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在狱中苦熬13年,仅差15天就能和亲人团聚,法官:抱歉,抓错了

关汉卿的作品《窦娥冤》是中国家喻户晓的杂剧代表作,六月飞雪、血溅白练、亢旱三年,这三桩誓愿的一一应验也让这位妇女成了史上最冤屈的人。但戏剧毕竟是戏剧,在现实生活中如果蒙受不白之冤,很多时候只能百口莫辩,河南鹿邑县的胥敬详就是如此。

他在狱中苦熬13年,仅差15天就能和亲人团聚,法官:抱歉,抓错了

1991年的春节,周口鹿邑县杨湖口乡接连发生了十几起抢劫案,当地人心惶惶,警方派遣了大量的警力调查线索,却一直没抓住犯人。就这样过了一年,警方却突然接到举报说找到了抢劫犯,于是立刻出动警力逮捕了嫌疑人胥敬详。

胥敬详是当时是村里一位老实本分的青年,平日里就和村里普通人一样工作生活,有一个美满的家庭。1992年3月,他和同乡卫国良一起喝酒,当时胥敬详穿着一件绿色的毛衣,然而就是这件普普通通的毛衣成了卫国良举报他犯罪的证据。因为卫国良的小姨家刚被抢劫,其中被劫的一件毛衣和胥敬详身上这件一模一样,卫国良说他一眼就将毛衣认了出来,于是喝完酒转头就报了警。

他在狱中苦熬13年,仅差15天就能和亲人团聚,法官:抱歉,抓错了

胥敬详立刻被刑事拘留,这个老实巴交的普通人根本没有反应过来发生了什么,就被当做了犯人。胥敬详在审讯室也曾大呼冤枉,因为这件毛衣就是在集市上买来的。但当时没有发票,加上还有卫国良这个人证,一切不利证据都指向了他。过了几天,身心疲惫的胥敬详糊里糊涂就承认了这个根本“莫须有”的罪行。

这起折磨了当地百姓和警方一年多的案件终于告破了,胥敬详被判处13年有期徒刑,所有办案人员都松了一口气,只除了一个人,他就是此案的预审员李传贵。李传贵是个认真细心的人,他在查看案件的卷宗资料时发现了很多疑点,于是他将这些疑点上报给了上级领导,希望重新调查此案。然而这个做法却没有能救出胥敬详,反而让他自己卷入了“故意抽调胥敬详案情材料”、“藏匿犯罪证据”的指控之中。

他在狱中苦熬13年,仅差15天就能和亲人团聚,法官:抱歉,抓错了

1993年11月,李传贵被指控徇私舞弊罪,他自然不会承认这种子虚乌有的事情,县法院立案审理后,认为指控没有事实根据,故宣判李传贵无罪。1997年,李传贵一案被移交到省检察院,检察官蒋汉生也是一位认真负责的人,他仔仔细细研究了李传贵案的卷宗,又将胥敬详案的卷宗一并抽调,同样发现了其中的不合理之处。至此,胥敬详的冤情才得到了上级的重视。

他在狱中苦熬13年,仅差15天就能和亲人团聚,法官:抱歉,抓错了

李传贵和蒋汉生开始为了胥敬详案四处奔波搜集材料,用长达7年的时间收集到了很多可靠的证据。又经过了漫长的五轮审理,2005年3月,鹿邑县检察院终于宣读了不起诉决定书,这件冤假错案在十三年后得以沉冤昭雪,而此时距离胥敬详服刑期满只剩15天。走出监狱时已经年近半百的胥敬详望着监狱外自由的天空,忍不住流下了辛酸的眼泪。

他在狱中苦熬13年,仅差15天就能和亲人团聚,法官:抱歉,抓错了

出狱后胥敬详收到了国家赔偿款52万余元,可是失去的十三年自由再也没办法找回来了,他的父母也在期间因为儿子入狱的打击双双离世。妻子在胥敬详出狱一年后结束了与他的婚姻,长大后的孩子们看着父亲的眼神更是无比陌生。

胥敬详一案的真相迟来了十三年,如今他已经振作了起来,生活也已经慢慢步入正轨,但这件冤案永远会留在卷宗里,警示后人公正严明,尽量杜绝此类冤假错案再次发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