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话版”《道德经》(四)——《德经》第二章“故至数与无与

“人话版”《道德经》,让《道德经》说“人话”。

昔之得一者,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宁;神得一以灵,浴得一以盈;侯王得一以为天下正。其至之也,谓天毋已清、将恐裂;谓地毋已宁、将恐发;谓神毋已灵、将恐歇;谓浴毋已盈、将恐竭;谓侯王毋已贵以高、将恐蹶;故必贵而以贱为本、必高矣而以下为基。夫是以侯王自谓孤寡不谷(穀)。此其贱之本与?非也,故至数与,无与。是故不欲禄禄(琭琭)若玉,硌硌若石。(马王堆版)

昔之得一者,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宁;神得一以灵;谷得一以盈,万物得一以生;侯王得一以为天下正。其致之也,谓天无以清,将恐裂;地无以宁,将恐废;神无以灵,将恐歇;谷无以盈,将恐竭;万物无以生,将恐灭;侯王无以正,将恐蹶。故贵以贱为本,高以下为基。是以侯王自称孤、寡、不毂。此非以贱为本邪?非乎?故至誉无誉。是故不欲琭琭如玉,珞珞如石。(传统版)

《德经》第一章“抛德引道”,这第二章里的“一”是个名词,除了“道生一”的“一”,也想不出哪个“一”更符合此处的解释了。既然从“道生一”到“三生万物”,那么“一”无疑就是“道显形时的初始状态”。所以传统版释义为“道”没有任何问题。

之前得“道”的,天得道则天清,地得道则地宁;神得道则通灵,“浴”得道则“盈”(在传统版本里把“浴”解释成河谷,即把“浴”拆成了“水+谷”,但古汉字的“浴”就是人在盆中洗澡,而“盈”字和“浴”是同源的,因水满才引申出“充满”的意思。所以这句看似不太像“人话”的“浴得一以盈”也就很容易理解了,本来并不满的洗澡水因“得道”所以变得“满”了,但从翻译的角度而言传统版的更通俗易懂。)这一连串的排比,无非就是突出“道”的高妙,关键是最后一句的推导:“侯王得一以为天下正。”千万注意:这里的“以为”绝对不能连起来当“认为”来解释,而是要断开。因为这组排比句都是“得一以”的结构,“以”是“用作”、“导致”的意思。所以这句话就是:侯王得道用来“为天下正”。马王堆《德道经》里所有的“正”有两种解释:一种就是正反的“正”,一种就是通假“政”。很明显侯王得道当然用来“为天下政”,即“治天下”。

“人话版”《道德经》(四)——《德经》第二章“故至数与无与

浴,盈

其至之也,谓天毋已清、将恐裂;谓地毋已宁、将恐发;谓神毋已灵、将恐歇;谓浴毋已盈、将恐竭;谓侯王毋已贵以高、将恐蹶;故必贵而以贱为本、必高矣而以下为基。

这个“其”自然就是“道“,“至之”就是“来到”。前面文章分析过“道”本来是“无欲”的,也不显形。当“道”有欲而显形之时(即:道至之),意味着天已经不清了,恐怕要裂开;地已经不安宁了,恐怕要迸发;即:天崩地裂。神已经不灵验了、法力恐怕要停歇了;“浴”已经不“满”了,恐怕要枯竭。王侯已经不会因高贵而身居高位(贵以高),恐怕要倒台。(所以“道”要出现来“拯救世界”)因此,(对王侯而言)贵必须以贱为根本,高必须以低为基础。

夫是以侯王自谓孤寡不谷,此其贱之本与?非也。故至数与,无与。是故不欲禄禄(琭琭)若玉,硌硌若石。

最后一段的第三句最难释义(传统版干脆改成了“非乎?故至誉无誉。”这改动幅度未免太大)。前面两句的意思是:那么之所以王侯自称“孤寡不谷”的原因是以“贱”为本吗?不是。

那是什么呢?“故至数与,无与”是我认为的断句法,有人断为“故至数,与无与”,不知想如何解释?这段里有三处“与”,除了这里两处,前一处是“此其贱之本与?”,在句末的“与”是语气词。同样道理,如此断句就说明后面两个“与”,也是语气词,没有具体含义。即:“故至数,无”,意思就是:所以好比“最大的数其实是不存在的”(中国古代数学不存在“0”这个数字,用以表达这个概念的是“无”,而最大的数,我们今天叫“无穷大”,古代自然也无从命名,也可以说是不存在的。既然不能用最大数来代表王侯,那就只能用最小的数“一”或者低贱的称谓“不谷”来代表“王侯”。“孤、寡”可不就是“一”吗?“不谷”就是把自己放在低贱的位置。) 所以,王侯不要如温润光滑的玉石一般高贵(美玉有人争抢,反而会引来粉碎的结局),而是要像低贱的石头那样坚硬(如此方能自保)。想想看,后来帝王一直自称“孤”或“寡人”,而朝廷大臣及百姓却以“万岁”相称,都是一样的道理。放到今天来讲这段就是要求上层人士“低调行事、少得瑟”,不要高调立“人设”,否则“崩得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