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启刚“纸币”育儿被称赞,手机支付的背后,孩子失去了什么?

随着生产力水平的不断提高 ,人们的生活方式变得越来越先进。从前出门必带的老三样:钱包、手机、银行卡,到了今天,只要一部手机就可以全部搞定,人们的生活方便了许多。但是,对于很多孩子来说,他们已经对钱没了概念,因为日常生活中很少接触到“真金白银”了。似乎所有的东西都只要用手机“扫一扫”就行了。现在问题来了,要如何教育孩子从小学会珍惜呢?

霍启刚“纸币”育儿被称赞,手机支付的背后,孩子失去了什么?

前两天霍启刚的一条微博上了热搜,很多网友看后,都觉得这样的教育方式很好。微博内容如下:

霍启刚“纸币”育儿被称赞,手机支付的背后,孩子失去了什么?

由于支付方式的改变,一方面是科技进步,一方面是因为这种进步,许多孩子对金钱没了概念。

江西南昌一个11岁的男孩子,从去年11月开始,不断地用父母的手机给网络主播打赏,最后花了父母8万元的存款;

郑州一位13岁男孩用手机玩游戏、刷视频,短短一年的时间里,游戏消费和用于网络主播打赏的费用,加起来达到了25万之多。

很多父母的手机设置了免密功能,在孩子拿着大人手机玩时,涉及金钱方面都要设置好支付密码。如果家里的孩子爱玩游戏,一方面要注意控制孩子玩游戏的时间,另一方面支付密码也要妥善保管,切勿告诉孩子或被孩子知晓。

孩子没有节制的消费观,其实是对金钱没有任何概念的表现。认为手机“扫一扫”“嘟一嘟”就可以买到任何东西。

霍启刚“纸币”育儿被称赞,手机支付的背后,孩子失去了什么?

孩子没有金钱意识

给孩子纸币去购物时,他们会明白等价交换的道理。购买自己喜欢的东西时,知道先去了解商品的价格,对于手里的钱“精打细算”一番,最后只购买自己最需要的物品。但是换个支付方式,拿着手机扫一扫时,孩子的潜意识里会认为,只要“扫一扫,什么东西都能买下来。这种消费过程会让孩子养成花钱大手大脚的毛病,孩子也体会不到金钱的来之不易。

霍启刚“纸币”育儿被称赞,手机支付的背后,孩子失去了什么?

网络上花钱大手笔

很多孩子在家里玩游戏、看直播时,当一些充值画面出现后,会习惯性的去点击。不明情况的他们会认为手机里面的钱都是“假钱”,整个过程中,钱就这么哗啦啦地流走,而孩子却丝毫没有感受到钱被白白花掉的严重性。

霍启刚“纸币”育儿被称赞,手机支付的背后,孩子失去了什么?

失去计算能力

给孩子纸币去购物,这里面还会涉及到计算能力的问题。他们的潜意识里,大脑会去计算商品价格,明确知道自己需要付多少钱,这个购物过程不仅锻炼了孩子的数学计算能力,还锻炼了孩子的胆量,使孩子主动去完成“交易”。

而让孩子用手机支付,他们只需选择自己想要的东西,最后扫码结下账就完事,对于很多人来说,这种太方便了,还不用担心孩子找错钱。但孩子的计算能力却没能在实际生活中得到锻炼,甚至会认为数学是一门“没用”的学科。所以,父母们一定要从小培养孩子良好的金钱观念,让他们明白金钱的含义,在未来的消费中懂得如何去节制消费,懂得珍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