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朝歷代是如何為國家機關注入新鮮血液的

引言:一個民族或國家的發展,與這個國家或民族的管理機構是分不開的。一個國華或民族要想富強,則更需要國家管理機構的高效運作和合理的管理。

而若想達到這這些目標,離不開的就是官員的選拔制度。只有不斷為國家注入新鮮血液,國家才成長久穩定的發展。反之,在中華民族的一些歷史時期,也有一些不利於國家發展和進步的選官制度的實行。這與這些國家將來的失敗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繫。諸如春秋戰國時期,各級的官員和爵位都是通過血緣關係而一代代繼承的。正是由於這樣的選官制度,才造成了春秋戰國時期各路諸侯的割據,周天子難以控制的局面。所以說,找到一個合適的選官制度,是一個國家穩定發展的根本要素之一。

今天,我們就來了解一下中華民族選官制度的演變與該制度下的實際成效。先來看一下主要有哪些選官制度。

歷朝歷代是如何為國家機關注入新鮮血液的

主要的選官制度


公天下到家天下的轉變

最早的選官制度——世卿世祿制的形成,來源於夏朝的一次國家性質的轉變。

大禹治水的故事相信大家都不陌生,而大禹因治水有功而當上夏朝的君主之前,一直所奉行的制度為禪讓制,即選賢任能,將官位給更加有能力的人擔當。但當輪到禹應該將君主之位讓出來的時候,由於那時的私有制經濟已經得到發展,人們心中的私有制思想也越來越大。同時在那時社會制度為奴隸制社會,奴隸制們就相當於資本家。而禹的兒子啟在奴隸主們的推崇下,得到了王位的繼承權。從這開始,本來在夏的官員中默認為潛規則的世襲制也被最高統治者所採用,於是世襲制就成為主要的官員選拔制度。而這一制度所帶來的最大的影響,便是最高統治者的家族世襲的形式。這一事件也被認為是從

天下為公到天下為私的轉變。而依靠血緣關係繼承的制度,被稱為宗法制下的嫡長子繼承製。

直到後來周朝的建立,依然是在分封制的地方管理制度下使用這種選官方式。但是,這種選官方式成為了主流,但卻並不是全部。有史料記載,在周朝的選官制度中,也存在著舉賢任能的選官方式。比如在周宣王時,曾大批"進用賢良,樊仲山父、……張仲之屬,併為卿佐"。但佔據主流的,依然是世襲制的方式。

在這一制度的發展下,在東周時期,形成了春秋戰國的局面。在這兩個歷史時期裡,在世襲制的逐步作用下,每一個封地的君主都在擴張自己的勢力,而周天子卻的地位卻逐漸下降。

這種制度的缺點,就在於它的選拔方式不是根據個人能力而是根據血緣。若是依靠血緣而繼承的人是一個賢良的人,那便是好事,反之,若是一個沒有什麼能力的人,則會產生負面影響。並且這種制度使得社會階層之間的流動性降低。使得底層人民永遠沒有成為上等人的機會。從而引發了社會矛盾。舉個例子,秦國的商鞅變法中就廢除了世襲制,而採用通過參與作戰並立功的方式來獲得地位晉升的可能。從而使得秦朝的軍隊作戰激情高昂。

歷朝歷代是如何為國家機關注入新鮮血液的

宗法制、嫡長子繼承製、分封制三者關係圖

漢朝的選官制度

在漢朝,選官制度從世卿世祿制轉變為"察舉"和"徵辟"制度

先來說察舉制度。這一制度的選拔方式,是由皇帝選出考試科目,然後由地方官對當地的考生公佈試題,經由考生作答後由政府統一進行篩查並分配。這種選拔方式相對於世卿世祿制度來說,對官員的選拔更加註重其能力而非血緣。使得底層的百姓也有機會通過仕途來改變自己的階層。提高了社會階層的流動性。

徵辟制度,則是由地方官舉薦,或者是邀請朝堂之外的名人賢士作為朝廷的官員。為了國家的發展而邀請人才,這不僅體現了統治階層對於官員選拔制度的重視程度,也從側面體現出了國家對於社會精英人士的惜才的態度。例如漢武帝時期的董仲舒,東漢末年的曹操,都是通過察舉徵辟制選拔為官員的。

歷朝歷代是如何為國家機關注入新鮮血液的

董仲舒

歷朝歷代是如何為國家機關注入新鮮血液的

曹操

從晉到隋的選官制度演變

時間來到三國時期。在這一時期,魏文帝曹丕在原來漢朝察舉徵辟制的基礎上,發展出了新的選拔人才的制度——九品中正制。

九品中正制的大至方法,就是從中央到地方的順序設置中正官。通過最下級中正官對地方有名望的家族進行調查,並結合被中正官調查的人的社會評價進行考級。考級分為三大級,即上、中、下三級,在每個級別中再分為上、下三級,共九種等級,再結合中正官的評語得出綜合成績,再由地方中正官逐級上報,以此來篩查人才。這種選官制度從三國時期開始出現,並在晉朝又不斷得以發展。到了魏晉南北朝,成為了當時的主流的官員選拔方式。

這一制度相較於察舉徵辟制而言,更加註重對於被選拔人才的社會評價和人品的關注。相較於察舉徵辟制是一種更加靈活的選拔方式。但這一制度比較注重

被選拔人的門第,這在筆者看來是一種倒退。

歷朝歷代是如何為國家機關注入新鮮血液的

九品中正制示意圖

隋朝與它的科舉制

提起隋朝,人們想到的可能是一代暴君隋煬帝。想到的可能是在他的統治下黑暗的隋朝。但今天筆者所要介紹的科舉制,也是這位暴君所創立的。並且以科舉制為雛形,今天的

高考制度也是在它的基礎上發展而來。

在隋煬帝時期,他廢除了九品中正制,並設立了進士科,科舉制從此成為隋朝以後主流的人才選拔方式。

科舉制在隋朝產生,在唐朝逐漸完善併成為主流的選拔官員的方式。特別是在武則天時期,首創了武舉殿試

北宋時期,科舉制發展為由鄉試省試殿試的選拔過程。並且錄取權由皇帝掌握。這使得人才的錄用更加的嚴格,提高了被錄取要求和人才的質量。

明朝的科舉制改革是一種倒退式的變化。考試內容變成了全部由四書和五經的內容出題,並且必須用程朱理學(、,朱熹等一派所倡導的新儒學理念,宋朝時為主流)的觀點去回答,並且答題分為八個部分,所以後世將明朝的科舉制度稱為"

八股取士"。這種方式的科舉制是一種倒退。使得思想發展受到了鉗制。並且在原來三級的考試過程上又增加了"童試"。童試相當於今天的入學考試,即通過童試,即可獲准進入學校學習。童試只是一個名稱,並非是只能兒童參加,而是不論年齡,只要通過,就可以得到進入學校學習的機會。

到了清末,由於明清實行的八股取士對思想的禁錮過於堅固,為了培養新式人才,便取消了封建科舉制度。雖然科舉制被廢除,但當今世界上選拔人才的方式都可以發現科舉制的身影。

歷朝歷代是如何為國家機關注入新鮮血液的

科舉制的考試場地

歷朝歷代是如何為國家機關注入新鮮血液的

現代還原的科舉制考試現場

總結:選官制度的發展,從一些方面代表著中華文明的不斷髮展。在選官制度的不斷髮展中,顯示出了古代的統治階層對於人才選拔方式的思考。並且在這些選官方式的發展下,呈現出了燦爛的中華文明。

從選官制度的出現,到科舉制的廢除。總的來說是一個逐漸合理公平且公開化的一個過程。正是由於這樣的公平、公正、公開的選拔人才的方式,使得百姓相信通過讀書可以改變自己的生活。並且一些人為了當官而讀書,雖然沒有稱為一名官員,卻識得了漢字,併為中華文化留下了諸多的文化產品。做官是讀書的目的之一,但讀書也可以成為發展其他方面的基礎。

在國外,很多的選拔人才的制度都類似於我國的各種選拔方式。這也從側面體現了我國官員選拔制度的優越性和。體現了我國在選拔人才的制度上的先進性。

參考史料:

郭沫若《中國史稿》

《太平御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