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民生和过“紧日子”如何兼得?

李克强总理3月3日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加大对地方财政支持,提高保基本民生、保工资、保运转能力。新冠疫情当前,防疫抗疫需要钱,停工停产造成部分群众收入下降,老百姓的生活受到了影响。如何才能做到保民生的同时,又能实现2020年的经济和社会发展目标?

1、当前最大的民生就是全民抗击新冠疫情。把新冠消灭掉,老百姓能摘掉口罩走出家门、过上正常的生活,这是当前最大的民生工程,实现这个目标,需要足够多的财力保证。因此,各级财政要筹措资金,拨付防控经费,确保财政资金向防疫抗疫一线集中,用于确诊和疑似病例的医疗救治、防控设备和物资的采购、检测医护人员的补助、防控试剂器具和疫苗的研发生产、公共区域的消杀等。这些工作需要大量的财政专项投入,各级政府必须要统筹协调,才有可能完成任务。

2、支持企业复工复产,推动企业平稳发展是另一大民生。疫情总会消失,春天一定到来。但疫情给各地经济、社会带来的负面影响却不能自动消失。目前,许多地方的企业都开始复工、复产,但从各地铺天盖地的复工新闻中也看到,缺劳动力、缺资金、缺市场的现象比比皆是。复工复产不等于我国的产业开始全面复苏。产业的复苏和快速发展,还需要地方政府从财政政策、金融政策、税收政策,社会保障政策等方面给予足够大的支持,把企业扶上马,送一程。这对地方政府来说,是一次足够大、足够长的考验。

3.政府过“紧日子”势在必行,但不能只停留在口号上,思想和必须行动统一。防疫抗疫需要支出财力,支持复工复产既需要财力支出,还可能会减少财政收入。要保好这二项民生,各级政府必须确立过“紧日子”的思想,会同相关主管部门,对今年的年度预算、原计划安排的各个项目进行全面的梳理,要进一步压减一般性支出,除疫情防控需要外,严控新的支出项目,做好过“紧日子”的准备。要过“紧日子”,首先要从思想上真正认识到其重要性和紧迫性,还要落实在具体的行动上,不然的话,过“紧日子”就是一句口号,产生不了任何效果。

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持续、稳定发展,是当前的二条主线,二者兼得是广大人民群众都期望的结果,也是必须要得到的结果。

大考当前,且看各地、各级政府如何做好这道考题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