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之下,抱怨的不止餐饮

近期,有消费者抱怨海底捞、西贝、喜茶等餐饮企业餐品涨价,随之引发舆论关注。在疫情初步控制,全国社会经济“休克”两个多月,值此敏感时期,这海底捞西贝喜茶等竟然涨价,本就囊中羞涩的消费者,能不抱怨吗?

疫情之下,抱怨的不止餐饮


的确应该抱怨的。好不容易等到海底捞允许堂食,尽管限制很多,包括防疫消毒、堂食人数、座位空间等,但是令人惊讶的是菜品的价格。比如说,现炸酥肉从28元涨价到46元,招牌虾滑从50元涨价到62元,米饭甚至7元一碗,人均消费超过200元。这样的价位,显然出乎消费者意料之外了。

疫情之下,抱怨的不止餐饮

(网友提供)


不仅海底捞如此,西贝在本来价格已经偏贵的情况下,仍然涨价。比如说,西贝凉皮49元一份,一个白面馒头25元,三个凉糕70元。同时,也有网友反映,喜茶旗下多款产品涨价1-2元,奈雪的茶部分产品涨价幅度为1-2元,头部奶茶品牌全面迈入30元时代。
如此的价位,让“宅家”两个多月的消费者,还咋样搞“报复性消费”呢?本来两个多月的时间里,“口中快淡出鸟来”,曾经视为寻常的海底捞西贝喜茶,却“报复性涨价”,这让两个多月没有收入,储蓄日渐稀薄的消费者情何以堪?此时,对绝大多数消费者来说,想报复性消费,口袋瘪,没有底气;想满足一下口腹之欲吧,遇到了价格“报复性上涨”。
或许,在餐饮企业看来,价格调整本是纯粹的市场行为,无可厚非。何况,这新冠肺炎的肆虐受影响最严重的就是餐饮企业了,没有收入不说,这刚性支出不少。再加上,物价普涨,餐饮企业的供应链倒逼之下,在我国竞争激烈的餐饮行业中,适当的涨价就成了自救的唯一方式。
公开的数据,我国1月份2月份的CPI指数都上了5%,而3月份的CPI指数也高达4.3%。按照天眼查的数据,在2020年头两个月,有1.3万家餐饮企业倒闭关门了。很显然,这餐饮企业面对着疫情之劫,不涨价,就意味着经济压力大。毕竟,以民营企业为主的餐饮企业是没有底气硬撑的。


暂时的亏钱,还能够勉力坚持,但是,要是亏损严重了,那餐饮企业就只有倒闭了。然而,面对着舆论纷纷,尤其是消费者的抱怨,海底捞西贝等餐饮头部企业很快就道歉了。毕竟,品牌企业对消费者的感受不能不重视,不能不在乎的。如此以来,海底捞和西贝承诺,恢复疫情之前的餐品价格。问题是,这也只是海底捞和西贝,有实力能够做到,可对更多的餐饮企业来说,总不能“赔本赚吆喝”吧。
就这样,以餐饮业协会为主,也启动了抱怨模式。抱怨谁呢?抱怨房租吧,房东太零散,很难形成影响力。抱怨税费吧,政府已经明确有减免优惠的措施。至于,员工的工资,也可以协商。如此,餐饮企业能够抱怨的就是外卖企业了。
堂食受到很多限制,疫情却使得外卖迅速增长。不过,处于垄断地位的外卖企业,也就美团独大。按照广东省餐饮协会的数据,美团要占据外卖市场的60%到90%。单个餐饮企业,没有实力与美团抗衡,更无法叫板美团的抽成。好在,有餐饮协会能够维护餐饮企业的利益。
包括有广东省餐饮协会,四川、重庆、云南、山东等地的餐饮协会已向美团外卖发出公函或公开信,称其在疫情期间突然提高餐饮商家外卖佣金。单平台抽成在10%到18%,双平台抽成在15%到23%,新餐饮企业甚至会抽成26%。而如今的美团,以2019年财务数据来说明的话,也已经因为对餐饮企业收取高佣金,扭亏为盈,营收暴增49%。

目前为止,没有看到美团的回应。其实,美团回不回应都无关紧要了,对餐饮协会来说,重要的是必须要有抱怨的对象。起码,要让消费者们理解,餐饮企业正在惨淡经营中,也受着来自外卖企业的“剥削”。
当然了,外卖企业对餐饮行业来说,应该是相辅相成共同促进的关系。没有餐饮企业,也不会有外卖企业的市场。只是,面对着疫情的严重伤害,餐饮行业也期待着外卖行业能够共克时艰。相比餐饮企业的分散性,外卖企业相对以美团和饿了么占优势。此时,外卖企业又该如何呢?
外卖企业也会抱怨的。外卖员处于疫情防控的现场,是危险的岗位,在待遇上不但要提高,而且还得有合理的防疫措施。同时,外卖员的风险,外卖企业不能不有所准备。当然,在疫情肆虐硬封城措施实施时,外卖企业也处于收益急剧下降中。何况,这外卖企业,比如说美团吧,在全国容纳了270万以上的骑手。别的不说,接纳就业来说,外卖企业功不可没。
看来,消费者抱怨餐饮企业涨价,餐饮企业抱怨外卖高抽成,而外卖企业也只能抱怨疫情期间,各项防疫成本与骑手成本都增加了。抱怨来,抱怨去,只能抱怨这场突如其来的新冠病毒了。可问题是,如黑天鹅样的新冠病毒,再加上国内经济本就下行,使得我国各行业都处于艰难求生阶段。当下,除过医疗防护物资行业以外,绝大多数行业都遭遇到了冰冻期。

显而易见,这就是恶性循环了。经济不景气,各行各业被动,人员收入受到影响,收入少,不能也不会“报复性消费”不说,对餐饮行业的成本推动下调价,只能是“吐槽抱怨”了。疫情之下,经济艰难,抱怨就成了连锁性的。有且只有,经济增长了,才能让我国各行业良性循环。今天,全世界确诊新冠者达到了170万人,值此疫情蔓延的特殊时期,必须要想法设法的拉动内需,充分发挥人道精神,来保障世界各疫情严重国家防疫需要,让中国制造的确定性,成为国内经济恢复的基础。
总之,当经济发展了,尤其是公众作为生产者,能够分享经济发展的收益时,自然就有足够的经济实力进行消费。有钱消费了,如此国内各行业的抱怨也就会消失。毕竟,口袋殷实了,谁还会在乎价格呢?


来源自: 天涯社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