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用7年時間調查15000人,告訴你“梵高為什麼要割掉耳朵”


是天才,還是瘋子?

在她眼中,這是一個曾經鮮活的生命。


在剛剛過去的三月末,梵高作品《春日花園》在荷蘭辛格·拉倫博物館被盜。據調查,盜賊在當地時間30日凌晨破門而入,當警察趕到現場時,盜賊已經逃之夭夭。讓人哭笑不得的是,3月30日正是梵高167週年誕辰。

01

梵高大概是人類藝術史上爭議性最大的一位畫家。

她用7年時間調查15000人,告訴你“梵高為什麼要割掉耳朵”

梵高的成就毋容置疑,《星空》和《向日葵》這兩幅畫簡直無人不知。作為後印象主義的先驅,梵高的風格深深地影響了二十世紀乃至當今的藝術界。不過,他一生窮困潦倒,直到去世8年後,畫作才得到認可,繼而拍賣出天價。

關於梵高,最讓人爭論不休的就是他曾親手割下自己耳朵。一百多年來,有太多人想通過這個怪異的舉動推斷梵高的性格和精神狀態,試圖從中捕捉他在畫裡傳遞的心聲,但沒有一個結論能說服所有人。


02

1888年,梵高懷著滿腔激情,來到了法國南部的阿爾勒。那一年,是他人生中極為高產的一年,也是他割去耳朵、結束生命的一年。

梵高為什麼要割掉自己的耳朵?割掉耳朵的那一晚究竟發生了什麼?

她用7年時間調查15000人,告訴你“梵高為什麼要割掉耳朵”

人們還想知道,梵高的耳朵到底被割掉了多少

被視為權威的荷蘭梵高博物館是這樣描述的:“1888年12月23日晚,梵高經受了一次嚴重的精神崩潰,結果他割下了左耳的一部分,送給一個妓女。”

在傳記作家科奎特的記錄裡,梵高割下了自己的耳垂。而與梵高聯繫緊密的畫家高更則堅稱梵高割下的是一整隻耳朵。

實在是眾說紛紜、撲朔迷離。

03

在聽了無數遍各種版本的故事後,家住阿爾勒附近的英國女孩墨菲下決心要弄個水落石出。

她花了7年時間,沿著梵高在阿爾勒的生活軌跡,化身偵探四處訪問。她蒐集到重要的一手證據,建立了超過15000人的資料庫,復原了梵高逗留期間阿爾勒的景象。後來,她選擇把調查結果整理出來,公之於眾,便有了《梵高的耳朵》這本書。

她用7年時間調查15000人,告訴你“梵高為什麼要割掉耳朵”


讀這本書就像讀一本節奏緊湊的推理小說,我們可以抽絲剝繭,探索梵高是如何與他所處的時代進行碰撞,又是如何被他身邊的人所看待的

除此之外,書裡還首次披露了一些珍貴的歷史圖像,包括當時第一個接診梵高的醫生畫下的耳朵素描,梵高之家“黃房子”被炸燬之前的樣子,還有阿爾勒市民要求把梵高送去精神病院的請願書等。

她用7年時間調查15000人,告訴你“梵高為什麼要割掉耳朵”

儘管墨菲不是專業的傳記作家,只是一個普通的藝術史愛好者,但《梵高的耳朵》憑藉著紮實的調查和充分的資料得到了梵高博物館的官方認證


04

經過對梵高的研究,墨菲感嘆道:“

拿歷史去附會傳奇故事,要比揭露歷史真相容易得多。如果我們一直都以‘瘋狂’的角度來理解他的藝術,那我們也只關注了他人生中精神病發作的那段時光。

不得不說,被誤解幾乎是每一位超前於時代的天才的宿命


她用7年時間調查15000人,告訴你“梵高為什麼要割掉耳朵”

時代在不斷變遷,而梵高總是令人著迷。

2016年,英國BBC播出了《梵高割耳之謎》紀錄片,片子正是根據《梵高的耳朵》這本書改編而來的。

2017年上映的電影《至愛梵高》則探尋了梵高的死亡之謎,主題和《梵高的耳朵》一書有些相似。電影讓梵高的畫作動了起來,那金黃的麥田、怒放的向日葵、璀璨的星空給觀眾帶來了一場唯美的視覺盛宴,也在全球範圍內又一次掀起了“梵高熱”。在電影中,梵高說:“我希望人們為我的作品而感動。我希望人們會說,他曾經深深地、溫柔地感受過世界。”

每個人心中都有一團火,但路過的人只看到煙。也許,你能從《梵高的耳朵》這本書裡感受到畫家真實而廣袤的世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