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溪繡娘基地下足“繡花”功夫

九溪繡娘基地下足“繡花”功夫

繡娘們認真學習針法技巧

春日的早晨涼風習習,在位於江川區九溪鎮矣文村的九溪矣文繡娘基地樓下,早已聚集了一群彝族繡娘,她們一邊交流紋樣和繡法,一邊等著培訓老師的到來。坐在她們中間繡得格外認真的施會英是從繡娘基地走出去的省級刺繡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她告訴記者,在疫情期間,她接到了20多個私人訂製的繡品訂單,收入近萬元。

據矣文村黨總支副書記普朝華介紹,2018年矣文村與玉溪繡尖頂商貿有限公司合作成立了“小龍茵”繡娘基地和非遺刺繡傳習館,採用“公司+基地+繡娘”的模式運營,在保護和傳承民族文化的同時,帶領廣大繡娘居家就業、脫貧致富。

矣文村是一個彝族聚居村,近年來一直在開展民族團結進步示範村創建,建成了民族文化廣場和眾多彝家特色民居。矣文村的彝繡更是憑著獨特的紋樣和圖騰,為這個寧靜的小山村“繡”出了濃厚的民族特色,這不僅是一門代代傳承的手工技藝,更是一針一線留存下來的文化記憶。

“我第一次看到矣文彝繡就覺得特別精美,也很有民族特色。民族刺繡技藝需要更多的人去保護和傳承,更需要通過更大的平臺推動民族文化從小村莊走出去。”玉溪繡尖頂商貿有限公司負責人錢曉麗說。

組織繡娘培訓,是“小龍茵”繡娘基地下的先手棋。截至2020年4月13日,“小龍茵”派出設計師和刺繡老師到矣文村舉行大型培訓6次,參與培訓人數200餘人次。通過培訓,越來越多的繡娘加入了基地,更有像施會英這樣手藝精巧的繡娘被認定為了刺繡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目前,基地簽約36名繡娘,其中3名為建檔立卡貧困戶。彝繡,逐步從少數民族用品向民族精品邁進。

“技藝是基礎,致富才是關鍵。我們公司一直致力把彝繡從單一的少數民族用品拓展到成人服裝、家居飾品、手工藝品等領域,把傳統技藝手法和民族特色元素融入時尚的設計,把彝繡推向更廣大的市場。2月份我們設計出了20多個單品,接到80多套衣服等幾萬元的訂單。”錢曉麗說。

基地的簽約繡娘根據公司設計的樣品,採用統一配發的配線及素材,按時完成繡品,在家利用農閒等碎片化的時間即可實現就業增收。

據介紹,接下來“小龍茵”繡娘基地還將利用抖音、直播等年輕人喜聞樂見的方式,吸引更多的城市年輕人認識和喜愛彝繡,通過個性化定製等方式,讓技藝精湛的繡娘手把手教刺繡。“這不僅能再拓寬繡孃的增收渠道,也能把我們的非物質文化遺產代代傳承下去。”錢曉麗說。(玉溪日報全媒體記者 何蕾 文/圖)

九溪绣娘基地下足“绣花”功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