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慈禧籌備六十大壽的時候,日本早已開啟了“數字徵信”的大門


當慈禧籌備六十大壽的時候,日本早已開啟了“數字徵信”的大門


1982年,紫禁城。此時,五十八歲的慈禧太后開始籌備六十大壽宴會。舉國窮困,百業凋零。兩年後的1894年,日本向中國宣戰,悲壯慘烈的“甲午戰爭”開始了。

1982年,日本。此時,日本第一家民間信用調查機構——“商業興信所”正式成立。全民徵信的概念從這裡萌芽。

起源(~19世紀)

【信用調查的起始】

所謂的信用交易,指的是買賣的貨款事後再支付一事。從8~9世紀中葉前後開始,伊斯蘭教還有中國的商務交易開始採用票據的形式,並很快在世界各地廣泛形成了信用交易。

不久,在產業革命的發祥地英國開始出現了不由商務交易的當事人,而由第三者機構進行支撐著信用交易的徵信調查。之後這一調查形式波及到歐洲大陸、美國。

信用調查的歷史極為古老,可以追溯到出現票據所代表的信用交易的時代。

在進行信用交易時,如果不瞭解交易對方的營業狀況以及支付能力等方面的情況,就會增加倒帳損失的風險。為了規避這個風險,當事人親自對交易對方所進行的調查可以說就是信用調查的起始。

在產業革命後的英國,隨著商業交易的範圍和規模的擴大,以此為契機出現了由第三者機構從事信用調查的工作,這就是信用調查行業的開端。

之後,信用調查機構成為健康的經濟活動不可或缺的行業,為資本主義的經濟發展作出了貢獻。

草創期(1892-1907)

《日本的信用調查業》

在1880年前後尚不足2000家的日本企業,經過日清・日俄戰爭以後於1910年一下子突破了1萬2000家。

在這企業的勃興期,在日本銀行的支持下日本成立了第一個信用調查機構。1892年由原日本銀行原大阪支店長外山修造在大阪設立了《商業興信所》、1896年由在日本實業界的黎明時期發揮了領導人作用的澀澤榮一設立了《東京興信所》,這兩家徵信所草創了日本的信用調查行業。

商業興信所制定的『商業興信所事業指南』規定了調查委託手續,其後成為日本徵信行業規章制度的模型。

1900年,後藤武夫創建了帝國數據庫的前身“帝國興信社”。前面兩家徵信所有日本銀行做後盾,而後藤武夫則是完全依靠個人的力量創業。

因此嚐盡了辛勞,在信用調查尚未走上軌道之前的創業期,主要依靠經濟信息報『商海時報』的廣告收入來支撐徵信社的經營。

發展期(1907-1933)

《信用調查行業的形成》

這個時期,不斷有新的徵信所介入信用調查行業,出現了顯著的亂立傾向,其中甚至出現了惡劣的調查機構,因此進行了行業管制。

在整頓中,《商業興信所》《東京興信所》和《帝國興信所》脫穎而出。

這3大徵信所在全國各地開展了設置據點的活動,形成了通過企業調查以及出版活動提供信用信息的全國體制。

信用調查行業的出版物――徵信錄中有如下三項內容:調查個人資產和信用的“信用錄”、調查企業信用的“公司要錄”、記載個人身份以及經歷的“人事徵信錄”和“紳士錄”。

混亂期(1933-1945)

《調查機構與戰爭》

在戰時體制下,由於經濟統治,信用調查行業也不得不陷入停滯、縮小的境地,大型的調查機構只有轉而到中國等海外尋求活路。

可是,由於敗戰的影響,無論是國內還是海外的徵信所都受到毀滅性的打擊。

復興·飛躍期(1945-至今)

《走向信息服務業》

1950年代後半期,日本進入經濟高度發展的時期,信用調查行業也出現了加速度般的飛躍發展。

在1970年前後,2家大型徵信所脫穎而出,開始向以數據庫事業為基礎、市場營運、策劃等的綜合信息服務行業挺進。1981年,根據事業內容的變化以及由於“興信所”這個詞逐漸開始染上負面的形象,將公司名稱從“帝國興信所”變更為“帝國數據庫”。

“帝國數據庫”這個名稱曾經從70年代中期開始在實施數據維護的問卷調查以及在營銷數據庫商品等時使用過。

通過變更公司名稱,正式向公司內外宣佈帝國興信所脫胎換骨成新的企業的面貌。

中國版“帝國數據庫”

【數據倉-企業貸款風險監控數據服務】

當慈禧籌備六十大壽的時候,日本早已開啟了“數字徵信”的大門

場景描述:

目前,大部分企業在轉型升級、創新發展過程中,面臨空前複雜的內外部環境,對企業保持平穩較快發展帶來嚴峻挑戰。雖然已建立了內控風險管理體系,但風險管理工作缺乏完整性和專業性,近年來企業在投資、安全環保、人力資源、現金流等方面的重大事件時有發生,不可避免地給企業造成了經濟和聲譽損失,也凸顯了部分企業在重大風險管控方面的薄弱環節。風控管理信息系統的信息技術在企業各項風險管控工作中的應用仍不充分,無法滿足企業對信息收集、風險評估、預警測試、溝通報告等工作的信息化要求。同時不能有效量化風險水平,做到實時預警。

該服務基於自有的企業全維度大數據,構建企業活力指數模型、企業風控模型、精準獲客推薦模型,為企業提供個性化精準數據實時更新、消息訂閱推送和異常預警服務,全面掌控企業動態,降低業務風險。

場景主要功能:

客戶向A公司申請貸款,業務部門負責整理客戶相關資料後,風控部門進入業務系統開始進行審核,通過該客戶名稱獲得數據服務報告或數據查詢結果,風控部門依據數據報告和數據查詢結果,確認是否為該客戶貸款並將結果反饋給總經理,總經理結合該報告和實際情況再次確認是否放貸,審核通過後最終財務撥款。

應用案例:

A信貸公司一名老客戶(以下稱B公司)到期續貸,B公司是一家有機食品公司,調查過程中,B公司主動介紹了其經營方向、業務結構、資產負債等等,整個過程十分順利。風控部門在審核B公司資料時,通過數據倉平臺實時調用“實際控制權、經營風險、關聯圖譜、法律訴訟、稅務數據、企業資質、抽查檢查、司法風險”等數據接口,調查結果顯示B公司對外投資機構可能存在其他非法項目投資,有大量資金流動,除此之外還存在1000萬元民間負債,從財務報表分析負債率高達56%,真實負債早已超出其運營所需流動資金,經營以負債支撐,無法正常還款。基於以上風險,風控部門拒絕了為老客戶續貸的申請,並把結果反饋給業務部門。

數據源:

當慈禧籌備六十大壽的時候,日本早已開啟了“數字徵信”的大門


當慈禧籌備六十大壽的時候,日本早已開啟了“數字徵信”的大門


當慈禧籌備六十大壽的時候,日本早已開啟了“數字徵信”的大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