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诊黄金昶教授学习体会:关于肿瘤患者的饮食及情志调摄

在黄金昶教授门诊见习已月余,亲眼目睹了黄老师灵活运用经方,结合外用药、针灸、刺血拔罐,并且西为中用,多手段解决肿瘤难题,疗效显著,大开眼界,收获良多。

拜读老师的著作后,深感到作为中医人,不仅要有扎实的基本功和悟性,更要勤于思考与探索。老师治疗肿瘤在其书中已详尽阐述,而诊疗中黄老师为每位患者开出的“生活处方”让我感触颇深,遂略谈一二,不妥之处请老师指教。

跟诊黄金昶教授学习体会:关于肿瘤患者的饮食及情志调摄

跟诊黄金昶教授学习体会:关于肿瘤患者的饮食及情志调摄

黄老师给每位患者都有医嘱,我认为更应叫生活处方:少肉、少甜或忌甜(特别标注包括水果、蜂蜜等)、忌生冷(强调不熟即生)、忌辛辣(包括烟酒)、少生闷气、舒畅情志。

门诊忙碌,老师仍会对每位患者着不少笔墨于此,口头又再三叮嘱,可见其重要性不亚于针药治疗。


一、关于饮食:为何多数人要坚决禁甜

门诊上老师经常询问患者:爱吃甜食吗?爱吃肉吗?贪凉吗?患者无一例外有其中的偏嗜。

肥甘易生痰湿,寒凉抑遏脾阳,病后忌食生冷、辛辣、油腻可谓常识,同时老师嘱少甜甚至忌甜食。对肿瘤患者来说为何如此必要?

甜食味甘,甘入脾,甘能缓急补中。但《内经》也谈到:“甘者令人中满”。因甜食性质黏腻,与湿性相类,过食甘甜易生痰湿,使脾胃受困,壅遏呆滞,健运失司,升降失常,则水谷不化精微,反为湿浊内蕴炼痰,流溢体内各处,阻遏气血通行,痰气交阻、痰瘀互结,或直接形成肿瘤,或使局部环境成为肿瘤的温床。

黄老师认为尤以胰腺癌、卵巢癌、盆腔癌、腹膜癌、胆囊癌、脑癌等,病位腠理、膜原,是痰湿最易弥散停聚之地,饮食的偏颇是重要致病因素。

思考临床上痰湿证候,如形体肥胖、晨起或饭后咯痰、口粘、汗出而粘、困倦、头昏沉重、肢体肿胀、大便粘滞不爽、小便浑浊、女性带下量多、舌苔腻、脉濡滑等;黄老师又总结发现湿邪在肿瘤指标中可表现为CA199升高、肿瘤不易切除干净等。

切脉肿瘤患者时,可察大多数病人右关后滑象,可见湿邪是中医肿瘤病机的重要因素。而当下物质富足又“压力山大”,痰湿的成因十分广泛且不易避免,使病情倍加缠绵。

湿邪日久,或耗气损阳,或化躁伤阴,形成阴阳、寒热、燥湿、虚实错杂的证候,如临床上常有病人叙述症状时一派湿象,而舌诊见质暗红嫩而少苔,着实给治疗增加难度。

因此,黄老师要求多数患者不沾甜食,包括水果、点心、面包等,近乎苛刻。

尽管部分患者表示已有所闻,做好了准备,但总归不死心的问上一句:“水果也不能吃吗?”

我也有所困惑:中医强调平衡,过犹不及,绝对禁甜食是否过于无情?吃好是良好心情的基础,甜食更是大家的钟爱,中医理论且有甘能缓急之说,而现代解剖显示大脑内食欲中枢和情绪中枢位置极近,甜食可以使人愉快,并非百害而无一利。

黄老师的回答是:对于嗜甜的人来说,甜食就如同毒品一般,不是那么好戒的。使我茅塞顿开!

想及家父去年查出喉癌,吸烟作为首要因素,父亲十分听话戒了烟。由于他的体型和饮酒史,我们都认为戒烟戒酒同样重要,因为肿瘤戒烟,也应为了改善全身状态而戒酒。

但主管医生认为戒烟即可,同意少量饮酒,父亲就给自己松了绑,虽有所减量,但酒精诱发肿瘤及对全身的损害让我们为之忧心。

无论甜食还是烟酒、辛辣等,对于有偏嗜、有瘾的人来说,这个“少量”概念绝不同于我们认为的偶尔喝一杯、吃一口,不过是相较之前的“大量”有所减少,他们已然满足,远不足以抵消或减轻嗜烟酒糖多年造成的痰浊瘀阻。

同时,嗜甜之人自控力有限,对甜食有精神依赖,因而在老师要求其戒糖后,尚偶尔开戒,若嘱其可以少吃,如同留有后路,恐怕完全达不到控糖的目的。水果作为甜食的一种,性质多凉润,助湿伤阳,造成痰湿,当同样控制。

再者,如今资源丰富,技术先进,一方面商家为追求口感,培育出的水果甜度倍增。

另一方面,老百姓餐桌上山珍海味常有,摄入远多于需求,但又缺乏营养学知识,极易随波逐流,“好东西”就天天吃,不知何为不偏不倚。常见为减肥把水果当饭吃,把蔗糖含量占了一半的饮料当水喝,每天定点一块巧克力或甜点,黄老师称这些行为是“把身体泡在甜食、痰湿里”,给肿瘤以及多种疾病温床。

因此,对患有不易根除的肿瘤或痰湿盛之人,黄老师要求他们严格忌糖。通过跟诊可察,无论是服药还是饮食、生活,都能严格按照老师要求执行的,其疗效可观;有些患者嘴上说着克制,但从脉中滑象方知痰湿定有来源,他们病情常反反复复。

我想,容易放纵自己的人,在某种意义上也会放纵肿瘤细胞的表达。因此少量甚至忌甜食(包括水果),不仅能引起病人的足够重视,更是容易实现有效减少痰湿来源的方法。

饮食是一门艺术,《内经》云:“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蔬为充。”即说明饮食须均衡、多样化,也要分清主次。其中水果为辅助,不能过量,更不能以果汁为饮品作水喝。对于当下的营养过剩,黄老师坦言,山珍海味不如粗茶淡饭。


二、关于情志、认知与心态

结合跟诊所见,我常思考人为何生病,发现皆难逃情绪、性格、认知的影响。无论传统中医还是现代医学已对不良情绪致病有一定认识,内科书中几乎所有内伤病的病因均有“情志失调”,而如今心身疾病也越来越受到重视。

黄老师常从患者的肿瘤部位、组织形态、病理结果以及中医四诊中判断患者的脾气秉性,如爱生闷气、急躁、不开心等等,并直言这是肿瘤的成因。

许多人不能正确的看待生病,认为是疾病找上门,殊不知长年累月的不良情绪和生活习惯诱发了疾病,而情绪和生活习惯取决于自身性格和认知。

急躁、易怒导致肝旺,脆弱、生闷气、纠结的人多郁多虚,这些是肿瘤患者常见情况。

《内经》云:“怒则其上、喜则气缓、悲则气消、恐则气下、惊则气乱、思则气结”,“怒伤肝、喜伤心、悲伤肺、恐伤肾、思伤脾”。而五脏相关,情志过极绝不单单影响一腑一脏。

如紧张、焦虑、急躁令心生郁热、乘克肺金,子病及母、木火相生,则心火上炎、肺热叶焦、肝旺阳亢,进而耗伤阴血气阴,日久累及五脏,使心肾不交、水火不济;

或为肝旺乘脾,日久心脾气血亏虚、脾肾阳虚。而抑郁、低落、脆弱的情绪至肝郁气滞,肝胆心肺气郁、失于疏泄和宣发,进而肝脾不和、心脾亏虚,肝肾藏泄失调、精血失藏。这是情绪对脏腑、气机、精血的影响。

但自身性格和认知能力多取决于先天基因和成长环境,许多人意识不到自己的偏颇,或者意识到仍破罐子破摔,觉得自己“就这样了”。因此黄老师会强有力地指出病人性格上的不足,要求其改变,并且让其家人评价其改正程度。

肿瘤是异常情志的恶果,仔细思考会发现许多常见症状,就是不良情绪的躯体化表现,应加强修为,及时改善。

如前文所谈嗜好甜食的问题,甘能缓急,多数好吃甜食的人伴随紧张焦虑的情绪,比如我能回忆起高三时期经常买奶糖,没完没了的吃,而高考结束后就淡了许多。

紧张焦虑易生郁热、湿热,若以甜食缓急反而甘壅,伤脾生湿,雪上加霜。因此,应放松身心,以正性思维、换角度思考问题,通过舒缓的运动、写字、听音乐、阅读等释放情绪,以安神宁心。

此外,黄老师鼓励大家练太极拳,不仅健身而且守神,不主张肿瘤病人过量走路,以防耗气伤脾。

在心态方面,黄老师的病人中,我印象最深刻的是一位卵巢癌患者黄某,52岁,卵巢癌术后三年,病前工作忙碌,压力大,脾气急。老师治以少腹逐瘀汤合补中益气汤加减,疗效甚佳。

我与病人交流,她很自豪的谈到自己三年来每月复诊,不曾停药一天,听从老师医嘱未进一口甜食,工作退居二线,少了操心别人,多关注了自己的生活。

在我看来,她对自己的掌控力极好,不仅体现在严格忌甜食冷凉,更做到病后及时扭转方向盘,把身体疾患交给了医生,信任医生,认真执行医嘱,同时舒畅心情、享受生活。这种积极的心态和老师的治疗相互促进,使极易复发的卵巢癌得以控制。我想,如果每个人都能如此自律,肿瘤便不再可怕。


肿瘤的生成是先天因素、环境因素以及行为因素的共同作用。先天基因父母赐予我们无从选择;环境的转变难以掌控;相对来说,行为因素如饮食、心情、嗜好、运动等等是把握在我们手中的。

肿瘤并非无端生成,黄老师会向病人指明不良生活习惯及情绪是生病的源头,并苦口婆心道:“告诉了病是怎么生的,就一定要改习惯。”

基因筛查尚属昂贵,我们不易查明自己的易感倾向,能做到的便是把握自己的生活习惯,正性思维,及时调整情绪,规律而合理饮食,以降低生病的风险。

跟诊黄金昶教授学习体会:关于肿瘤患者的饮食及情志调摄

北京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针灸微创肿瘤科主任 黄金昶教授

中医讲究辨证施治,本头条号旨在传播观点,开启思路,所发布文章中涉及的治疗方法及方药,请结合患者实际情况,在有经验中医的指导下化裁运用,不要断章取义,胡乱照搬。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