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馬拉雅直播間湧入10萬三體迷,粉絲暢聊三體IP改編背後的故事

4月8日晚,《三體》廣播劇配音導演劉琮和《我的三體》(以下簡稱“我三”)導演神遊八方,日談公園創始人李志明齊聚喜馬拉雅直播間,暢聊他們心中的三體,首度揭秘三體IP改編背後的故事。


本次直播被三體粉絲稱為“有生之年系列”,網友紛紛留言評論“喜歡的大神有交集了”。直播獲得超高人氣,累計超過10萬用戶湧入直播間,共產生彈幕5萬條,平均每分鐘用戶發出彈幕800條,“世界屬於三體”等應援彈幕持續刷屏。


喜馬拉雅直播間湧入10萬三體迷,粉絲暢聊三體IP改編背後的故事


喜馬拉雅直播間湧入10萬三體迷,粉絲暢聊三體IP改編背後的故事

《三體》是劉慈欣創作的系列長篇科幻小說,第一部於2006年5月起在《科幻世界》雜誌上連載。作品講述了地球人類文明和三體文明的信息交流、生死搏殺及兩個文明在宇宙中的興衰歷程,堪稱中國科幻文學的里程碑之作。

兩位骨灰級粉絲成功改編創造《三體》的背後


直播伊始,李志明首先邀請兩位導演分享與《三體》結緣的故事。劉琮和神遊八方均表示,他們在學生時代就接觸了《三體》小說,堪稱“骨灰級粉絲”。劉琮說,“第一次看三體,從下午5點看到夜裡2點,人生第一次一下子被書中內容吸引,忘卻時間。”他表示《三體》使他更加明確想象力對人生的重要意義,尤其是做了配音演員之後,聲音場景的塑造離不開想象力的加持。

喜馬拉雅直播間湧入10萬三體迷,粉絲暢聊三體IP改編背後的故事

(日談公園創始人李志明)

神遊八方回憶道,初讀《三體》時沒有特別產生大的影響,但卻因為“熱愛”,三體改變了他的工作軌跡,他目前就職於三體宇宙,擔任《我三》導演。

喜馬拉雅直播間湧入10萬三體迷,粉絲暢聊三體IP改編背後的故事

《我三》導演神遊八方

神遊八方透露,創作《我三》源於是一顆想安利《三體》的初心,“當年《三體》還比較小眾,起初安利不動,我們班語文老師是我唯一一個安利成功的人”,神遊八方笑道。正是為了安利《三體》,他走上了自制動畫的道路。然而同人創作的困難可想而知,能做到今天,神遊八方特別感謝觀眾,“從第一季到第三季,因為越來越多人看,因為有人在期待,所以我們堅持做下來了。”


劉琮表示,接到喜馬拉雅邀請擔任《三體》廣播劇的配音導演時,最大的感受是激動,他將此比喻成“圓夢的機會”。隨之而來的是壓力,《三體》是一部基於未來框架的科幻作品,如果用聽覺呈現,不管是構建場景感,還是選擇適合原著角色的配音演員,都是不小的挑戰。


“我會盡所能做到不留遺憾,目前廣播劇第二季還在播,我們還會不斷細化、打磨,彌補之前的不足,讓整個故事更加精彩、打動人。”劉琮講道。


值得一提的是,劉琮不僅是《三體》廣播劇的配音導演,在廣播劇中配音“史強”一角,同時是《我三》裡丁儀的配音演員,這讓不少三體粉絲將本次直播趣稱為“歌者和歸零的文明交流”。

喜馬拉雅直播間湧入10萬三體迷,粉絲暢聊三體IP改編背後的故事

(《三體》廣播劇配音導演劉琮)

三體IP開發走上系統化、立體化的道路


過去一年,三體宇宙授權並聯合出品廣播劇、動畫、漫畫和藝術插畫集,三體的IP開發逐漸走上系統化、立體化的道路,這也正是國內IP開發的趨勢。

在已經問世的《三體》IP改編作品中,動畫《我的三體之章北海傳》和《三體》廣播劇無疑是聲量較高的代表作。以《三體》廣播劇為例,其製作投入是國內音頻行業罕見的。6季共80集的長篇連載,投入超過千萬,由業內頂級的配音團隊729聲工場負責配音。三體宇宙的內容團隊與編劇團隊一起對劇本進行了多種調整,參考美劇的結構形式對原著信息進行取捨,並增加了多層次的音效,力求最大程度優化收聽體驗。《三體》廣播劇2019年12月上線,成為去年喜馬拉雅“123狂歡節”最大的黑馬爆品,直至目前積累了1800多萬的收聽,專輯訂閱量超過40萬。

喜馬拉雅直播間湧入10萬三體迷,粉絲暢聊三體IP改編背後的故事

神遊八方等資深粉絲組成的《我三》團隊被納入三體宇宙後,三體宇宙保持了《我三》團隊建制的完整性與我三的原有特質,提供的是綜合支持。到了第三季,《我三》的製作經費提高到了3-4萬元一分鐘,在專業的動畫團隊與技術支持下,製作團隊有條件在前作基礎上做更多改善。《我三》第三季《我的三體之章北海傳》的點擊量分別超過2900萬,B站評分9.9,豆瓣評分9.7,成為國產科幻動畫的代表作品之一。

喜馬拉雅直播間湧入10萬三體迷,粉絲暢聊三體IP改編背後的故事

2019年,三體宇宙與B站聯合制作出品,由國內優秀的動畫製作公司藝畫開天承製,宣佈將要推出一部全新的《三體》動畫,預計在2021年上映;今年年初,三體的大型沉浸展項目也在上海落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