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頭條詩評】雲帆詩會2020第18期作品選評


【頭條詩評】雲帆詩會2020第18期作品選評

寫在前面


詩之一途,非學無以開境,非鑑無以助長。學者,他山之石可以攻玉;鑑者,眾人之議或能振聾。古人云“如切如磋,如琢如磨”,此豈獨言君子風度,更引申為好學精神,不可不察。今雲帆設此欄目,是為吾儕交流之便,鑑別之所,進步之平臺,當不拘虛言,探微求真,以臻修遠之境是盼。

雲帆閱微堂

【頭條詩評】雲帆詩會2020第18期作品選評

【雲帆詩鑑】雲帆詩會第407期作品選評·點評呈現/以評家交稿時間先後為序




​01·半隱廬點評




疫期居家閒弈

張明新

雪茗飄煙篆,芸窗擺紙枰。

落棋常有失,時疫亂心情。


【半隱廬點評】出語雅潔,屬對工緻。以精心構建的環境反襯其不寧的心情,見時疫對人的深刻影響。一失一亂,恰成因果。時疫之重,無需贅言矣。小詩大立意。作手。



四月七日偶見茶花口占

施化新

我逢花正豔,花見我應憐。

莫問滄桑意,飄蓬若許年。


【半隱廬點評】人與花逢,花亦逢人。物我之間,沒有對話,卻碰出詩情。關鍵是在某一點的契合,即飄蓬身世。由飄蓬而生滄桑之慨。情感於物,發而為詩,乃為寫詩之人所必備的敏感度。所謂無處、無物、無事不詩者也。可議者,在飄蓬二字。於人無礙,於茶花則有未當也。




春日城郊拾景(新韻)

慧質蘭心

柳絲垂碧水,紅杏秀瓊枝。

鷺出蘆葦蕩,斜寫半天詩。


【半隱廬點評】詩之妙處在結。出彩。前二寫靜,重在色彩。一紅一綠,恰成映照。轉句寫動,重在情態。一出一寫,詩意全出。半字大好。若作一字,有乖視角也。



狗尾草

方瑜泉

風雨年年綠,柔柔寸尺身。

不因形自愧,狗尾亦搖春。


【半隱廬點評】半隱廬評:亦是善發現善為詩者。於平凡之對象上發現詩意。前三描述,皆切於物象自身。搖字形象。結出意出味。




所見

何正彪

一串銀鈴響,依牆種豆瓜。

春天追不上,赤腳小丫丫。


【半隱廬點評】詩好在有情味。小姑娘在春天種豆瓜,無憂無慮,開心不已。一個畫面,一種快樂。詩很明淨輕快。亦有感染力。首句似可再酌。擬聲有缺。




【頭條詩評】雲帆詩會2020第18期作品選評

02·蘇俊點評




疫情好轉,彭林濤君邀飲,元瑀、福毅、夢雲、錢鋒諸君同在,縱飲暢談至凌晨,歸後乘醉賦此

陳仁德

樓臺深鎖若樊籠,一別無從卜吉兇。

閉戶莫教逾咫尺,思君不見損顏容。

捲簾愁看春將暮,對酒真如劫後逢。

似此良辰須盡興,歸來靜聽五更鐘。

【蘇俊點評】閉戶句應接樓臺句,似此句咬定一別句,歸來句則為思君句之延申。捲簾、對酒則坐鎮中軍,以間開先後。環環相扣,通體渾成,非老手莫辦也。




庚子清明

崔杏花

舉國紛紛說疫魔,笛鳴千里動悲歌。

清明不下瀟瀟雨,怕得人間淚太多。

【蘇俊點評】起二句點題,辭尚可煉。轉結借袁枚“石壕村裡夫妻別,淚比長生殿上多”句式而別運機杼,讀來為之涕下。故知動人心者,第情而已。



赴洛看花

唐顥宇

江南洛北非遠矣,我當年年不負爾。寒食罷後春服成,登車直上二千里。芳雲駘蕩清歌弄。俟我必來與爾共。一朝我不復來時,相思記往泉臺送。


【蘇俊點評】此詩有痴者三。愛花情重,二千里而言非遠,此其一也。人自憐花,花亦待人,花之痴亦甚矣。此又一也。生而愛花,死猶不息,相期於天上地下以至於無窮,此痴之至矣!


【頭條詩評】雲帆詩會2020第18期作品選評




03·郎曉梅簡評

赴洛看花

唐顥宇

江南洛北非遠矣,我當年年不負爾。寒食罷後春服成,登車直上二千里。芳雲駘蕩清歌弄。俟我必來與爾共。一朝我不復來時,相思記往泉臺送。

【郎曉梅簡評】無避忌,無羈軛,率性而出,一派爛漫。看花,惜花,尋常事。花我若侶,死生相約,非尋常事。非尋常是在非童真的世界裡,在童真的世界裡,其事也尋常。此詩得童趣。童趣之崇尚,人道“天下之至文,未有不出於童心焉者也”(李贄);“詩人者,不失其赤子之心者也”(袁枚);“詞人者,不失其赤子之心”(王國維)。童趣在童稚之年,近閒散之人,在天真無邪,在任性乖張,在率意疏狂,在偏執桀驁,其不知趣而趣自在焉。是以山野漁樵,巷閭婦女,殊易得之;官場深者,文化高者,殊難得之。而童趣之所在,詩經不滅,前者可錄;韓柳歸來,後者可仰。



寒食

李海彪

昨日清陰今帶雨,簷纖滴漏檻梅新。

小憐松徑餘芳草,遙覺丘山似古人。

春蚓篆沙患識字,竹籬穿蝶恐嫌貧。

蒸糕搗艾過寒食,自是尋常一白身。


【郎曉梅簡評】“真正的文學發達的時代必須多少含有貴族的精神”(《附記》),倘若周作人先生復活於一百年後的當下,面對舊體詩詞欲興於貧瘠,這一句曾經無效於文學革命的話語,不知能否重提。一百年,此話正好重提。當代舊體詩壇,超然於氾濫的窮氓之外,海彪詩,是罕有的貴族浮現。文學的“貴族”內涵固然不能一語概之,我們窺其一斑。我以為,海彪詩表現出高貴情懷與典雅形式的融合。

從情懷上看,你讀海彪詩,鮮少遇到一時俗流趨之若鶩的題材。即如《寒食》所表現,他是內視型的,他遊走於自我的精神世界,他觀照自我的身世與靈魂。他鮮少為外物所累,所以自由;他不媚求於世俗,所以高貴。他的詩不載道,專載性情。詩載道,詩之厄也,詩一載道則廢。楊誠齋說,風趣專寫性情,非天才不辦。嚴羽說,詩者,吟詠情性也。袁枚說,提筆先須問性情。詩者,人之性情也。論政治有政治家,論學問有學問家,詩專主性情。今詩人什麼都想插一腳,於是不倫不類,詩非詩,不知是個什麼東西了。

從語言形式上看,雍容高古為其藝術風格。照比大眾猶處艱難造句階段,偶一豪氣猶似飢人炫食,海彪詩語於文白之間,從容切換,自如行走,雅亦通俗,俗可達雅,全在乎興致所從,若千斤力舉百斤石,讀來輕鬆自在,全無掛慮。爾其詩語養顥然之魏晉遺風,置唐前人詩或未覺突兀,時人無幾,其品格不可不謂之高古。兼之其造語詭譎變化,捭闔縱橫,隨情隨性,徒令羨而無計。詩例諸多。《寒食》中“小”字“遙”字“患”字“貧”字“白”字之用,皆取之尋常而出乎尋常,咂之誠各得其所。再看雲帆同期所刊《園畦》:

“園畦有春禽,喧市無春禽。村舍無春禽,林壑有春禽。萬嶂迷煙色,我亦迷吾心。迷吾心寧可,獨去此春陰。”

詩前四句共用一個句腳“春禽”,反覆其辭且兩兩對照,前人、今人或他自己鮮見用之,讀之則眼眸流連,瞻前而顧後,不許去離。根據閱讀經驗,讀者會有一種閱讀期待,即在此對照之後應說玄妙之理,然而你讀過之後失望了,他沒有。一自說理,詩降一格。他似乎只是隨意鋪陳所見所覺,後邊所寫似與前並無拘緊的銜連。然而玩味一下,他數次三番跌宕推出的“春禽”,其實與本我映照,以春禽迷於煙嶂對我心迷於春陰,這裡“我”只觀照自然,觀照本心,誠所謂精神的逍遙者。詩中四用“春禽”,三用“迷”,兩用“有”“無”,反覆之間,變幻莫測,氣遣語勢,語貫氣脈,語氣合一。然而信手而來,又似不著力,闊綽見於不經意,非貴族詩人不能。




【頭條詩評】雲帆詩會2020第18期作品選評

本期評家簡介(以年齒為序)


半隱廬簡介

【頭條詩評】雲帆詩會2020第18期作品選評

半隱廬

半隱廬,楚人居粵。現兼任雲帆詩友會詩詞編審,首屆雲帆詩友歷年佳作選評活動初評委。


蘇俊簡介

【頭條詩評】雲帆詩會2020第18期作品選評

蘇俊


蘇俊,號石頭齋主,甲寅年生,粵人。少日拜入湖湘耆宿周毓峰先生門下學詩。零六年後師從津門王蟄堪先生學為倚聲。近年以搜輯古人詞、選評為旨皈。現為中國楹聯學會對聯文化研究院評論部主任、新社藝術導師。生平以飲酒、讀書自娛。有著述多種。


郎曉梅簡介

【頭條詩評】雲帆詩會2020第18期作品選評

郎曉梅

郎曉梅,網名茗風,齋號古梅軒、呆也樓,遼寧鳳城人。

【頭條詩評】雲帆詩會2020第18期作品選評

【頭條詩評】雲帆詩會2020第18期作品選評

【頭條詩評】雲帆詩會2020第18期作品選評

雲帆當代詩詞年鑑


【頭條詩評】雲帆詩會2020第18期作品選評

雲帆詩友會出品



本輯製作:璐雨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