妈妈别插手让爸爸来:爸爸陪孩子玩捉迷藏,孩子会越来越聪明!


妈妈别插手让爸爸来:爸爸陪孩子玩捉迷藏,孩子会越来越聪明!


爸爸必须陪孩子做的N件事之三:捉迷藏


捉迷藏,也叫躲猫猫,是小朋友非常喜欢玩的游戏。作为一个爸爸,如果你从来没有陪孩子玩过这个游戏,对不起,不得不说你是一个失职的爸爸!

逗比家庭欢乐多!

相信大家一眼就能看出,这位爸爸是那种大大咧咧的性格,搞怪的表情是他的拿手绝活。这位爸爸来自马来西亚,除了这个躲猫猫的视频,平时他还和三个孩子一起录制了各种各样的互动视频,给很多网友传递来自家庭的温情和欢乐。毫无夸张地说,这个爸爸绝对是好爸爸的模范,值得每一个爸爸好好学习。

其实,捉迷藏是个技术活,不是谁都玩得6。像下面这些作品的隐藏技术,实在有点不敢恭维,正好作为大家玩捉迷藏的反面教材!

妈妈别插手让爸爸来:爸爸陪孩子玩捉迷藏,孩子会越来越聪明!

小样!别以为穿个马甲我就认不出你。

妈妈别插手让爸爸来:爸爸陪孩子玩捉迷藏,孩子会越来越聪明!

哈哈哈,看到你这样,我做梦都会笑醒。

妈妈别插手让爸爸来:爸爸陪孩子玩捉迷藏,孩子会越来越聪明!

Oh, my god!你们是认真的吗?

妈妈别插手让爸爸来:爸爸陪孩子玩捉迷藏,孩子会越来越聪明!

说到捉迷藏,你敢认第二,没人敢认第一!

妈妈别插手让爸爸来:爸爸陪孩子玩捉迷藏,孩子会越来越聪明!

这里绝对是最佳隐藏地点,既可攻,又可守!

捉迷藏能藏到找不到的,我只服这家。

@李小璐Super璐:在家玩捉迷藏是我们最爱的游戏,甜小姐藏的太好了,我根本找不到她。

妈妈别插手让爸爸来:爸爸陪孩子玩捉迷藏,孩子会越来越聪明!

到底躲在哪里?这隐藏技术,只能感叹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啦!

在很多人眼中,捉迷藏只不过是个游戏,大部分父母并不知道这个游戏对提升小朋友的观察力、专注力、记忆力、预见能力有所帮助,尤其是学龄前的小朋友。

一、帮助宝宝理解物体永恒概念

对于0-1岁的宝宝来说,以家长“躲藏-出现”模式为主的捉迷藏,可以帮助孩子理解物体恒存这一概念。简单的来说就是“宝宝明白了,事物不会因为看不见而不存在”。

捉迷藏的互动方式还帮助孩子区别认识“主体”和“客体”,逐步提高孩子的认知能力,为语言发展打下基础。

当小宝宝们会爬会走之后,无论是扮演躲藏的角色还是寻找的角色,都可以让孩子在运动锻炼之余,培养空间立体意识。

二、有助于提高宝宝自信心

对于2-4岁的宝宝来说,他们的运动和语言能力都已经上了一个台阶。捉迷藏可以让他们感受“我有能力隐藏自己,也有能力找到他人”的成就感,增强孩子探索外在空间的勇气和自信。

三、缓解宝宝的分离焦虑

分离焦虑是很多宝宝会出现的一种现象,尤其是孩子到入园阶段,很多孩子并不情愿离开家,这就是分离焦虑的典型表现。而通过比如像捉迷藏的游戏,可以帮助孩子理解到这一现象存在的自然合理,爸爸妈妈们可以在捉迷藏的过程中稍微延长一点寻找时间,让孩子体会到“不见之后还能找到,分离之后还会重逢”,并逐渐克服分离期间焦虑不安、思念家长的情绪。

四、提升孩子自控能力,预防潜在危险

宝宝还不知道何为危险的阶段,可能会藏在一些危险的地方,如衣柜、桌柜、狭小缝隙、厨房有刀叉的地方等。这时候我们就可以通过游戏对宝宝进行启迪教育,一切可能引起安全问题的地方,事先以询问的方式,引导宝宝认识到危险性。

妈妈别插手让爸爸来:爸爸陪孩子玩捉迷藏,孩子会越来越聪明!

还记得17年5月,浙江一小孩在玩捉迷藏时跳进洗衣机,一同玩游戏的两个同伴按下洗衣机启动键就跑了,所幸洗衣机刚开始转动便自动暂停。尽管孩子最终并无大碍,但这种淘气的做法是非常不可取的。

类似的情况,还有很多,给我们很多的安全警示,即使不玩捉迷藏,安全教育都很重要。

2012年4月,四川内江市隆昌县双凤镇两名9岁女孩离奇失踪。6天后,家人发现两个孩子躺在家中4楼的一个木箱子里,已经死亡。据警方推断,两个孩子是到阁楼玩耍,怀着好奇心进入箱子,躺下后,箱子盖掉下来,板扣迅速被扣上,由于箱子的锁扣牢靠,两个孩子怎么使劲也打不开,两人最终因为窒息死亡。

同年8月,江苏一男童趁父母上班不在家,和同一小区的几个同学在家中玩起捉迷藏游戏。他一时心血来潮,通过窗台爬上了空调外机,但却因害怕不敢爬回屋中,抱着栏杆不敢松手,站在台子上吓得直哭,直到被一名邻居发现。所幸在众人的帮助下,及时赶回家的父亲腰上系绳才救回儿子。

所以,和孩子玩捉迷藏在高兴的同时,一定要注意安全问题。


妈妈别插手让爸爸来:爸爸陪孩子玩捉迷藏,孩子会越来越聪明!


做个大孩子 · 陪着小孩子

妈妈别插手让爸爸来:爸爸陪孩子玩捉迷藏,孩子会越来越聪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