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股“首虧”企業地圖曝光,這些公司虧損上億

A股“首虧”企業地圖曝光,這些公司虧損上億

截至4月24日,A股3826家上市公司一季度經營數據已披露過半,共1660家公司公佈了業績預告。在一季度宏觀經濟總體下行的情況下,上市公司作為行業發展的晴雨表和風向標,經歷了哪些挑戰?

研究表明,今年虧損企業數量比去年同期明顯增多,絕大多數公司都將“疫情影響”列入其中。從行業來看,以製造業企業數量為眾,虧損“更多”則集中在傳媒、交運、房地產、商貿等行業,多家公司虧損額達上億元。

疫情影響的持續性尚待觀望。從目前的研究數據來看,目前來看,工業生產明顯恢復,消費也在3月份出現復甦跡象,隨著各行業復工復產步入正軌,微觀層面二季度數據也有望回暖。


“首虧”企業分佈圖:京滬粵影響不一, 鄂企抗壓效應

從區域分佈指標來看,目前A股企業一季度經營數據,呈現出耐人尋味的分佈邏輯。

統計數據顯示,

  • 北京已公佈業績的160家企業中,首虧56家;
  • 廣東公佈的387家企業中,首虧115家;
  • 江蘇已公佈184家企業中,首虧51家;
  • 上海已公佈77家企業中,首虧18家;
  • 浙江以公佈184家企業中,首虧43家;
  • 湖北已公佈45家企業中,首虧15家;
  • 安徽已公佈44家企業中,首虧14家;
  • 遼寧已公佈34家企業中,首虧11家......
A股“首虧”企業地圖曝光,這些公司虧損上億

首虧企業佔比顯示,北京該比例為35%,廣東為30%,湖北為33%,遼寧和安徽均是32%。江蘇、浙江、上海、山東等上市企業集中,首虧企業數量佔比不超過30%,最低的上海該數據為23%

至少從當前數據上看,湖北作為疫情重災區,因疫情而導致上市企業首虧的情況並不特別突出,表現出湖北企業一定的抗壓性。

目前,湖北共有108家上市公司,截至4月24日,已公佈一季報的45家公司中,共有15家公司出現首虧,12家預減,3家略減,7家續虧,2家略增,1家續盈,1家扭虧,4家預增。

而在15家首虧企業中,虧損額超過千億的只有4家公司,分別是鄂武商A、中百集團、南國置業、京漢股份

其中鄂武商A和中百集團均是零售業企業,由於門店在湖北省內,受閉店影響而致一季度虧損額分別達到2.2億元-2.3元、1.62億元-1.83億元。南國置業、京漢股份均是房地產企業,一季度分別虧損1.3億元-1.7元、8000萬元-1億元。

上述可見,湖北上市公司中,因疫情而導致較大虧損的公司均與終端消費有關:零售業和房地產業。

其他首虧企業中,以高端製造業為主,比如金運激光、華工科技、臺基股份、光迅科技、石化機械等出現首虧,但虧損額並不大。這或與湖北本身的產業基礎相關,湖北本身是中部高端製造業基地,擁有較為紮實的產業鏈條。


大消費板塊影響測壓:交運、有色金屬、傳媒、零售、旅遊等陣痛

從虧損企業數量來看,2019年一季度,全A股共有155家企業首虧,190家續虧;但在2020年一季度,僅僅在公佈數據的1660家公司中,就有462家企業首虧,253家續虧。

從該數據來看,虧損數量遠高於去年同期。

不過,本次研究聚焦於今年一季度出現首虧的企業,這些企業的業績變化更能夠反映出疫情的“突發”影響。

其中,虧損金額最大的是中集集團,預計一季度虧損6億元-8億元。

該公司的主要業務領域是集裝箱、道路運輸車輛、能源化工及食品裝備、海洋工程、物流服務、空港設備等。公司稱,集團各業務板塊均受到疫情不同程度影響,銷售未達預期,導致營業收入下滑,業績出現虧損。

其次是萬達電影,一季度預計虧損5.5億元-6.5億元。

2020年1月23日至今,公司下屬影院受疫情影響全部停業,同時萬達影視計劃春節檔上映的影片未能如期上映。公司電影放映收入大幅下降,而固定成本費用支出卻較為剛性,導致公司經營業績出現大幅度下滑。

蘇寧易購的一季度虧損4億元-6億元,虧損金額亦排在前列。一季度,公司各地家電3C,百貨門店停營業或者縮短營業時間,銷售受到較大影響,同時上門安裝類的產品銷售也受到較大影響。

3月復工復產以來,線下客流雖逐步恢復,但仍有所下滑。雖然有家樂福貢獻了穩定增長的經營利潤,但難抵其他閉店損失。

A股“首虧”企業地圖曝光,這些公司虧損上億

虧損額靠前的還有ST金貴,虧損4.8億元-6.5億元;廣深鐵路,虧損4.5億元-5.5億元;首旅酒店,虧損5.05億元-5.42億元;天齊鋰業,虧損4.5億元-5.1億元;江淮汽車,虧損3.56億元;長虹美菱,虧損2.5億元-2.9億元;鄂武商A,虧損2.2億元-2.3億元;新華聯,虧損2.5億元-3.5億元。

研究表明,以上個案,基本勾勒出疫情影響最為深遠的幾大行業:交運、有色金屬、傳媒、零售、旅遊、汽車、家電、房地產,並指向一個關鍵詞:大消費。

不過,整體來看,疫情對消費的影響正逐漸消退。宏觀數據顯示,消費方面,3月社零下降15.8%,較1-2月收窄4.7個百分點。其中居民必選消費保持穩健,糧油食品、飲料、中西藥品類等保持正增長,3月同比增速分別為19.2%、6.3%與8%。

以蘇寧易購為代表的零售業,危機中也孕育著機遇。其在一季報表示,疫情的發生,越來越多的消費者選擇和習慣在線購買和到家服務,品牌商及零售商都在積極推進互聯網化、數字化的進程。公司將堅定的聚焦全品類佈局,依託家樂福突破快消類目發展;強化全場景O2O互聯,打通線上線下用戶和流量,積極發展社群營銷和到家業務;強化平臺化的生態賦能,全面推進線上線下的開放。


製造業逐步復甦:復工速度已經開啟,部分企業調戰略

如果將目光放到462家首虧企業,從數據來看,傳統制造業是受疫情波及最廣的行業。

462家公司中,屬於機械設備行業有52家,化工行業有42家,計算機有41家,醫藥生物行業有31家,傳媒行業有29家,電子行業有28家,電氣設備行業27家,通信行業有20家。

從數據不難發現,虧損企業中,製造業企業佔據較大的比例。誠然,其中也存在製造業上市企業基數較大的因素。

以機械設備行業為例,其中淨利潤虧損超過1億元的有中集集團、神州高鐵、華菱星馬、眾合科技、天沃科技。

中集集團、神州高鐵眾合科技均與交運行業有關,疫情影響了項目交付和銷售;華菱星馬是重型卡車生產商,疫情影響終端產品銷售;天沃科技主要生產石油化工、化工領域壓力容器,因疫情期人員流動及物流受限,公司復工延遲。

化工行業中,虧損主要是因停工導致的一系列問題,包括訂單減少、物流受阻、原材料供應不足、人員未到崗、銷量下滑有關。計算機行業,亦與停工相關。

製造業是經濟的壓艙石,在短期內受到一定衝擊在所難免。但一旦復工復產,疫情的影響就會逐漸消失,就能把失去的奪回來。

從3月工業數據來看,已經較1-2月有所反彈,3月工業增加值同比下降1.1%,較1-2月收窄12.4個百分點。

其中醫藥製造業與計算機、通信等電子設備製造業工業增加值有明顯反彈,3月同比增長10.4%和9.9%。高技術製造業增速亮眼,3月增加值同比增長8.9%。

進入二季度,則復工進入加速度。工信部數據顯示,截至4月14日,全國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平均開工率已達99%,人員復崗率達到94%。

以中集集團為例,該公司CEO兼總裁麥伯良在近日召開的業績說明會上表示:公司已做好準備,確保整個集團可以安然度過疫情,且策略上會將重點放到國內市場上;海外疫情影響有限,集裝箱業務、中集車輛、中集安瑞科目前經營都比較正常,手持訂單多,且後續訂單預計不會大幅減少;公司判斷國內需求會增加,冷藏運輸方面會有較大提升,包括醫藥冷藏和食品冷藏,公司已做好準備。

從研究數據來看,該應對方案具有一定的典型意義。


全國重啟加速度:零售率先鬆動,消費增長望啟動

從上述分析來看,在二季度需要聚焦的是疫情遺留的兩大問題:一是如何恢復消費;二是如何重啟湖北。

研究表明,消費逐漸復甦是一個確定性事件,只是,某些細分行業如旅遊、酒店、航空等復甦的復甦還需要時間。

首先,以零售業為例,疫情的影響正逐漸消退。


業內人士建議,可以關注三個方向:

  • 一是頭部超市企業一季度有望表現優秀,尤其是供應鏈優秀的企業,其生鮮產品以及鏈接消費者的能力使得企業在此次影響下持續提升市場份額;
  • 二是線上渠道,在疫情影響下線上需求持續旺盛,擁有優秀線上渠道的企業有望領先其他企業率先走出疫情影響;
  • 三是被推遲的消費,被推遲的消費將逐漸恢復,如主要以婚慶為主的珠寶行業。

而在受影響較深的細分領域:一是以汽車、家電為代表的可選消費;二是線下餐飲、文旅等出行相關服務消費,該如何重建消費信心?

補貼收入和消費產品以及減稅,目前來看或將成為中央主要的政策手段。

有研究機構測算,隨著促消費政策加碼,前兩月壓抑的需求有望釋放,全年可以實現4%-5%左右的消費增長。


湖北重啟有看點:聚焦政策優勢,新經濟、新基建振興預期強

湖北省目前的主導產業呈現汽車+重化工業+食品加工三輪驅動的格局。且,湖北也是中部高端製造業基地,擁有較為紮實的產業鏈條。

就上市公司而言,除了金融、經營生產等方面的支持,湖北證監局還指導上市公司大股東與證券公司協商股票質押展期問題,緩解部分公司復工復產的流動性壓力。

截至4月17日,全省共8家上市公司大股東4.9億股股權質押延期或展期,涉及借款金額25.01億元。

而在湖北重啟中,其自身的產業優勢將發揮作用。

目前多家機構在研究湖北經濟趨勢時,提出,湖北疫後重建開啟,危後見“機”。

譬如,方正證券建議重點關注湖北主導產業以及新舊基建相關的產業,主導產業可以關注汽車、化肥與食品加工,新基建同湖北目前的新興產業有所重合,可重點關注通信、集成電路、激光、醫藥生物等細分領域,老基建可關注水泥、建築工程與裝飾等細分領域。

按照目前研究機構的預測,湖北將進入政策機遇窗口期,一批優惠扶持和區域經濟刺激政策已經或即將出臺,有望助力湖北地區經濟迎來新的發展。

安信證券認為,(在重點板塊)比如通信電子行業,湖北擁有聞泰科技、三安光電等電子行業知名公司,武漢“光谷”也以光纖通信、5G技術佔據科技高點。作為新經濟、新基建的重要領域,通信電子產業有望獲得大量政策扶持,成為湖北振興的重要動力。

再如建築建材行業,湖北省未來可能進一步加強傳統基建對經濟的刺激,相關建築建材公司有望受益。

· END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