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創】 詩評 中詩報同題詩精選《佳人有約》五首點評 陳虛炎


【原創】  詩評  中詩報同題詩精選《佳人有約》五首點評  陳虛炎

中詩報同題詩精選《佳人有約》五首點評

55.佳人有約

我渴望

我渴望佳人有約

可佳人在哪裡

踏破鐵鞋無覓處

我急切

有人告訴我

人與人相識

得有緣分

因每個人

有每個人的世界

也許你的緣分

不在這裡

也許她

在遙遠的地方

跟你一樣心情急切

有句話說的好

兩座山不能相見

兩個人能見面

所以要耐心等待

不用迫切強烈

好事多磨

只要你情感真誠

你一定會感動世界

陳虛炎淺評:很有趣的詩歌,也可以說是通過詩歌來自我安慰。詩人渴望佳人,卻踏破鐵鞋無覓處,他焦急期盼著兩人的緣份,可緣份又在哪裡?何時才能等到緣份?他不能解答,所以尋求安慰,告誡自己要冷靜,要耐心等待,因為好事多磨,所以只要情感足夠真誠就能感動世界。接下去的潛臺詞不言自明:感動上蒼,贏得緣份。我不知道這樣的詩是否算好詩,當然我也從不以為好詩就是運用高級技巧的詩。這詩歌沒有什麼高級技巧,甚至談不上使用技巧,只是內心的自問與反省而已,甚至連表達上還略顯稚嫩。可那又怎樣呢?它是出自作者對內心的真實詰問,它是真誠的,是一件真傢伙,即便稱不上好詩,至少也是一首有趣味的情詩。

2018.12。26

14.佳人有約

風與落葉纏綿

忘卻了時光的短暫

一個不經意的轉身

歲月早已滄海桑田

心的淒涼 寫滿紙箋

秋風的纏綿漸行漸遠

美好總是稍縱即逝

徒留一紙無望的思念

忘不了你的容顏

淚水已被紅塵風乾

來不及說再見

更不敢說永遠

從此 心不再糾纏

淡忘了相約永遠

轉眼已是經年

佳人早已遲暮

憂傷的相約

濃縮成了詩篇

誓言隨風而逝

相約無期 相見亦難

陳虛炎淺評:做到了一定的含蓄性,節奏感也把握很好,只是就內容看,題目最好改成《相約無期》。就不說什麼離題的話了,畢竟詩歌的內容才是主要的。從該詩的整體看,詩意還是比較濃厚的,只是意象的塑造上相對單薄,人們可以感受到風與落葉的纏綿,但也僅此而已,風停後,落葉又是如何展現她的孤單?沒有,直接化成眼淚和一紙無望的思念,再無意象可言。所以意象只是最初的擺設,用於過渡和承接,用完就丟了,所以最後思念之情也就就“原形畢露”了。這就像看一篇寓言故事,角色們都帶上面具,神秘感剛剛建立,作者就卸掉了角色的面具,揭破了寓意,使讀者有種由厚重到輕飄的倒置感和期待的斷層感。這樣塑造意象的方式是不可取的——美酒還是勿要上下分層,否則風味也就打破均衡一致了。

2018.12.26

18.佳人有約

如果春天來我在大觀園等你

賞春紅柳綠吟詩作秀

如果夏天到,我等你荷塘月色

並蒂競相開簾卷箜篌

如果秋天來,敬你兩樽黃梅酒

飲個天長地久不歸途

如果冬天來,我化作白雪溫柔

伴你蹉跎歲月盡風流

等你在四季,你來我就願意等

等你紅顏滄桑變白頭

陳虛炎淺評:運用春夏秋冬四季,完成了一段封閉時光的循環節,四季也就代表了永恆,代表了天長地久。從每段統一的表達方式,對應行的字數及句式結構,符合聞一多提出的建築美和語言美,每段末尾除了“途”未押韻外,別的也都押韻了,也基本符合音樂美,由此可見,詩歌整體是符合三美理論的。傳統不可丟,創新更攀峰,相信詩人將來會寫出更好的詩篇。

2018.12.26

47.佳人有約

那思緒中發出的光芒

在小城的站臺亮起

我在風中等你

等你

那一趟周漁的火車

滿載著思念向前奔跑

一顆心也在奔跑

我要牽著你的手

穿過寒冷和煙霧

一生一世,永遠

陳虛炎淺評:一把柔情的快刀,簡潔明快,直達目標。濃縮精華成四句話:光芒亮起,風中等你,心在奔跑,牽手一世。或許正表達了作者愛情觀中的戀愛的四個階段和層次。

2018.12.25

34佳人有約

那次我們相識

你純美燦爛的笑靨

讓我的目光滯留

你婉約春風的姿態

牽動著我神往的情懷

你就是我心中的佳人

我願把所有賦予你

與你相約不見不散

擁著你共享人生

不求緣定三生

只求此生足矣

讓我們相約

風雨兼程

來吧 來吧

伸出你的手

讓我挽著你

一直走下去

陳虛炎淺評:詩歌是直抒胸臆的愛情告白,用詞婉轉,表意清晰,情感表達也較為真摯。只是詩歌形式過於傳統和老套,因情詩屬於詩歌種類中為數眾多者,所以尋常表白,容易令讀者感覺疲乏,必當歸類陳詞濫調一欄。而同樣是“我愛你”三字,為何寫過情詩無數的聶汝達,斐多菲等詩人就能託陳出新,篇篇不同,局局新意呢?自然是因為表達方式的變化,和琢磨心理感受的變化。現代詩貴在創造,詩人應充分運用自我的感受特異性去發現和營造新的意象,從而出奇制勝。另外,此篇還有一處小問題,“只求此生足矣”,揣摩詩人原本意思,應為只求此生能滿足就夠了,可這句話表達的真意卻是:只求這一生xx足夠了。那到底是什麼足夠了呢?總要說明清楚吧。即便以作者之意,可這滿足究竟又為何?即便是能開心一笑,也是有具體指向的要求,而這句“足矣”實在沒有具體指向,倒不如“無憾”還算是明確目的的,即不留下遺憾。望詩人能斟酌體會。

2018.12.25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