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大訊飛一季度預虧超1億 如是首虧,短期業績或承壓


科大訊飛一季度預虧超1億 如是首虧,短期業績或承壓

  4月13日晚,科大訊飛(002230,SZ)發佈2020年一季度業績預告,公司預計虧損1.25億元至虧損1.35億元,而2019年同期盈利約1.02億元。科大訊飛解釋稱,一季度業績虧損的主要原因為新冠肺炎疫情較大程度上延緩了公司一季度項目的實施、交付、驗收等相關工作的進度,也影響了收入的實現進度。

  如果一季度業績下滑後續被證實,意味著,這將創下科大訊飛上市以來一季度業績首虧記錄。對於25.5萬投資者而言,短期或將承受標的公司業績下滑壓力。

  疫情影響

  突然的疫情影響了國內多家公司的正常經營,科大訊飛也不例外。實際上,3月初,在科大訊飛投資者電話會議上,科大訊飛便已透露,本次疫情使市場銷售以及現場交付工作受到限制和影響,對公司短期經營造成一定影響。科大訊飛還表示,突發的疫情也為醫療、教育、智慧城市等業務提供了良好的線上應用環境,有利於培養線上業務的應用習慣,為公司相關業務的長期發展提供了應用基礎與示範驗證。

  查看科大訊飛以往的業績報告,發現其存在明顯的季度性特徵,往往公司第四季度的營收與利潤大幅度高於前三個季度的數據。這主要在於科大訊飛有很大一部分B端業務通過招標的形式進行,年末收款的情況突出。此次,科大訊飛也在公告中透露了其招標情況,3月份公司新增中標合同金額達到9.2億,同比增長91%,科大訊飛預計,今年第二季度經營將實現同比增長。

  早前,科大訊飛也發佈了2019年業績快報,業績快報顯示,科大訊飛2019年實現營業總收入突破100億元,是2015年營業收入規模的4倍,實現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7.89億元,同比增長45.46%。

  “避雷”為主

  2020年一季報自上週開始披露以來,新冠肺炎疫情對上市公司的具體影響開始逐漸顯現。截至4月13日,數據統計顯示滬深兩市共有21家上市公司披露一季報,整體營收同比下降6.22%,淨利潤同比下降16.74%.在1048家公佈一季報預告的公司中,預增續盈的公司有390家,佔比僅37.21%,而預降的公司有185家,續虧的公司有115家,首虧的公司222家,略減的公司有136家,預虧預降公司合計658家,佔比62.79%.有數百家公司在一季報預告中提及新冠肺炎疫情的負面影響。

  上週末公佈一季報預虧預降的公司本週一大幅回調,特銳德、鴻合科技、海特生物、阿爾特、通光線纜等跌停。特銳德在預虧公告中表示,受新型冠狀病毒疫情的影響,眾多國內外下游企業停工,合同執行延後,導致傳統電力設備業務確認收入減少,同比業績下降;再加上受國內出行減少及公司為部分地區醫護及政府人員提供免費充電等因素的影響,一季度充電業務收入及利潤減少;同時由於股份支付等費用較去年同期增長,使得公司整體收入及利潤下降。

  一季度業績對上市公司股價影響並非一成不變。部分醫療服務行業標誌性龍頭企業長期競爭力較強,甚至有遠期較為明確的資產注入預期,因此長期持股的機構並沒有大量賣出,因此股價相對穩定。部分新能源汽車龍頭企業業績下滑,股價也跌幅有限。但是龍頭企業的業績壓力引發的影響是複雜的,二級市場的風險趨避效應有擴散態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