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征九号首战告捷:第一阶段工程全线完工,载人登月时间表出炉

在五一国际劳动节到来的前一天远在38万公里之遥月球背面运行的嫦娥四号着陆器与玉兔二号月球车结束第十七月昼期工作进入月夜休眠,本次月昼期玉兔二号全景相机回眸拍摄了一张照片,在这张照片中清晰记录了玉兔二号来时的路“车辙”,还有远处越来越模糊的嫦娥四号着陆器。截至目前玉兔二号已经在月面安全运行484天,持续刷新人类月球车运行时间纪录。

长征九号首战告捷:第一阶段工程全线完工,载人登月时间表出炉

玉兔二号月球车回望嫦娥四号着陆器

今年10月下旬,我国还计划发射嫦娥五号月球采样飞船,这是一艘由轨道舱、返回舱、上升器、着陆器四大舱段组成的8吨级月球飞船,在整个任务过程中要完成一连串多达12个高难度航天科目,最终将数公斤月壤送返地球,其登月控制技术已然超越它的前辈“阿波罗系列载人登月飞船”,毫无疑问由此产生的一系列技术成果必将直接助力中国载人登月工程。

长征九号首战告捷:第一阶段工程全线完工,载人登月时间表出炉

嫦娥五号月球采样飞船

那么,中国人何时可以登上月球?

我国探月工程总设计师吴伟仁院士早在去年年初就公开表示,未来十年左右,月球南极将出现中国主导、多国参与的月球科研站,月球上将留下中国人的足迹,我国将迈入世界航天强国前列。

长征九号首战告捷:第一阶段工程全线完工,载人登月时间表出炉

航天科技集团公开的载人月球工程CG图

这一表态有三个信息点:

1.我们不搞阿波罗飞船到此一游式的载人登月,而是要实现更高层次目标“月球科研站”,并且要充分发挥载人月球工程的战略引领作用,将月球科研站建成由我国主导、多国参与的“国际月球站”,并以此为契机主导世界航天科技发展;

长征九号首战告捷:第一阶段工程全线完工,载人登月时间表出炉

月面科研站建设计划

2.给出了载人登月时间表,吴伟仁院士做出载人登月表态的时间是2019年,加上十年则是2029年左右,“左右”一词是对大科技工程风险挑战的客观评估,更是“力争上游”的决心,也就是说我们有能力有条件在2029年之前实现载人登月;

3.我国将迈入航天强国前列,按照发展规划今年我国就将正式步入航天强国之列,标志就是北斗全球卫星导航系统完成在轨组网、长征五号B遥一运载火箭首飞、天问一号火星飞船发射、嫦娥五号月球采样飞船任务圆满实施,放眼当今世界具备上述能力的玩家在我国之前仅有1.5个,美国算一个,而那0.5个则是俄罗斯,因为后者目前并不具备独立实施上述工程的总体实力。

长征九号首战告捷:第一阶段工程全线完工,载人登月时间表出炉

天问一号火星飞船

到2029年左右实现载人登月零突破之后,我们将进一步拉开与除美国以外的其他所有玩家的距离,从而进入“航天强国前列”。

要想完成载人月球工程目标就需要可以将数十吨航天器送达月球轨道的重型火箭,值此五一劳动节之际,航天科技集团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天津总装测试车间首席技师崔蕴亮相荧屏,他是我国新一代运载火箭总装负责人,由他经手的火箭产品多达70多枚。

在节目采访过程中崔蕴谈到了如何攻克长征五号运载火箭芯二级异形结构总装难题,同时他指出,因为中国的航天是要发展的,将来中国航天的下一代火箭是9.5米、10米级的,我要蹚出这一条路,为咱们国家下一代火箭奠定一个良好的基础。

长征九号首战告捷:第一阶段工程全线完工,载人登月时间表出炉

下一代火箭芯级直径可达10米

符合最大直径10米的火箭唯有长征九号,这是一款运力可以超越土星五号的重型火箭,自长征九号项目公开以来也有不少信息流出,总结出来大致如下:

重型火箭10米级直径过渡环研发成功;

长征九号首战告捷:第一阶段工程全线完工,载人登月时间表出炉

10米级直径火箭过渡环

YF-130型500吨级液氧煤油发动机燃气发生器-涡轮泵联动试验取得成功;

用于重型运载火箭贮箱增压的大尺寸低温冷氦金属气瓶研制成功;

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总体设计部牵头研制出140mm大口径一体成型弯管,攻克重型运载火箭大口径管路一体成型技术;

大直径重型火箭燃料贮箱新型隔热层研发成功;

航天科技火箭院总体设计部三室成功完成“超长大口径高耐压气囊预验收试验”,此为世界最大、耐压最强的火箭分离气囊……

长征九号首战告捷:第一阶段工程全线完工,载人登月时间表出炉

早期长征九号构型

上述皆属长征九号重型运载火箭攻关的子系统,这些研制项目也都属于自2015年1月开展的长征九号关键技术攻关及方案深化论证工作,此项目已于2016年6月7日正式立项。

还有一个好消息就是长征九号首战告捷,该火箭关键技术攻关及方案深化阶段研制工作已于去年圆满结束,耗资15亿人民币,800多项具体研制项目均在立项规定的经费总量和规定时间内完成了研制。

这意味着长征九号距离正式立项的日子已经不远,而且很多关键部件已经进入方案设计阶段,说明长征九号相关设计构型已经有定论。

长征九号首战告捷:第一阶段工程全线完工,载人登月时间表出炉

从左至右依次为长征-9、长征-9A、长征-9B

长征9号也是一款系列化火箭产品,根据助推器数量增减分为长征9号、长征-9A、长征-9B三种构型,长征-9号有四个5米级直径助推器,长征-9A是两个,长征-9B则没有助推器(光杆型)。

长征-9号为最大推力版,该箭高93米(相当于28层楼房高度,比长征五号整整高出36米),芯级最大直径10米,三级半构型,起飞级由芯一级与四枚助推器共12台YF-130液氧煤油发动机提供5873吨推力,起飞质量4137吨,芯二级为氢氧级配置2台YF-90氢氧发动机,芯三级也是氢氧级,配置4台YF-79膨胀循环氢氧发动机。

长征九号首战告捷:第一阶段工程全线完工,载人登月时间表出炉

500吨级YF-130液氧煤油发动机模型

近地轨道运力不小于140吨、地月转移轨道运力不小于50吨、地火转移轨道运力不小于44吨,运力指标全面超越曾经的地表最强土星五号。

能力越大责任也就越大,长征九号凭借强大运力可在载人登月、月面科研站、火星采样返回、空间太阳能电站、超大型可重构综合卫星等任务中发挥关键作用,甚至通过多次发射也可以服务载人登火星工程,计划首飞时间是2028年至2030年。

考虑到长征九号需要攻克三型世界顶级动力,技术复杂度极高,存在项目延迟风险,将首飞时间设定为2028年至2032年较为稳妥。

长征九号首战告捷:第一阶段工程全线完工,载人登月时间表出炉

航天科技集团总部门口的长征-9号

显然这一时间无法满足吴伟仁总师提出的载人登月时间表,而我国载人月球探测的零突破目标并不指望长征九号,而是依托新一代重型载人运载火箭实施

新一代重型载人火箭紧随长征九号之后于2017年启动预先研究,该火箭被定义为支撑航天强国建设的重要手段,是载人航天工程框架下的火箭产品,因此也被称为“921新一代载人重型火箭”。

长征九号首战告捷:第一阶段工程全线完工,载人登月时间表出炉

921新一代重型载人火箭

921新一代重型载人火箭是三级半CBC构型,所谓CBC构型就是助推器-芯级通用,采用多发并联方案实现大运载,起飞级由芯一级与两枚助推器共21台YF-100K泵后摆液氧煤油发动机提供约2700吨推力,芯二级配置两台YF-100K高空版发动机,芯三级则是3台YF-75D膨胀循环氢氧发动机,火箭总高87米,起飞质量2200吨,地月转移轨道运力大于25吨,这一指标比长征九号的一半略多。

长征九号首战告捷:第一阶段工程全线完工,载人登月时间表出炉

YF-100K泵后摆液氧煤油发动机

届时将使用两枚921火箭分别发射新一代载人飞船与登月器组合体至月球轨道,尔后对接,航天员进入登月器组合体实施载人登月。

目前新一代载人飞船试验船已经准备就绪即将于近日由长征五号乙遥一火箭发射升空,验证新飞船在轨运行能力,以及返回舱第二宇宙速度再入大气层能力。

长征九号首战告捷:第一阶段工程全线完工,载人登月时间表出炉

长征五号乙遥一火箭即将发射新飞船

支持载人登月任务的登月器组合体也已于前年由载人航天办公室向全社会发起了方案征集活动,服务未来十年载人登月任务的各项装备进展顺利,新飞船已经看得见摸得着,921新一代重型载人火箭不存在难以逾越的技术鸿沟

921新一代重型载人火箭配型动力皆为成熟产品升级改良版,同时大量继承了新一代无毒无污染大推力火箭的成熟飞控技术,在研制过程中将贯彻载人火箭高安全高可靠标准,采取分步验证、逐步实施策略,火箭各级要进行飞行演示验证,这在我国航天史上还是第一次。

长征九号首战告捷:第一阶段工程全线完工,载人登月时间表出炉

921火箭各级要逐个进行飞行演示验证

去年10月,航天科技一院“5米直径模块新一代载人火箭总体技术与工程应用”项目顺利通过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组织的验收评审,该模块包括锥形后底煤油贮箱、后过渡段、发动机安装梁、发动机小机架、共底贮箱等。

那么有了921新一代重型载人火箭,还需要长征9号吗?如果只是为了实现载人登月零突破,那么921火箭就足够,但显然我们的目标绝非仅限于此。

首先月面科研站的建设就离不开长征9号,921新一代重型载人火箭与长征9号并非相互取代关系,而是相辅相成,人员输送可以依靠921新一代重型载人火箭,月面科研站的大宗货物运输则依靠运力更强的长征9号。

长征九号首战告捷:第一阶段工程全线完工,载人登月时间表出炉

5米级直径共底燃料贮箱

到2028年我国还将实施火星采样返回任务,即便可以通过两发长征五号实现此任务目标,但若想扩大火星探测规模,例如载人登陆火星,就必然需要长征九号。

载人航天工程原副总指挥张育林去年更是首次公开我国地月空间经济区战略,将近地空间、月球引力空间、地月转移轨道空间统一规划为“地月空间”,并在这个广大空间里推动基础产业、应用产业、开发与利用产业,及相关拓展产业。到本世纪中叶我国将建成地月空间经济区,每年可产生10万亿美元产值,这将是人类经济的又一大增长点。

长征九号首战告捷:第一阶段工程全线完工,载人登月时间表出炉

长期有人照料月面科研站

前不久,我国首次将“卫星互联网”纳入“新基建”战略,该项目就可视作开发地月空间经济区的一个大手笔,意味着未来将有成千上万颗组网卫星需要发射,长征九号则是航班化发射组网卫星的最佳运载工具。

身处2020年时间坐标的中国已经是全世界唯一拥有联合国产业分类中全部工业门类的国家,对于中国航天而言也是全新的基点。

长征九号首战告捷:第一阶段工程全线完工,载人登月时间表出炉

服务载人登月任务的新一代载人飞船

每一个超级强国的诞生都有其独特的时代印记,数千吨重型火箭拔地而起、深空飞船频繁往来于地月空间、月球上出现百人千人规模聚集的科技城、地球同步轨道上部署着太阳能空间电站、成千上万颗卫星服务着地球人类,什么样的国家可以主导上述工程?

通过今年上半年在全球爆发的危机可知,唯有高水平治理能力才是真正的核心竞争力,否则即便一时再强大也抵不过“覆巢之下岂有完卵”的命运,今年上半年全球各国已经交出答卷,太平洋两岸治理能力的优劣也是高下立判,未来属于谁也就是一目了然的事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