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佛與做人

學佛與做人

人生難得、佛法難聞!在我們這個世界上,生而為人的非常多,有錢有勢的也非常多,但能夠接觸到佛法的只是其中很少的一部分,聽聞佛法後又懂得如何修學的就更少,學佛行禮的呢,更少更少,也就是說,信佛的人中真正能學佛行禮的並不多。有很多人,信佛只是燒香拜佛,只是祈求佛菩薩的保佑,這種信仰非常表面、非常功利。真正的學佛修行,並不是刻意地追求什麼。從廣義來講,修行就是一種生活,而且是一種非常平實的生活。我們可以把學佛說成是玄妙的事情,說學佛是為了成佛,聽來非常遙遠。但是學佛修行也可以是十分平常的事。而學佛行禮就是平實生活中能做的平常事。

誦經也好,唸佛也好,主要是為了改善並淨化我們的身、口、意三業。每個人都有很多煩惱和妄想,因此浮躁不安。這些煩惱從哪裡來?都是自己東想西想地想出來的!妄想少,煩惱就少;妄想多,煩惱就多。所有從貪、嗔、痴出發的行為,都會形成不善的業力。所以說,凡夫的起心動念都在造業。當我們產生一念貪心時,內心貪的力量就增強了一分;當我們產生一念嗔心時,內心嗔恨的力量又增強了一分;當我們起一念我慢或嫉妒心時,內心我慢、嫉妒的力量也在隨之增強。

人在生活,日子在過,得之坦然,失之必然,順其自然。而人類的決定與失意時所能忍受的程度,成就才有所不同,未來的成就是靠現在的磨練所打造出來的,減少自我的磨練只會降低自己以後的成就。人生事事都是智慧,處處都是充滿禪理的,原本就有川頁利與挫折的時候,將碰到挫折的情況視為理所當然,挫折也只是人生道路上的一個必經之路。當得到的時候,坦然一些;當失去的時候,要j二自己知道這是必然的,妄想少一些,煩惱也就少一些;一切川頁;自然,才能成善的業力。

學佛與做人

在生活中能夠常常為別人著想,是一種修養,也是一種智慧,更是一種福氣,心胸寬大、人緣良好、善解人意,當與人一所磨擦時能夠提醒自我,為別人著想,每個人終將能成為一位心胸寬大之人。

學佛應有認真的態度,泛泛學佛往往徒勞無功。佛法一同於世間法,因佛是遍知者,智慧中流露出的語句同時會有外、內、密甚至極密之義。人類中使用不同方言的人聽到的也是各自的方言。又佛經中講“阿”字的功德幾萬劫也講不完,唐朝智者大師僅講《妙法蓮華經》經題就講了三個月,門色爾堪布講“頂禮聖身文殊菩薩”這八個字就講了六個月。如果佛法沒有甚深的意義,講法人不可能講這麼長的時間,聽法人也不可能有耐心聽這麼長時間,既然佛法這麼深邃,則“認真”二字是必不可少的了。

“認真”二字除了包含有勤勤懇懇、踏踏實實的意思外,還應含有一個長期學佛的決心。世間任何一門學問尚且需要“十年寒窗”,那麼,要想真正領悟佛法裡那些精深的涵義,也自非一朝一夕之功。所以學佛者要發一個長遠的心,這很重要,長期腳踏實地,並不怕一切阻礙和違緣,認認真真地來學佛,那麼學佛的功德和利益在自己以後的生活當士人生道路當中,自會“如人飲水,冷暖自知”。

學佛與做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