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話版”《道德經》(四)——《德經》第二章“故至數與無與

“人話版”《道德經》,讓《道德經》說“人話”。

昔之得一者,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寧;神得一以靈,浴得一以盈;侯王得一以為天下正。其至之也,謂天毋已清、將恐裂;謂地毋已寧、將恐發;謂神毋已靈、將恐歇;謂浴毋已盈、將恐竭;謂侯王毋已貴以高、將恐蹶;故必貴而以賤為本、必高矣而以下為基。夫是以侯王自謂孤寡不穀(穀)。此其賤之本與?非也,故至數與,無與。是故不欲祿祿(琭琭)若玉,硌硌若石。(馬王堆版)

昔之得一者,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寧;神得一以靈;谷得一以盈,萬物得一以生;侯王得一以為天下正。其致之也,謂天無以清,將恐裂;地無以寧,將恐廢;神無以靈,將恐歇;谷無以盈,將恐竭;萬物無以生,將恐滅;侯王無以正,將恐蹶。故貴以賤為本,高以下為基。是以侯王自稱孤、寡、不轂。此非以賤為本邪?非乎?故至譽無譽。是故不欲琭琭如玉,珞珞如石。(傳統版)

《德經》第一章“拋德引道”,這第二章裡的“一”是個名詞,除了“道生一”的“一”,也想不出哪個“一”更符合此處的解釋了。既然從“道生一”到“三生萬物”,那麼“一”無疑就是“道顯形時的初始狀態”。所以傳統版釋義為“道”沒有任何問題。

之前得“道”的,天得道則天清,地得道則地寧;神得道則通靈,“浴”得道則“盈”(在傳統版本里把“浴”解釋成河谷,即把“浴”拆成了“水+谷”,但古漢字的“浴”就是人在盆中洗澡,而“盈”字和“浴”是同源的,因水滿才引申出“充滿”的意思。所以這句看似不太像“人話”的“浴得一以盈”也就很容易理解了,本來並不滿的洗澡水因“得道”所以變得“滿”了,但從翻譯的角度而言傳統版的更通俗易懂。)這一連串的排比,無非就是突出“道”的高妙,關鍵是最後一句的推導:“侯王得一以為天下正。”千萬注意:這裡的“以為”絕對不能連起來當“認為”來解釋,而是要斷開。因為這組排比句都是“得一以”的結構,“以”是“用作”、“導致”的意思。所以這句話就是:侯王得道用來“為天下正”。馬王堆《德道經》裡所有的“正”有兩種解釋:一種就是正反的“正”,一種就是通假“政”。很明顯侯王得道當然用來“為天下政”,即“治天下”。

“人話版”《道德經》(四)——《德經》第二章“故至數與無與

浴,盈

其至之也,謂天毋已清、將恐裂;謂地毋已寧、將恐發;謂神毋已靈、將恐歇;謂浴毋已盈、將恐竭;謂侯王毋已貴以高、將恐蹶;故必貴而以賤為本、必高矣而以下為基。

這個“其”自然就是“道“,“至之”就是“來到”。前面文章分析過“道”本來是“無慾”的,也不顯形。當“道”有欲而顯形之時(即:道至之),意味著天已經不清了,恐怕要裂開;地已經不安寧了,恐怕要迸發;即:天崩地裂。神已經不靈驗了、法力恐怕要停歇了;“浴”已經不“滿”了,恐怕要枯竭。王侯已經不會因高貴而身居高位(貴以高),恐怕要倒臺。(所以“道”要出現來“拯救世界”)因此,(對王侯而言)貴必須以賤為根本,高必須以低為基礎。

夫是以侯王自謂孤寡不穀,此其賤之本與?非也。故至數與,無與。是故不欲祿祿(琭琭)若玉,硌硌若石。

最後一段的第三句最難釋義(傳統版乾脆改成了“非乎?故至譽無譽。”這改動幅度未免太大)。前面兩句的意思是:那麼之所以王侯自稱“孤寡不穀”的原因是以“賤”為本嗎?不是。

那是什麼呢?“故至數與,無與”是我認為的斷句法,有人斷為“故至數,與無與”,不知想如何解釋?這段裡有三處“與”,除了這裡兩處,前一處是“此其賤之本與?”,在句末的“與”是語氣詞。同樣道理,如此斷句就說明後面兩個“與”,也是語氣詞,沒有具體含義。即:“故至數,無”,意思就是:所以好比“最大的數其實是不存在的”(中國古代數學不存在“0”這個數字,用以表達這個概念的是“無”,而最大的數,我們今天叫“無窮大”,古代自然也無從命名,也可以說是不存在的。既然不能用最大數來代表王侯,那就只能用最小的數“一”或者低賤的稱謂“不穀”來代表“王侯”。“孤、寡”可不就是“一”嗎?“不穀”就是把自己放在低賤的位置。) 所以,王侯不要如溫潤光滑的玉石一般高貴(美玉有人爭搶,反而會引來粉碎的結局),而是要像低賤的石頭那樣堅硬(如此方能自保)。想想看,後來帝王一直自稱“孤”或“寡人”,而朝廷大臣及百姓卻以“萬歲”相稱,都是一樣的道理。放到今天來講這段就是要求上層人士“低調行事、少得瑟”,不要高調立“人設”,否則“崩得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