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0”重出江湖?

國務院金融委日前提出,要發揮好資本市場的樞紐作用,不斷強化基礎性制度建設,堅決打擊各種造假和欺詐行為,放鬆和取消不適應發展需要的管制,提升市場活躍度。


有市場人士認為,監管層可能有意推出T+0交易制度。上週五A股的普遍下跌,可能就是資金的避險行為。


“T+0”重出江湖?

我們的目標是星辰大海

回顧歷史,我國A股市場早期曾實施過T+0交易制度。後來基於防範股市風險的考慮,於1995年1月1日又由T+0改回了T+1,並沿用至今。

隨著A股市場各項制度建設不斷完善,新修訂的證券法正式實施, 我國資本市場市場化、法治化改革又邁出重大一步,A股市場的制度體系日趨完善。

繼續深化市場化改革和對外開放,需要交易制度方面的管制進一步放開,再次實施T+0制度的時機或已成熟。


那麼,實施T+0交易制度到底有利還是有弊呢?

先說弊端

一、市場仍是先成交大單的交易制度,在個股切換頻率較快,資金較大的情況下,散戶難以做到即時完成交易,處於劣勢地位。

二、國內投資者對T+0交易制度還不熟練,從而導致短期內難與北向資金抗衡,國內投資者的資本容易被外資席捲。

三、目前A股有部分股票估值偏高,實施T+0交易制度後,這些股票可能價值迴歸,短期給持有這些股票的散戶帶來損失。

有利之處

一、可以提升市場的活躍度與流動性。交易次數與資金量越大,且可在個股中隨意切換的情況下,市場的活躍度與流動性也就越強。

二、與國際市場交易制度接軌,可以讓更多的資金參與A股市場,從而進一步增長市場的活躍度與流動性。

三、估值偏高股票的價值迴歸,會讓價值投資的理念更加深入人心,可以加速股票質量的篩選。

所以,實施T+0交易有望進一步提升市場的活躍度,有助於促進A股和國際市場的接軌,強化A股市場各項功能的發揮,同時也有助於提高我國直接融資的比重,改善社會融資結構。

總體而言,T+0交易制度對於後期的市場,利遠大於弊。

監管方面出於審慎考慮,可以採取分步實施的方式,如先對T+0交易實施較高的參與門檻、在上證50大市值低估值成分股率先試點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