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擺脫魔境的困擾?(修行參考)


如何擺脫魔境的困擾?(修行參考)



所謂魔境,是指修行過程中的種種障礙、困擾、誘惑、打擊等。也就是惡魔擾亂修行者的現象,稱為魔境。

事實上凡是美舉,多有阻力,克服了阻力而後完成的美舉,則當更美。

凡有佛事,當有魔事相伴,無魔障則不能顯出修行佛道之不易,無魔事也無從鍛鍊修道心的堅定。

可知,雖然人皆厭惡魔障,作為一個偉大的禪者,不唯不懼魔障,而且要感謝魔障的光臨。

當然,對於初心的禪者,魔障是惱人的事,如果多了,就很容易使人放棄修行。

魔境大致可分作兩類:

(一)身心反應的魔境

由於生理及心理的不能適應修行的要求,或者由於打坐用心,而使得身體的某些部分發生疼痛、奇癢、痳痺、或冷或熱、或舒適異常,使得修行者,無法繼續用功。

有時候由於疲倦、昏沈、煩躁,也使得修行者,無法繼續用功。

凡是參加過禪七修行的人,幾乎都曾有過上述的魔境,有的人在打坐一天下來,就有心灰意冷之感,因為不用功尚不見心散亂心昏沈,一打坐竟發覺自己是一個無法控制自己身心的人,不是散心不斂,便是昏沈不明,有時雖覺得無甚雜念也非昏沈,卻在一片空白的無記心中,這樣的情況,會使得修行者,認為自己根器太鈍,不是學禪的材料,因而退心。

第二天下來,修行者所感受到的是膝蓋痛、腳痛、背痛,悟境的消息,尚不知在何處,只感到修行太苦,悟道的路太遠,所以屢次想著是否應該中止這種看來相當愚蠢好笑的修行生活。

另外,由於用功已著到一點力時,可能會產生種種的幻覺,幻覺也有深淺和真假。

淺的和假的幻覺之產生,如同普通夢境之成因,普通做的夢,大致是在將要睡熟而尚未能睡熟之時,或在已經睡足將要醒來而尚未曾清醒之際,最容易做夢。

幻覺則在修行者的心念將要收攝成為一念,或心念漸漸沈靜而其體力心力已經疲乏之際,此時不入昏沈,卻起幻覺。

多半是幻聽、幻視、幻嗅,有時也會有幻觸的。

淺的幻覺,即是假的,並無真的外境,修行者的感覺上卻是真的有見、聞、嗅、觸等的實感。

有的是可怕的幻境,有的是可悅的幻境,如果修行者以幻為真,使成修行的魔障,每次入坐後,不是恐懼著惡覺再來,便是期待著樂覺再來;

凡有恐懼心或憶念期待心,你便不能把心力放到修行的工夫上,甚至也不能繼續打坐了。

深的幻覺,便是真的,由於心念將要統一,身體的狀況也漸入佳境,神經的感覺,特別靈敏。

也就是心意的周率波段,選擇力漸漸精微深細,可以用心力,偶然聽到平時所不能聽到的遠距離聲音或極低聲音與極高聲音,也可能見到平時所不能見到的遠距離事物、被遮隔著的事物、極輕微的物體。

修行者有了這樣的能力,往往會誤以為自己已得神通,已成聖果,喜不自勝,樂不自禁,心喜若狂,結果,不是無法繼續做進一步的修持或失去了這種能力,便真的惹來心外的魔鬼,為魔所乘,成了魔鬼惑人的工具。

因其不是神通,所以仍屬於幻境的範圍。

總之,不論真假,均宜不為所動,繼續修行,最為妥當。

真的幻覺之中,另有一項,極難克服,便是生理上的性慾衝動,凡是不知厭離男女欲而修行禪定的人,當其修至身心舒暢之際,如果不小心而將心念有意無意地引到生殖器的範圍,便會產生性衝動的現象,此當仍以心力將之引上你所修的方法上最為穩當。

我有一個美國學生,他在平時,經常有性衝動的生理自然現象,在禪七中他告訴我,我教他的修行方法,使他無暇注意到生理問題,偶爾發生了一、兩次,也被修行的方法很快地引走了。

(二)心外來的魔境

凡有一人發出離心,發菩提心,真心向道,修行佛法,魔宮便會震動,魔王心中便著急;

只要有人成菩提道,不僅少此一人,永不著魔業,永不進魔道,永不受魔使,並且影響魔子魔民,脫離魔王統治。

所以,若真修道人,沒有魔境的阻撓,乃是不可能的事。雖如釋迦世尊,成道之前,仍得有降魔的階段。

外魔干擾,一定是對已經修道而且將要得力的人;不過如果你的心內無魔,外魔便無從下手,所以,修道的人,當知魔事魔境而須不懼、不著、不受、不拒、不為所動,你便能夠克服一切的魔障。

我在山中修行之時,曾數度遇到魔境。

有一夜,正在靜坐中,忽聞有山雨欲來風滿樓的狂風暴雨聲,心中念動,恐怕我種的幾株花草會被風吹折,正想起身,卻發覺天空是月明星稀的一片好風光。

我上了魔境的當,再要打坐,卻不能定下心來了。

又有一次的大白天,我正在用功,突然一聲槍響,我茅蓬的玻璃窗,被擊穿了一個洞,子彈應該飛到我身上,但卻沒有受傷,我猜想這是那家獵人,在我茅蓬周圍狙擊鳥雀或者發現了野兔之類的獵物;

我又想這是魔境,決心不起身,不去理它,但卻一連數日,總是覺得仍有獵戶人家在我的周圍狙擊獵物,時常意識到窗子再被打上一槍。

決意不被魔擾,結果受擾更多!

另有一次的深夜,忽然聽到巨樹傾倒的聲音,隨後又有許多巨鳥撲翅起飛的聲音,我明知這是不可能發生的事,心頭仍然受到震動,很想起身查看一番,那時我的身體雖未動,心湖卻已風起雲湧了。

因此,禪的修行者,有一個原則:凡遇魔境現前,能夠做到不動心,自然是好,若心已動而身依舊未動,仍不失為克服魔境的好方法,只要再把被魔境擾亂了的心,拉回到修行的方法上,魔境自然消失。

如果心隨境轉,身隨心動,那就離開了修行的方法,被魔鬼牽著鼻子走了。

各人所遇魔境的輕重多少,是因修持程度不同而異,更由於知見的正確度的不同而異,所以禪宗有一句名言:「貴見地,不貴行履。」

如果知見正確,雖遇任何魔境,也不致落入魔道。

所謂正知見,便是明因果、識因緣。

明因果便不致受魔誘惑為魔唆使,偏走快捷方式,行不善業,曲解佛法,自害害他,而還以為代佛宣化,或以為即身是佛。

識因緣便不致受魔境所迷,被魔事所騙。

明因果,不落於邪惡的頑空;識因緣,不落於虛妄的幻有。

禪的修行者只要有一絲欣求心或厭惡心,就很容易引來外魔。

外魔的種類也很多,從低等的山精鬼怪,那些依草附木而生存的魑魅魍魎,各類鬼神,乃至來自大自在天的魔王,都可能利用你修道的因緣,依附你的身心,來發揮他們的魔事魔業。

所謂魔事魔業,使人喪心病狂、殘殺生靈者,固是,使人行醫治病、預言兇吉者,也是;凡是擾亂你無法繼續修行智慧道而了生死業的,不論是助你行善或者命你作惡,都是魔,只要使你離開禪道的,便是魔。

所以,魔王,以及他的魔眾,固可顯現可怖畏相,通常則多半顯現你的親屬相、善友相、福德長者相、善神相,乃至菩薩相與佛相。

在許多場合,他們多以倫理道德,教人福國佑民,也能宣說部分佛法的義理。

但其有個共通的特性:使你貪功著相,無法進入悟境。

魔境使你作惡而走快捷方式,是違背了因果的原則;魔境使你行善貪功著相,是違背了因緣的原則。如果你能堅持佛法的原則,魔王對你就無可奈何了。

因此,一個具有正確知見的禪者,在修行的過程中,唯一可做的事,是依照明師所示的方法,繼續不斷地,向前更向前;

遇到任何進步的現象或阻擾的現象,唯一能做的是趕快把它忘掉,好像升空的火箭,要節節揚棄,到了棄無可棄,心中無物,連心也無、連無也無之際,方是最安全、最充實的悟境。

否則,不論進步或退步,在修行過程中,步步都有魔境,事事出現魔相,處處都有魔影。

在《楞嚴經》卷九,介紹禪者可能遭遇的心外惡魔有:悲魔、狂魔、憶魔、易知足魔、憂愁魔、好喜樂魔、大我慢魔、好清輕魔、空魔、欲魔,以及天魔。

天魔又於十種時機,進入修行者的心中:修行者於定中心愛圓明、銳其精銳、貪求善巧時;

修行者於定中心愛遊蕩、飛其精思、貪求經歷之時;

修行者於定中心愛綿密、澄其精思、貪求契合之時;

修行者於定中心愛根本、窮覽物化性之終始、精爽其心、貪求辨析之時;

修行者於定中心愛懸應、周流精研、貪求冥感之時;

修行者於定中心愛深入、克己辛勤、樂處陰寂、貪求靜謐之時;

修行者於定中心愛知見、勤苦研尋、貪求宿命之時;

修行者於定中心愛神通、種種變化、研究化元、貪求神力之時;

修行者於定中心愛入滅、研究化性、貪求深空之時;

修行者於定中心愛長壽、辛苦研幾、貪求永生、棄分段生、頓希變易、細相長住之時。

而此十種天魔,依次是怪鬼年老成魔,厲鬼年老成魔,魅鬼年老成魔,蠱毒魘勝惡鬼年老成魔,厲鬼年老成魔,大力鬼年老成魔;

山林土地、城隍、川嶽鬼年老成魔;

天地大力山精、海精、風精、河精、土精、一切草木積劫精魅、或龍魅、或壽終仙再活為魅、或仙期終計年應死其形不化他怪所附年老成魔;

日月薄蝕精氣、金、玉、芝草、麒麟、鳳、龜、鶴,經千萬年不死,為靈出生國土年老成魔;

住世自在天魔,及其眷屬。

由此可見,禪的修行者,只要心有所緣、所念,只要一念離開修行的方法之時,就可能有魔鬼趁勢而入;

而且那些魔境,能夠魚目混珠,使你自己感到已經成佛,他人見你神力不可思議,也會視你如佛,其實,那不是你自己修得的能力,僅是魔鬼附身的現象。

所以,禪的修行者,在其未悟之前,乃至未有獨立自主的把握之前,必須要依止明師修行,唯有在明師的指導下,才可能避免惡魔的困擾及利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