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彩禮發展之殤—丈母孃們,請你們手下留情

曾經,聽到到這樣一句寫農村彩禮的段子:脫貧不易,小康更難;喜結良緣,毀於一旦。雖然這只是一段順口溜,卻也反映出“農村彩禮”對於一些偏遠貧困的山村,已經成為了他們脫貧的“攔路虎”。

雖然社會各界一直對“高價彩禮”都關注頗多,但是卻很難找到一個好的解決辦法來抑制此類事件的發生。按照中國人傳統觀念來講,給彩禮、如何給,這些都是家務事,也是當地的風俗之事。外人管不了,也不能管。有句俗話不是說得好,清官還難斷家務事呢?

農村彩禮發展之殤—丈母孃們,請你們手下留情

現在農村一般彩禮給多少錢呢?

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不管提高,農村彩禮的金額也連年上漲。

農村彩禮發展之殤—丈母孃們,請你們手下留情

在山東、安徽等地農村,仍盛行“一動不動”“萬紫千紅一片綠”的彩禮。所謂“一動”是10萬元以上的小轎車一輛,“不動”是在市區或者是縣城有一套房子;所謂“紫”“紅”“綠”則是指人民幣的顏色,1萬張5元、1000張100元和若干張50元,算下來超過15萬元。

造成這些的原因究竟是什麼?

農村彩禮發展之殤—丈母孃們,請你們手下留情

1. 男女比例失調

在我們父輩那一代,普遍受重男輕女思想的影響,很多女孩在父母得知性別的時候就被扼殺在孃胎當中。拿微信的註冊用戶數據來講,男性55.12%,女性44.88%,從微信使用也能看出男女比例失調。光棍越來越多,俗話說“狼多肉少”,娶妻成本大幅度上漲。

2. 農村條件相對於城市來說較差,父母希望子女過的更好

農村人的經濟條件基礎比較差,所以他們在提出彩禮的時候就是看對方家庭能不能拿出來,如果能拿出來就表示你家的經濟實力比較好一點,這樣自己的女兒嫁過去,生活才會好過,才會更加的放心。

農村彩禮發展之殤—丈母孃們,請你們手下留情

3. 想通過嫁女兒修房或者是給家裡的兒子娶媳婦的

由於農村本身條件相對於城市來講,就會差一些。如果是自己還有一個兒子沒有娶媳婦的話,父母可能會通過嫁女來收取高額的彩禮費用,用於翻修老家的房子和給兒子娶媳婦的費用。這樣一來,女兒就成了犧牲品。一般這樣的家庭都不會特別考慮女兒是否願意嫁給對方,而是直接考慮哪家給的彩禮多,就把自己的女兒嫁給哪方。

4. 社會風氣的影響

現在的人,攀比心理越發嚴重。有一些人覺得,判斷一個人嫁的是否好的標準就是彩禮給了多少。所以,很多人為了所謂的面子,便不顧對方家庭的實際情況,一味的索要高額的彩禮。每家都在比較,每個村之間也有比較,所以各地的彩禮錢也都不斷飆升。

古往今來,要彩禮不是一件過分的事情,但也要量力而行。我們要正視看待農村的彩禮問題,不能漫天要價,畢竟兩人的感情才是決定能否走在一起的關鍵。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