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口疮,不同类型用药不同,注意事项及健康指导

哎呀,口腔又破了,口腔溃疡了,嘴起泡了,是不是很难受?

最近,上火的人比较多,口疮的毛病也开始多了起来。

但是一味的去服用牛黄解毒片等清热解毒的药,有可能你就用错了,因为简单的口疮,也需要辩证。

今天黄药师就给大家分享一下中医对于口疮的辩证及用药。


中医:口疮,不同类型用药不同,注意事项及健康指导


口疮

口疮是以唇、颊、舌头,上腭等处 的粘膜发生白色溃烂点并且灼热疼痛为主要特征的病症。老百姓常说的口腔溃疡,复发性的口腔溃疡等。

口疮中医辨证又分为两种类型,一是心脾积热型的口疮,二是脾肾阳虚型的口疮。

不同的类型,用药肯定不同,接下来看一下每一种类型的症状表现

心脾积热型的口疮

症见:口腔黏膜溃疡,灼痛明显,常常因为饮食辛辣煎炸食品或寐少而发,常伴有心烦口渴,失眠,小便短黄,大便秘结,检查会见粘膜表面有黄白色假膜,周边红肿。舌红,苔黄或腻,脉数有力。

汤药(成药):冰膈散(加减),清胃黄连丸,牛黄解毒丸,栀子金花丸,导赤丸,三黄片。外用有口腔溃疡散,珠黄散,锡类散,桂林西瓜霜。

这里面的药,可能大家比较常用吧

脾肾阳虚型的口疮

症见:口疮疼痛较轻,很长时间不愈合,常有倦怠乏力,面色告白,腰膝或小腹以下冷痛,小便清,检查是见口疮色白活暗,周边淡红或不红,舌淡苔白,脉沉迟。

汤药(成药):附子理中丸,金匮肾气丸(加减),附子理中丸,桂附理中丸,四神丸。外用珍珠粉。

用药注意事项

1,口疮有自愈型,宜及时,恰当治疗,可提早愈合。好了,有反复,需要坚持治疗,结合外用。

2,也可以用药物(细辛粉末醋调)敷贴治疗口疮,多数敷贴于涌泉穴,使局部有温热刺激,作用于经络以引火下行。

养生调理健康指导

1,注意口腔卫生,可以用淡盐水或漱口水漱口。

2,属于心脾积热的,少食辛辣刺激的食物。

3,作息规律,充足的睡眠,劳逸结合。

合理用药,安全用药。

我是黄药师,感兴趣的可以添加关注,获取更多用药知识。转发让更多人学习。或下方留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