敢拼才会赢——砚山县红土塘村民陈维娇发展养殖业脱贫侧记

砚山县维摩乡红土塘村民小组村民陈维娇在脱贫路上,以超人的意志,学习西畴精神,树立敢拼才会赢的理念,发展养殖业,克服困难往前闯,今年截至目前实现纯收入40多万元,在村里带头迈入了“小康”路。

现年40岁的陈维娇出生在与红土塘村民小组相邻的长岭街村,初中毕业后,靠卖鞋子等小百货过日子。1997年,年满20周岁的她同家住红土塘村民小组村民杨开富相识相恋后喜结连理,婚后生育一男一女。“当初丈夫家一没有钱,二没有财产,分家独立居住过日子怎么才能过好呢?”陈维娇多方寻思想出办法,凭借红土塘村土地较多的优势,选准养殖业项目来摆脱贫困。

1998年,陈维娇贷款5000元养猪,毛猪价每市斤2.5元,养了3年都没产生利润。养猪没有赚到钱,陈维娇又贷款1万元盖鸡舍,买6000只小鸡饲养,可是到出售时,不慎又碰上禽流感病,亏得血本无归。陈维娇不相信自己的命运就这样一直下去,不认输的她于2008年租地栽辣椒,投资买来20只小山羊进行饲养,当年就实现纯收入7000元。

尝到了甜头的陈维娇乘势发展养殖业,她一面筹钱不断增加山羊养殖数量,一面建盖猪舍,买来18头能繁母猪,并不断增加养殖数量,收入实现快速增长。2012年、2013年两年共投资30多万元盖了一间3层的水泥砖房。为把生猪、山羊等养殖业做强做大,陈维娇2013年下半年贷款15万元,先后建盖了4间近1000平方米的圈舍,走上了规模化、清洁化养殖能繁母猪之路,目前已养殖50多头能繁母猪,预计每年出售猪仔可实现纯收入10多万元。

去年初,陈维娇抓住广西奥大利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在红土塘村投资200多万元建立的生猪养殖基地机会,该公司与农户签订代养协议,即仔猪、饲料、技术由公司负责,公司按照每头猪每天给农户1元的劳务费,村民不出家门务工每天都有经济收入,还可以照顾老人、孩子和家人,陈维娇毅然投资60万元代养猪626头,每天收入626元,年收入达20多万元。

养殖业做大起来了,走上了规模化养殖的路,她抓好内外管理,让从文山农校毕业的儿子杨端磊抓好626头生猪代养,让丈夫杨开富每天喂料及做好圈舍卫生,同时招聘两名常住农民工参与管理,定期不定期地邀请县、乡农科部门到家指导。

除此之外,陈维娇还积极参加县、乡妇联组织的有关活动,走出去参加学习交流,通过观看中央电视台7频道等媒体报道的农经知识,不断掌握了生猪剪猪牙、打疫苗、消毒等相关养殖技术。敢拼才会赢的小康之路,在她脚下延伸。

(吴景锋 业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