項羽倘若過烏江,有沒有可能東山再起戰勝劉邦呢?

項羽起兵時擁有8000江南子弟兵,回故鄉僅剩下他一個人,他怎麼能回得去,哪裡來的臉面?項羽是個好面子的人,奪取咸陽後,有人勸他都關中據江山之險,沃野千里,人口多,可擁有天下,項羽認為“富貴不還鄉,如錦衣夜行”!那人說“楚人目光短淺,如沐猴而冠”!項羽聽而大怒,將其斬殺!

為什麼講這個故事呢,其實這個故事表明了項羽的格局太小,加上分封諸侯,重立六國,項羽是目光短淺的,七雄爭霸數百年,天下百姓痛苦不堪,秦始皇統一六國,實行大一統,是大勢所趨,代表了歷史發展的大方向,不料秦始皇英年早逝,二世暴虐導致陳勝,吳廣起義,天下紛爭大亂!項羽經過滅秦軍主力,其實擁有了統治天下,大一統的基礎!他完全可以按秦的郡縣制來施政,把各路諸侯解除兵權,項羽是有這個實力的,又年輕,給劉邦等在朝為高官,一起經營天下,若不從即可殺之!項羽把各諸侯重新分封,各自帶兵,天下大亂!

楚漢想爭四年,項羽與劉邦對陣時說“天下兇兇數歲,皆我二人之故”,可見他了解戰爭給人民帶來的災難,他想與劉邦單挑決定勝負,劉邦又不傻肯定不從!劉邦擁有比項羽高的多的政治遠見,又重用張良,蕭何,韓信,聯合英布,彭越終於在垓下之戰擊敗項羽!

項羽到烏江雖個人勇武步行斬殺一百多漢軍騎兵,但大勢已去,即使回到江東,也難以再次起兵,沒有了號召子弟兵打仗的理由與大旗了,烏江自刎,雖個人慘死,但成其名節,不失英雄之名,讓天下不再大戰,趨向穩定,人民享太平生活是最理想的結局!

項羽倘若過烏江,有沒有可能東山再起戰勝劉邦呢?

項羽英雄蓋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