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代人有多环保?一盏“铜风灯”看汉代环保文化

今天,到访合浦县汉代文化博物馆,合浦这个地方历史文化传这方面做得还是很到位的。

汉代人有多环保?一盏“铜风灯”看汉代环保文化

在博物馆外的广场就可以感受到汉文化的历史气息,别看只是一个县博物馆,却是麻雀虽小五脏俱全,里面出土的文物更是让人为之赞叹!但在众多的文物中,笔者对一件造型奇特的展品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这件文物展品叫做“铜凤灯”。

跨越千年的环保巧思——羽纹铜凤灯

铜凤灯现世

汉代人有多环保?一盏“铜风灯”看汉代环保文化

1971年在广西北海合浦县望牛岭,考古人员正在发掘西汉晚期一号汉墓,突然,一名考古人员大叫了一声,其他队员闻声而来,当大家看到眼前的这盏铜凤灯时,都不约而同的发出赞叹。出土的这一对铜凤灯,高33厘米、长42厘米、宽15厘米,外形仿凤鸟,双足并立,昂头回望,尾羽后曳下垂与足共同支撑全身,显得十分稳重。凤通体细刻羽毛,头、冠、颈、翅、尾、足,比例匀称,轮廓清晰,栩栩如生。凤背部有一圆孔,放置灯盘,颈内空,由两节套管相连,可以折开和转动,腹腔可以盛水,嘴衔叭形灯罩,正好罩在灯盘上方。

汉代人有多环保?一盏“铜风灯”看汉代环保文化

铜凤灯可是合浦汉代文化博物馆的镇馆之宝。铜凤灯制作精巧,造型逼真美观,具有极高的文化艺术观赏性。是西汉古代青铜器中不可多得的精品。这对铜凤灯曾经可是随着“中华人民共和国出土文物展览”飘洋过海,到过日本、罗马尼亚、南斯拉夫、墨西哥、荷兰、比利时等国展出的。1995年,再次跨出国门,随“中华文明珍宝展览”赴挪威等国展出,令北欧观众赞叹不已,而名扬四海,载誉而归。

铜凤灯的环保理念

汉代人有多环保?一盏“铜风灯”看汉代环保文化

一、凤鸟背部有一个圆孔,用来放置长柄灯盏。当蜡烛燃烧的时候,油烟通过凤鸟嘴里衔着的喇叭形灯罩,进入颈管,再导入腹腔。它的腹部是空的,可以放水,腹部上空放着一个活动的圆形灯盘,这样灯盘上的蜡烛点燃时,油烟可以通过喇叭口灯罩到达颈部,然后再溶入腹腔水中,从而保持室内的空气清新。

二、凤灯采用了汉代分铸法,灯盏、灯罩以及颈部、身躯分段铸造,这种设计容易拆卸,方便加水和清理烟垢,组装也十分简单。

汉代人有多环保?一盏“铜风灯”看汉代环保文化

三、它的照明功能设计得也很科学,灯罩是反射和聚光的装置,转动它就可以有效地调节灯光照射的范围和角度,非常实用。

铜凤灯,其构思新颖,显示了2000年前我国工匠们的精湛手艺和高度智慧,是我国古代灿烂文化和劳动人民高度创造才华的历史见证。

汉代人有多环保?一盏“铜风灯”看汉代环保文化

环境污染问题已成为当今世界的一大公害,引起全球人类的广泛关注。原来不止现代,我国古代人民在2000多年前的汉代就已考虑到防止空气污染问题,还设计制作了许多精妙绝伦的消烟灯具,实在难能可贵。

其他汉代环保灯具

当然,合浦出土的铜凤灯是为一绝,但我们汉代是灯具发展的繁荣期,造型多元,制作精良,奉死如生的丧葬观念盛行,墓葬中的灯似乎起到与神灵界沟通联系的作用,各种灯在随葬品种占据极其重要的地位。当然汉代的环保意识也贯彻始终,在各式灯具上都有很好的体现。我们接下来就来欣赏汉代的各式环保灯具。

一、汉代鎏金青铜鹿灯

出土于一号墓南回廊下层西部,鹿灯一组两件,大小形制相同,通体鎏金。灯通高45厘米,全器从上至下由灯盘、支架、鹿座三部分组成,鹿昂首,口中衔支架,上承盘。

汉代人有多环保?一盏“铜风灯”看汉代环保文化

鹿灯一组两件,大小形制相同,通体鎏金。灯通高45厘米,全器从上至下由灯盘、支架、鹿座三部分组成,鹿昂首,口中衔支架,上承盘。灯盘为环状凹槽,盘径22.2厘米,盘深2.1厘米,盘内置三只圆锥状烛钎。支架为灵芝造型,呈横S状,上有柿蒂纹花瓣和花苞。鹿座通高30厘米,长24.5厘米,鹿作向后蹲踞状,昂首向上,鹿角单独铸造,可自由拆卸,鹿尾贴地成为除足之外的另一支撑点,增加了整个灯的稳定性。该灯造型优美,铸造精良,集实用性与艺术性于一体,为汉代灯具中罕见精品。

二、西汉长信宫灯

西汉长信宫灯,中国汉代青铜器,1968年于河北省满城县(今河北省保定市满城县西南约1.5公里的山崖上)中山靖王刘胜妻窦绾墓中出土。该宫灯有"长信"字样,为窦太后居所长信宫中使用,故名"长信宫灯"。现藏河北省博物馆。

汉代人有多环保?一盏“铜风灯”看汉代环保文化

宫灯灯体为一通体鎏金、双手执灯跽坐的宫女,神态恬静优雅。灯体通高48厘米,重15.85公斤。长信宫灯设计十分巧妙,宫女一手执灯,另一手袖似在挡风,实为虹管,用以吸收油烟,既防止了空气污染,又有审美价值。长信宫灯上部灯座底部周边刻有"长信尚浴,容一升少半升,重六斤,百八十九,今内者卧"的铭文,仔细观察,其字迹稍嫌潦草,可能是后来才刻上去的,故"长信尚浴"似乎并不是此灯的最初所有者,最初的所有者应当是先刻上去的,且字迹比较工整,所以灯体上6处"阳信家"字样的铭文说明宫灯原本是属于阳信夷侯的刘揭之家。

三、东汉错银铜牛灯

东汉青铜器,1980年出土于江苏邗江县甘泉2号东汉墓,现收藏于南京博物院。

汉代人有多环保?一盏“铜风灯”看汉代环保文化

铜牛灯由灯座、灯盏、烟管三部分组装而成,灯座是一俯首站立、双角上耸的黄牛。牛腹中空,背负圆形灯盘,灯盘一侧设置扁平把手,便于转动灯盘,盘上饰两片可以灵活转动的灯罩,其中一片刻镂空菱形斜方格形纹,起到散热、挡风和调光的作用。

四、东汉胡人俑陶座灯

东汉时期的陶瓷器,俑座为男性,头部仰视灯盘,右手撑地,左手举托灯盘,跣足盘腿而坐。现收藏于合浦汉代文化博物馆。2008年12月广西合浦县寮尾M13b出土。

汉代人有多环保?一盏“铜风灯”看汉代环保文化

俑座为男性,发髻置于前额,头部缠巾,深目鼻高,尖下巴,络腮胡须。头部仰视灯盘,右手撑地,左手举托灯盘,跣足盘腿而坐。腹内中空。灯盘敞口,直腹,下部折收与男俑左手相连,盘内支钉缺失,仅见支钉洞。

五、铜牛灯

铜牛灯是国家一级文物,汉代文物的精品。

汉代人有多环保?一盏“铜风灯”看汉代环保文化

出土于睢宁刘楼的汉代墓穴,为水牛驮灯的形象,由牛身、灯座和灯顶组成。水牛昂首站立,牛体中空,牛背中心有圆洞,上置圆筒至灯座,灯座有顶盖,牛两角作为通道,与顶盖相连,烟可进入两牛角进行水解,起到环保作用。铜牛灯反映了当时铜器加工的工艺水平和人们的环保意识。

环保、美观的汉代灯具,至今仍能大放异彩

一盏铜风灯,带我们穿越千年,让我们了解汉代的生活理念,感受到大汉的环保文化的兴盛。历经两千多年的岁月洗礼,羽纹铜凤灯仍在用它丰富的内涵,为我们提供源源不断的文化灵感。直至今时今日,我们看到这些精美的汉代文物,仍会不由得发出赞叹!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我们也应该不断提高文化自信,讲好文物故事,共同让文物真正的活起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