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志伟:一生执一事

福建日报APP-新福建5月1日讯(通讯员 简慧玲 文/图)“我这一辈子只要能做好这件事,就足够了!”南靖县一胜多砂轮有限公司中级工程师兼创史人林志伟展示着手中的砂轮说道。

砂轮,在磨具中用量最大、使用面最广的一种固结磨具。而林志伟,就是将自己的近三十年的青春岁月都倾注于这一片片小小的砂轮之中。三十年来,他带领公司和团队积极跟踪、吸收国内外前沿的砂轮磨制技术,开发、生产各种规格的树脂切割片、磨片,突破传统生产工艺,不断创新,以一盘小小的砂轮“玩转天下”。

在实验室,林志伟安装砂轮,操作砂轮强度回转试验机。

“五一”特辑| 林志伟:一生执一事

在实验室,林志伟安装砂轮,操作砂轮强度回转试验机。

“创新,是企业的灵魂!只有不断创新,产品才能有优势,才能在市场中有一席之地。”林志伟说道。

近三十年来,林志伟成立专业的研发团队,专注于研发超薄切割砂轮。从“人无我有”,到“人有我优”,他始终在专、精、特、新方向不断创新。目前,该公司已拥有专利8项,研发出来的产品荣获中国6.18海峡职工创新成果金奖,被国家科技部纳入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基金无偿资助项目。林志伟成立专业的研发团队,专注于研发厚度更薄、精密度更高、耐久性更长的砂轮新产品。

每一款新产品的研发,都倾注了研发团队大量的时间、精力和资金,短则一年,长则三年以上,在成千上万次的实验失败中不断累积经验后,才得以研发上市。林志伟认为,成千上万次的实验,不仅是对产品质量的检验,更是对客户的一种承诺。

“五一”特辑| 林志伟:一生执一事

在成品展示室,林志伟向笔者展示不同规格的砂轮。

“砂轮越薄,对于烧制砂轮的技术条件要求就越高。因为砂轮的烧制过程需要进行硬化,硬化过程的温度变化易导致砂轮变形,而成品砂轮的平面度标准是±0.2。为了克服这个难题,我们研发团队做了无数次的研发试验才逐渐找到解决之法。”林志伟向笔者展示着不同规格的砂轮说道。

“细心专注”,是林志伟之子林佳航为父亲贴上的标签。林佳航说,作为一名刚从大学象牙塔走进公司的新人,看着父亲如何不断地挑战自己、创新产品,他深受启发。

“五一”特辑| 林志伟:一生执一事

在实验室,林志伟对砂轮进行切割实验。

“自我记事以来,父亲平日总是醉心于工作。他即使周末在家休息,也时常思索新的工作思路与方法,并时刻用纸笔记录下新想法。一旦有了新的研发思路,他便付诸行动,用各种各样的实验检验自己的想法。他总是回访客户,与客户探讨产品的不足之处,并带领团队一同改进、优化产品。”林佳航说。

谈起未来的职业规划,林志伟很朴实地说:“这一辈子没什么大愿望,只想打磨好‘机械行业的牙齿’。若我能用这一生的时间,将自己喜欢的事情做到极致,并获得市场的认可、客户的赞誉,那我便觉此生无憾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