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口瘡,不同類型用藥不同,注意事項及健康指導

哎呀,口腔又破了,口腔潰瘍了,嘴起泡了,是不是很難受?

最近,上火的人比較多,口瘡的毛病也開始多了起來。

但是一味的去服用牛黃解毒片等清熱解毒的藥,有可能你就用錯了,因為簡單的口瘡,也需要辯證。

今天黃藥師就給大家分享一下中醫對於口瘡的辯證及用藥。


中醫:口瘡,不同類型用藥不同,注意事項及健康指導


口瘡

口瘡是以唇、頰、舌頭,上顎等處 的粘膜發生白色潰爛點並且灼熱疼痛為主要特徵的病症。老百姓常說的口腔潰瘍,複發性的口腔潰瘍等。

口瘡中醫辨證又分為兩種類型,一是心脾積熱型的口瘡,二是脾腎陽虛型的口瘡。

不同的類型,用藥肯定不同,接下來看一下每一種類型的症狀表現

心脾積熱型的口瘡

症見:口腔黏膜潰瘍,灼痛明顯,常常因為飲食辛辣煎炸食品或寐少而發,常伴有心煩口渴,失眠,小便短黃,大便秘結,檢查會見粘膜表面有黃白色假膜,周邊紅腫。舌紅,苔黃或膩,脈數有力。

湯藥(成藥):冰膈散(加減),清胃黃連丸,牛黃解毒丸,梔子金花丸,導赤丸,三黃片。外用有口腔潰瘍散,珠黃散,錫類散,桂林西瓜霜。

這裡面的藥,可能大家比較常用吧

脾腎陽虛型的口瘡

症見:口瘡疼痛較輕,很長時間不癒合,常有倦怠乏力,面色告白,腰膝或小腹以下冷痛,小便清,檢查是見口瘡色白活暗,周邊淡紅或不紅,舌淡苔白,脈沉遲。

湯藥(成藥):附子理中丸,金匱腎氣丸(加減),附子理中丸,桂附理中丸,四神丸。外用珍珠粉。

用藥注意事項

1,口瘡有自愈型,宜及時,恰當治療,可提早癒合。好了,有反覆,需要堅持治療,結合外用。

2,也可以用藥物(細辛粉末醋調)敷貼治療口瘡,多數敷貼於湧泉穴,使局部有溫熱刺激,作用於經絡以引火下行。

養生調理健康指導

1,注意口腔衛生,可以用淡鹽水或漱口水漱口。

2,屬於心脾積熱的,少食辛辣刺激的食物。

3,作息規律,充足的睡眠,勞逸結合。

合理用藥,安全用藥。

我是黃藥師,感興趣的可以添加關注,獲取更多用藥知識。轉發讓更多人學習。或下方留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