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村調研行丨徐州銅山北村村:採石村變“桃花源”,演繹滄海桑田

現代快報訊(記者 李偉豪)走進徐州銅山區柳泉鎮北村村,只見三面青山,一片碧湖,白牆青瓦,宛若江南。而就在幾年前,這裡卻是截然不同的景象:滿目瘡痍的採石坑,“窮髒亂差”的典型村。滄海桑田般的變化,就在眼前發生。

百村调研行丨徐州铜山北村村:采石村变“桃花源”,演绎沧海桑田

位於微山湖畔的北村村,不僅臨水,還靠著山。村子三面環山,周圍被16座山頭包圍著。那時候,北村村窮,因為窮,北村村的塔山、北村、西村3個自然村,不少成年男子娶不上媳婦,外村的姑娘都不願意嫁到這裡來。

百村调研行丨徐州铜山北村村:采石村变“桃花源”,演绎沧海桑田

窮怕了的村民開始“靠山吃山”,開始上山採石頭。“炮聲隆隆,叮叮噹噹”,成了當年北村村開山採石的真實寫照。有了採石場的“接濟”,村民的日子也算有了小起色,可世代守望的山體遭到了破壞,到處是“傷疤”,滿眼是採石坑。

百村调研行丨徐州铜山北村村:采石村变“桃花源”,演绎沧海桑田

“大車來回運石頭,村裡連一條像樣的路都沒有。”北村村黨委書記劉廣鐸說,“開山採石讓村民付出的代價也很大,不少村民摔斷了腿、炸瞎了眼,隨之而來的,還有對生態環境的破壞。”

眼看著曾經的“世外桃源”成了這副模樣,村民的心在滴血。“不能再開採了!”隨著銅山區委、區政府深化綠色發展理念,這種以破壞資源環境為代價的發展模式不能再繼續下去了,2014年,北村村的採石場相繼關閉。

在銅山區和柳泉鎮的支持下,北村村開始了生態修復之路,從基礎設施建設、人居環境整治以及產業富民工程等方面大力推進。同時結合美麗鄉村建設,對周邊村莊道路、公共綠地、田園風光等,推進北村村宜人生態休閒景觀建設。

百村调研行丨徐州铜山北村村:采石村变“桃花源”,演绎沧海桑田

經過不斷投入,連續奮戰,北村村實現了從“萬難”到“江南”的蝶變,徹底摘掉“窮髒亂差”的舊帽子,呈現出 “人居生活環境好、古村傳承文化好、產業興旺致富好,引鳳築巢政策好”,宜居、宜業、宜遊的“四好三宜”美麗鄉村新畫卷,在鄉村振興的偉大實踐中跑出了北村加速度。

百村调研行丨徐州铜山北村村:采石村变“桃花源”,演绎沧海桑田

“現在的村莊環境,和以前比起來感覺就像做夢一樣。”回家鄉投資創業的劉暢說,他是北村的老戶,年輕時出去打拼,賣過豆芽、做過煤炭生意,後來回到家鄉創業,承包了山頭搞養殖、種植,還有遊船生態遊。

如今的北村村,是全國鄉村治理示範村、全國生態文化村、國家森林鄉村,獲江蘇省文明村、特色景觀旅遊創建示範村、休閒觀光農業示範村、首批傳統村落等稱號。

百村调研行丨徐州铜山北村村:采石村变“桃花源”,演绎沧海桑田

“2019年集體收入約150萬元,人均收入4萬元。” 劉廣鐸說,現在的北村村,從採石村向生態旅遊發展,全村900多戶,從事鄉村旅遊行業的就有300多戶,近千人吃上了“旅遊飯”,包括水上餐飲、農家樂、湖光遊覽等。

青山綠水回來了,金山銀山也回來,北村村也彷彿獲得了新生。隨著休閒旅遊的推進,不僅讓村民身處“桃花源”,徐州城區及周邊城市的遊客也紛至沓來,高峰時日遊客量接近1萬人,成了遠近聞名的“網紅村”。

(通訊員供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