈異的地方”,網上瘋傳這條巷子鬧鬼:不能裝路燈,只要一裝,第二天就熄掉。夜晚巷子裡伸手不見五指,不見人卻常聽見門軸的聲音。有一戶人家常在深更半夜撫琴,琴聲嗚咽,不管走到巷子的哪一處都能聽到。附近居民晚上一般不敢出來。我看看那巷子附近漆黑一片,只有西口有個路燈亮著,就用手機拍攝了幾張照片,照片看起來發黃,也覺得詭異。巷子寂靜,沒有人影,黑暗中突然聽到“吱丫”一聲,轉身看去不知什麼時候出現一對白衣男女,推開陳舊的木門,一閃進去了。

我問許揚:“你害怕不?”

他說:“我小時候常常在這條巷子裡玩,從來沒有覺得害怕過。”

我又問他:“有沒有遇到詭異的事情?”

他說:“沒有。”不過我曾經看過有文章說:人死後瞬間重量減輕二十一克,科學無法解釋,據說是靈魂的重量。自然界的某些物質有錄音錄像的功能,在某種自然條件下比如雷雨的夜晚,就會把曾經在當地發生過的事情放映出來,或許是許揚碰巧沒有遇上吧。白天我又去螺絲結頂巷,巷子不長,卻蜿蜒曲折,最狹窄處不過兩尺,寬闊處卻有兩、三米。巷子地面鋪青磚,兩邊是低矮的民房,還有幾處斷壁殘垣,牆壁粉刷的石灰大多斑駁脫落,爬滿青苔,有些磚因年代久遠,嚴重風化,輕輕觸碰,磚灰簌簌落下。獨自徘徊在這古老而幽靜的小巷,撫摸那飽經風霜的斷壁殘垣,無限感傷,我們的民族曾經遭受過多麼大的浩劫啊!

塵外時光/白曉輝/ 揚州巷陌

螺絲結頂巷

從螺絲結頂巷往北,到安樂巷,巷子裡有清代陸順興布廠,有朱自清故居。到地官第又到東圈門再到東關街,這片地方更是鹽商聚集區,有很多清代豪宅,如汪氏小苑等,又有江澤民主席舊居。揚州雖然屬於江南城市,鹽商卻多來自徽州,所以鹽商的豪宅具有濃郁的徽派建築特色:磚雕門樓、高宅、深井、大廳、青磚、黛瓦、粉牆,粉牆的牆頂部分,常常有酷似馬頭的“馬頭牆”,馬頭牆主要作用是防火,萬一起火可以阻止火勢蔓延,又讓高牆顯得錯落有致,沒有壓抑感。門樓磚雕精美,雕刻著栩栩如生的喜慶故事,門口有上馬石。普通民居則大多是黑瓦、矮牆,比較寒酸,站在窗外能清晰聽見屋裡軟語相媚好。欣賞這些古老的建築,深深感受到揚州的滄桑和繁華!

如果說一座古老的城市都是一部歷史,那麼這些歷史又往往隱藏在各條巷子裡。巷子有名字,名字的背後都有故事。因此,讀懂一座古城,最好在這座城市住下一段時間,慢慢去逛古老的巷子,看老房子,體會她原汁原味的風土人情,甚至到那隱藏在巷子裡的寺院裡洗去塵世的鉛華和浮躁,追求心靈上的慰藉和平靜,這是多麼愜意的事情!


塵外時光/白曉輝/ 揚州巷陌

江主席舊居隔壁棺材巷

然而,中國的古城保護卻讓人心痛。早在1953年北京開始拆除古建築和牌樓時,梁思成因提倡以傳統形式保護北京古城而多次遭到批判。目睹明清古城被野蠻拆毀,梁思成和林徽因夫婦撫磚痛哭,惋惜不已。林徽因指著北京副市長、明史專家吳晗的鼻子大聲譴責:“你們真把古董給拆了,將來要後悔的!即使再把它恢復起來,充其量也只是假古董!”同濟大學教授陳從週迴憶說:“她指著吳晗的鼻子,大聲譴責。雖然那時她肺病已重,喉音失聲,然而在她的神情與氣氛中,真是句句深情。”

其實,中國也有許許多多的古城比揚州的歷史還要悠久、輝煌!比如開封、商丘等。可惜這些老城區的不少古老建築雖然掛上了文物保護的牌子,卻不加修繕,任憑風吹雨打,風燭殘年!文物保護要修舊如舊,保持原汁原味。但隨著近些年來房地產開發如火如荼,不少古城更是打著棚戶區改造的名義和古蹟開發保護的名義,明修棧道、暗度陳倉、推掉古蹟重建高樓大廈或者仿古贗品,做著賣地、房地產開發的生意。多少文物古蹟在推土機的隆隆聲中掙扎、呻吟、灰飛煙滅!殊不知一座城市的高樓大廈可以建造,她的文物古蹟毀掉了就再也找不回來了!

揚州卻不是這樣!我去過很多城市,揚州無疑古城區保護最好!揚州的古老巷子不但保持原汁原味,還給每條巷子製作一個牌子,寫上巷名和來歷,很值得學習和推廣。說起揚州古城保護,百姓都很感恩於江主席,主席回到桑梓,看到揚州城也在拆毀老城區,就題字並阻止了這種毀壞歷史文化的行為,從此,揚州停止了老城區拆遷,加強了文物古蹟保護。揚州是幸運的,看著揚州人洋溢的驕傲和幸福,我羨慕不已。我是多麼熱忱地盼望這字要是也能題到河南古城該多好啊!比如開封、商丘!

塵外時光/白曉輝/ 揚州巷陌

東關街上的長樂客棧

當然,過去的畢竟過去了,一個人不可能回到從前,一座城市也是。一座城市不可能回到她最繁華的過去,比如開封不可能回到大宋,洛陽不可能回到大唐,商丘更不可能回到大商!一座城市的發展不但要不忘過去,更要展望未來,因此,揚州的新城區建設又充滿了現代化氣息。

揚州,一座古代文化與現代文明交相輝映的名城!


塵外時光/白曉輝/ 揚州巷陌

東關街城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