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民生和過“緊日子”如何兼得?

李克強總理3月3日主持召開國務院常務會議,決定加大對地方財政支持,提高保基本民生、保工資、保運轉能力。新冠疫情當前,防疫抗疫需要錢,停工停產造成部分群眾收入下降,老百姓的生活受到了影響。如何才能做到保民生的同時,又能實現2020年的經濟和社會發展目標?

1、當前最大的民生就是全民抗擊新冠疫情。把新冠消滅掉,老百姓能摘掉口罩走出家門、過上正常的生活,這是當前最大的民生工程,實現這個目標,需要足夠多的財力保證。因此,各級財政要籌措資金,撥付防控經費,確保財政資金向防疫抗疫一線集中,用於確診和疑似病例的醫療救治、防控設備和物資的採購、檢測醫護人員的補助、防控試劑器具和疫苗的研發生產、公共區域的消殺等。這些工作需要大量的財政專項投入,各級政府必須要統籌協調,才有可能完成任務。

2、支持企業復工復產,推動企業平穩發展是另一大民生。疫情總會消失,春天一定到來。但疫情給各地經濟、社會帶來的負面影響卻不能自動消失。目前,許多地方的企業都開始復工、復產,但從各地鋪天蓋地的復工新聞中也看到,缺勞動力、缺資金、缺市場的現象比比皆是。復工復產不等於我國的產業開始全面復甦。產業的復甦和快速發展,還需要地方政府從財政政策、金融政策、稅收政策,社會保障政策等方面給予足夠大的支持,把企業扶上馬,送一程。這對地方政府來說,是一次足夠大、足夠長的考驗。

3.政府過“緊日子”勢在必行,但不能只停留在口號上,思想和必須行動統一。防疫抗疫需要支出財力,支持復工復產既需要財力支出,還可能會減少財政收入。要保好這二項民生,各級政府必須確立過“緊日子”的思想,會同相關主管部門,對今年的年度預算、原計劃安排的各個項目進行全面的梳理,要進一步壓減一般性支出,除疫情防控需要外,嚴控新的支出項目,做好過“緊日子”的準備。要過“緊日子”,首先要從思想上真正認識到其重要性和緊迫性,還要落實在具體的行動上,不然的話,過“緊日子”就是一句口號,產生不了任何效果。

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持續、穩定發展,是當前的二條主線,二者兼得是廣大人民群眾都期望的結果,也是必須要得到的結果。

大考當前,且看各地、各級政府如何做好這道考題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