绍兴游之——投醪劳军葫芦岛,拖舟拉纤白玉道


往事悠悠逝水知,习流尚想报吴时。

一壶解遣三军醉,不比夫差酒作池。

——徐天祜


鉴湖,原名镜湖,相传远古时代,黄帝曾铸镜于此,因而得名。鉴湖还有长湖、庆湖、贺家湖、贺监湖等别,为浙江名湖之一。当地人称:鉴湖八百里。确实如此,鉴湖湖面宽阔,水势浩淼,泛舟其中,近处碧波映照,远处青山重叠,水光倒影,潋滟迤逦,颇有舟行碧波上,人在镜中游的感觉。


出了鲁镇,撑着乌篷船,沿着赵家大院后边的河道,看着河岸两边的草木飞一般地后退,我们开始了鉴湖之游。

就在小船划过水面的一瞬间,我们看到了隐藏在灌木丛中的亭台楼阁,或是废弃了的库房?

绍兴游之——投醪劳军葫芦岛,拖舟拉纤白玉道

古朴的房屋的木制屋檐下的灯笼,早已被岁月褪去了往日的色彩,但还依然高高悬挂在那里,仿佛告诉我们,这里,以前也阔过?

绍兴游之——投醪劳军葫芦岛,拖舟拉纤白玉道

哦,还有旧时熙熙攘攘的码头,虽繁华不再,但其轮廓尚存,依稀可见往日之昌盛。

绍兴游之——投醪劳军葫芦岛,拖舟拉纤白玉道

船至码头,弃舟登岸。

沿着一条崎岖的小石径,在蜿蜒曲折中继续前行,密林深处,突见惊奇的一幕!一个又一个,无数的贝壳?亦或是头颅骨?骷髅头?构成了一副凄惨诡异的画面?仿佛是游戏里的恐怖场景?或是九阴白骨爪的练功之地?想想就不寒而栗!战战兢兢地仔细一看,才发现,原来是一个一个的酒坛子,众多的酒坛子堆在一起,围成了一条小溪。。。。所谓曲水流觞者也。这,就是我们鉴湖之游第一站,葫芦醉岛了。

绍兴游之——投醪劳军葫芦岛,拖舟拉纤白玉道

相传,在春秋战国时期,越国为吴国所败,越王勾践也被掠至吴国,历尽艰辛和屈辱,最后设计回归故里。从此,卧薪尝胆,励精图治,约十数年,粮库丰盈,兵强马壮。于是,越王句践决定兴师伐吴,一雪前耻。就在出师前的那天,父老乡亲们纷纷前来送行,并进献美酒一箪,预祝越王旗开得胜,凯旋归来。这是全国所有家家户户的存酒积攒起来的一箪酒。面对此酒,再回头看看身后的千军万马,越王勾践跪而受之,然后,站起身来,把这箪酒举过头顶,倒在河的上流。顿时,整条河酒香弥漫,水浓如酒。勾践与将士们一起俯身河畔,迎流共饮。过后,将士们勇气倍增,个个同仇敌忾,奋勇杀敌。。。。最终,三千越甲吞吴。

绍兴游之——投醪劳军葫芦岛,拖舟拉纤白玉道

一坛坛的美酒飘香,一坛坛的风情万种;在酒岛上,在醉酒葫芦里,是不是有一种袖里乾坤大,壶中日月长的感觉?李白斗酒诗百篇,长安十里酒家眠。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个中滋味,不过如此。

绍兴游之——投醪劳军葫芦岛,拖舟拉纤白玉道

各个小岛之间隔水相望,数个林间木屋点缀于青山绿水的掩映中,在荷塘环拱下,颇有诗意。更兼游人往来,画舫如织,愈觉质朴无瑕。归去来兮,田园将芜胡不归?既自以心为形役,奚惆怅而独悲?

绍兴游之——投醪劳军葫芦岛,拖舟拉纤白玉道

远山古村老店,虽红灯高挂,蓬门已开,然并无客至,柴棚上的蜘蛛网,死一般的寂静,上面的落叶,会告诉我们曾发生过什么?

绍兴游之——投醪劳军葫芦岛,拖舟拉纤白玉道

斜倒在地的大酒缸,也已经残破不堪了,四周修补的痕迹宛然可见。里面装的不知是水,亦或是酒?已经变绿,上面飘着几片寂寥的树叶,一阵风吹来,一阵摇摆不定。

绍兴游之——投醪劳军葫芦岛,拖舟拉纤白玉道

树林的深处,隐隐露出一短亭,尖角飞檐,青瓦绿柱,望之宛然。

绍兴游之——投醪劳军葫芦岛,拖舟拉纤白玉道

远处高山,近处流水,中间绿树成荫,水面上小船咿呀,更有小石桥,似彩虹。

绍兴游之——投醪劳军葫芦岛,拖舟拉纤白玉道

长长的河堤,如一条玉带,横亘在水中央。这里就是古纤道,今日的白玉堤是也。

长约数公里,阔约两人肩并肩,石板底部几近水面。昔日纤夫曾拉纤于此。走在古纤道上,听着波浪撞击石板的声音,耳畔传来一阵阵旋律,妹妹你坐船头啊,哥哥我岸上走。。。。。。

绍兴游之——投醪劳军葫芦岛,拖舟拉纤白玉道

说,有没有一种洪湖赤卫队凯旋归来的既视感?

绍兴游之——投醪劳军葫芦岛,拖舟拉纤白玉道

十几条渔船搭成的浮桥,上铺木板,走在上面摇摇晃晃,但不觉眩晕,反而有一种摇篮的感觉。

绍兴游之——投醪劳军葫芦岛,拖舟拉纤白玉道

此岛与周边有五桥相连,谓五桥步月,此亭即为步月亭。若月夜至此,必可邀月共饮,一醉方休。

绍兴游之——投醪劳军葫芦岛,拖舟拉纤白玉道

一边是宽敞的官道,一边是漕运的河道,隔着路边的大树,看着河道中的船只来回穿梭,不难想象出往日的繁华和祥和。

绍兴游之——投醪劳军葫芦岛,拖舟拉纤白玉道

下一站,就是这次旅游的柯岩风景区了,从这里,排队上船,船头所向,数百米之外便是。不知其景色如何?且看下文分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