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情能否成為一種信仰?

愛情能否成為一種信仰?

曾經,我認為大魚海棠想要傳達的主題是面對愛情的勇敢,我記得裡面有一句臺詞是:人生是一場旅程,我們經歷了幾次輪迴,才換來這個旅程。而這個旅程很短,因此不妨大膽一些,不妨大膽一些去愛一個人,去攀一座山,去追一個夢……有很多事我都不明白。但我相信一件事。上天讓我們來到這個世上,就是為了讓我們創造奇蹟。

不知道為什麼我天生對這樣有點孤注一擲的世界觀毫無抵抗力,或許是由於成長裡所接受的信息都跟二次元有關,所以對於勇敢和執著的去守護自己生命裡最重要的人、堅持自己所選的人生道路有著強烈的情懷和共鳴,而最重要的人他不僅僅是愛人,還可以是朋友和家人,那種哪怕被撕裂得支離破碎都要以死一搏的勇氣也漸漸成為了我心中隱藏的信念。

雖然臺詞裡說到的人生選擇有很多,但是透過電影的主題和情節這講述的仍然是一段情感,或許我們也可以去勇攀高峰,也可以去追尋一個夢想,但是在這一切實現的背後仍舊是我們個人情感和包袱的釋放,而愛情呢則不一樣,因為愛一個人你所面對的是一個活生生的靈魂,愛是需要交融的。我們甚至可以說一切現實的事務只要我們有足夠的努力和條件都可以獲得,但愛情呢,真的是人們所說的當上CEO就能迎娶白富美嗎?真的是你付出所有就能收穫一顆同等的心嗎?如果是的話,我想世間就沒那麼多痴男怨女了。

愛情能否成為一種信仰?

說起大魚海棠這句臺詞給我帶來的共鳴,就不得不提到曾經《悟空傳》上也有過一句類似的話:當你活著的時候就要竭力遊向自己的所愛,因為你不知道風暴會在哪一天到來,捲走一切夢與希望。不同的故事傳遞出了同樣的隱喻,同樣的隱喻也都得到了同樣的悲劇。當然,在現在的此時此刻我才發現大魚海棠是悲劇的,而我卻傻乎乎的把它看成喜劇有一年多之久。屁股決定腦袋是真的,如果你正熱戀著你一定會被電影裡主角們的勇敢和付出所感動,但如果你正處於空窗期可能你會感到一絲絲的嚮往又有些悲涼,而如果你失戀了,你肯定才會開始考慮:媽的,原來自己不是椿也不是那條魚,而是最後被撕裂的湫。

關於大魚海棠的劇情和隱喻似乎網上還能找到很多,有關於輪迴的、有關於宿命的,最後各種的無奈其實要講述的都是椿和湫的情感悲劇,而那條魚和完美的結局則矇騙了一大群像我這樣單純的騷年,但它終究只是一個故事、一部影片,除了輪迴和宿命無法論證以外它和其他的影片並無不同,不是A喜歡B、B不喜歡A,就是ABC類的多角關係,歸根結底其實就是我們實實在在的生活。而關乎於我們每個人的生活我想無論是古人還是當今的世人都有太多的總結,它既可以簡單到用悲歡離合四個字來概括,也可以任由你幾十萬字的長篇大論,從古至今這樣的討論、總結和感悟就從來沒有斷片兒過,世界無時無刻不在上演著這些重複的故事。

愛情能否成為一種信仰?

所以當你從經歷著變成經歷過以後,當你的一生中真正全力以赴去拼過一次以後,或許你不再有更多的感嘆,就好比十八九歲的我們會把日記寫成文章用上各種漂亮的詞彙,努力把平凡的故事包裹得華麗萬丈,而十年後的你即便遇見了更大的痛苦,這時候你卻有可能輕描淡寫。至少經歷告訴我,年輕的時候我們把自己看得重如泰山,長大後才發現自己輕如鴻毛,所以不再聲張,不再抱怨,不同的是你內心承受過的煎熬和歲月的洗禮或許會把你磨礪得更加堅強。


偶然間想談一談信仰,經常網上都有在說中國人沒有信仰,只信仰金錢等等諸如此類的,我曾經也問過不少朋友大多數人都會把信仰看作是對神佛、上帝等靈性層面的一種相信和敬拜,關於這方面我是沒有發言權的所以我不能去斷定人們普遍認為的信仰是否存在,但是我想說的信仰可能會有些不同。

在我看來信仰是什麼呢,我認為它一定是存在於我們內心之中亙古不變的一種東西,這種不變的東西或許我們自己也從來也沒有發覺過它的存在,然而它卻一直陪伴著你,在你人生面臨各種艱難選擇的時候它就悄悄出現了。信仰也的確是神聖的,它存在與你內心最隱秘的位置,是你生而為人最終的底線,也正是因為它的存在所以你才能在每一次人生的各種選擇中做出你的決定,信仰非常宏達,信仰也會產生很多小的分支,比如我們人的行為和性格不過是信仰的產物而不是信仰的本身。

愛情能否成為一種信仰?

我們每個人都有信仰,比如你說那些信仰金錢的人讓他們在死亡和金錢上做一個選擇他會怎麼選?既然是信仰那一定是心中最為堅持的東西,是你願意用生命去捍衛的東西。有人信仰愛情,愛情作為一種崇高的存在的確可以成為信仰的一部分,但他是否會把愛一個人作為信仰呢?是否願意把對方視為自己人生的最高存在呢?

我不知道有多少人能夠真正做到願意以最崇高的生命去換取對愛的信仰,但如果你們在生活中連矛盾、誘惑、個性、自尊等這些小鬼頭都無法戰勝而分離的話,那我只能說或許你真的看高了自己的愛情,你信仰的可能還是你自己,但這並沒有錯,因為你自己本身對你而言才是最重要的。

所以信仰是一定存在並存於與我們每個人的心中的,無論是那些為國捐軀的英雄還是一個普通的街邊小販,那神聖而隱秘的意志一直都存在著,也正是它給予了我們活下去的本源動力,所以從我的角度來看我認為信仰沒有唯一,他可以是神佛上帝、可以是國家使命、可以是你的愛人,更可以本就是你自己。

愛情能否成為一種信仰?

你信仰什麼,你身邊的人信仰什麼,其實通過足夠多的接觸你是可以略知一二的,因為我們的語言可以撒謊,但行為和選擇不會。同時不要怪罪任何一個人的信仰,不用去評判他們為什麼這樣,甚至你大可不必為了人與人相處之間的摩擦而大動干戈,更不要試圖去挑戰和馴服每個人心中那神聖的存在。

你是否曾有過或一直有著這樣一種感覺,哪怕你已經生活得很好,你擁有了比別人在某些領域更多的成就或者收穫,你甚至擁有了家庭和子女,但在你肉體的胸口上彷彿總感覺有一個空洞在隱隱作祟,這種微妙的感覺總是在提醒並試圖推動著你去填補這個空缺;或者你是否會因為某個人某件事在心中迸發出強烈而無法控制的情緒;請相信,這些源自你內心深處的感覺,正在證明著什麼,但無論怎樣你最終的抉擇才會體現出你的信仰。

而我,雖然知道一切都不可能圓滿,甚至沒有可能,但我仍將會信仰著那個願意以我為信仰的人,你呢?

版權歸作者所有,任何形式轉載請聯繫作者。作者:文函(來自豆瓣)來源:https://movie.douban.com/review/9253911/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