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車企一季度遭遇“春寒”

  近期海外車企紛紛公佈一季度銷售數據,數據顯示行業受新冠肺炎疫情衝擊嚴重,北美、歐洲均成為業績下滑重災區。與此同時,新能源汽車表現出較強的市場韌性,部分地區和品牌呈現逆市上漲態勢,顯示出消費習慣趨勢轉變。然而由於各車企遭遇不同程度停產,門店關停週期不確定性加大,今年全球車企難逃寒冬命運。


全球車企一季度遭遇“春寒”


  銷量現斷崖式下跌

  歐美地區今年一季度汽車銷量出現加速下滑態勢,在三月份更是出現斷崖式下跌。

  寶馬集團6日表示,該集團一季度汽車銷量大幅下滑。包括高檔品牌寶馬、MINI和勞斯萊斯在內的汽車交付量下降21%,至477111輛;其中寶馬品牌汽車銷量下降20%,至411809輛。

  該集團稱,在新冠肺炎疫情開始對業務造成衝擊前,寶馬汽車公司今年年初開局情況不錯。“到了2月份,疫情大流行已導致在華銷量大幅下降。到3月份時,疫情的影響在歐洲和美國的銷量數據中已清晰可見。”該集團表示,受疫情影響,約80%的歐洲零售店和70%的美國零售店目前處於關閉狀態。

  寶馬公司其實只是車市萎靡的最新縮影。根據各國汽車工業協會提供的數據,德國3月出現38%的銷量下降,這已是主要歐美市場中表現最好的國家,其次為英國下降44%,其他國家下降為70%左右。其中,西班牙下降69%、法國下降72%;而疫情最為嚴重的意大利,3月汽車銷量相比去年同期暴跌了85%。值得注意的是,在疫情暴發前,意大利汽車總銷量在1月和2月僅分別下降了5.9%和8.8%。意大利國際汽車製造商協會預計,即便情況在4月底至5月初開始好轉,意大利汽車市場今年仍面臨32%的下滑。

  美國市場方面,J.D.Power估算一季度銷量的跌幅為32%。

  福特汽車4月3日發佈的數據顯示,一季度福特在美國市場的銷量下滑了12.5%。同期,通用同比下降7.1%,菲亞特-克萊斯勒的跌幅為10.4%。

  部分公佈了3月在美銷量數據的企業,下滑幅度普遍在30%以上。其中,豐田3月銷量下滑了37%,本田下降48%,三菱的跌幅更是高達52%。

  其他車企3月在美國市場也受到了疫情重擊,現代汽車3月比2019年同期減少了43%的銷量,這使得其一季度銷售額下降了11%,而儘管大眾汽車1月和2月在美國市場的累計銷量較去年同期增長9.4%,但3月份卻暴跌42%。

  日系汽車所受衝擊更大,本田、斯巴魯、三菱、豐田及馬自達等日本五大車企於4月1日公佈的3月美國新車銷量為27.06萬輛,較去年同期減少42.6%。日產汽車3月在美國的銷售出現了48%的降幅。

  今年一季度,日本車企在美合計銷量為128.60萬輛,較去年同期減少17.0%。其中表現最差的是日產,下滑29.6%至25.76萬輛。本田下滑19.2%至29.88萬輛,斯巴魯下滑16.7%至13.06萬輛,三菱汽車下滑15.5%至3.56萬輛,豐田銷量減少8.8%至49.57萬輛,馬自達下滑4.5%至6.77萬輛。

  汽車市場研究機構HIS Markit的預測數據顯示,疫情將導致一季度新車產量損失200萬輛,這一體量將佔全球第一季度總產量的40%左右。

  車企銷量下跌的直接原因是大範圍的停工停產。據不完全統計,目前北美、歐洲部分國家以及日本、韓國、菲律賓、泰國的絕大部分汽車工廠處於停擺狀態。各大品牌幾乎無一倖免,大眾、戴姆勒、寶馬、雷諾、沃爾沃、福特、通用、特斯拉、現代等,都陸續宣佈關閉各地工廠,多數未給出確切復工時間。

  全年前景黯淡

  由於停工潮何時結束仍不確定,各地限制出行和活動的措施令門店業務熄火,多機構下調了今年全球車市銷量預期。

  羅蘭貝格全球高級合夥人鄭贇表示:“從全球來看,‘U型’與‘L型’情景可能性並存,歐洲與美國作為當前疫情重災區,車市全年跌幅或均超20%,產業下行壓力更為顯著。對於汽車產業鏈的上下游企業,應當正面看待、積極應對此次疫情,藉此機會完善產業鏈佈局,加速轉型步伐,打造能夠抵禦系統性風險的自身硬實力。”

  羅蘭貝格的報告認為,基於不同情景下中國汽車產業供給端、需求端與政策端情況的綜合研判,“U型延遲反彈”情景最可能發生,這將導致2020年國內汽車銷量下降約10%,而2021年則有望迎來10%至12%的銷量反彈。

  據《日本經濟新聞》最新預計,2020年全球汽車產量或將同比下滑近40%。

  全球管理諮詢公司麥肯錫也表示,疫情將嚴重影響汽車產業今年的業績,預計2020年世界汽車銷量將下滑29%,其中中國車市銷量下降15%,美國和歐洲市場的銷量減少18%至36%,產量分別減少近500萬輛。

  英國汽車製造商與經銷商協會6日把2020年全國汽車銷量預期下調23%,至173萬輛。歐洲汽車製造商協會表示,工廠關停導致歐洲汽車產量減少120萬輛,超過110萬汽車工人被迫賦閒在家。

  德國三大汽車製造商大眾、戴姆勒和寶馬的負責人近日在與德國總理默克爾舉行的一次電話會議上,討論瞭如何“重啟”汽車行業的問題。三大製造商擔心,由單一國家來推進復工對行業來說於事無補,因為汽車產業鏈的恢復需要各國的協調和同步。

  在美國市場,除了車企停工停產,經銷商層面的慘淡經營也令車市暴露出更多不確定性。

  據外媒報道,由於人們在家中隔離,客流量大幅減少,而一些州政府也下令關閉汽車展廳,門店在3月份的銷售收入和利潤都大幅下降。經銷商、財務人員和經濟學家表示,由於疫情的影響持續時間較長,3月份只是一個開頭,4月份的情況可能更加糟糕。同時,一些州採取措施限制非必要的活動,將令汽車銷售面臨更大的壓力。

  Cox Automotive首席經濟學家喬納森·斯莫克表示,4月份的情況將比3月份嚴重很多,至於嚴重到什麼程度,他認為各個地方的情況可能有很大差別,原因是州和地方政府在汽車銷售方面採取的措施不同。

  佛羅里達州此前在整個州下達了居家隔離的命令,汽車經銷商厄爾·斯圖爾特說,預計3月份位於Lake Park的豐田門店淨利潤較上年同期將大幅下降76%。斯圖爾特表示,如果公司4月份賣出100輛新車和40輛二手車,他就感到滿足了,而這只是正常銷量的很小一部分。

  Maroone USA首席執行官邁克·馬魯內表示,該公司位於科羅拉多州的五家門店已執行該州的命令,關閉了實體展廳,但啟動了遠程銷售。他預計公司3月份的整體汽車銷量大約下降35%。自從科羅拉多州的隔離命令生效後,銷售下降幅度可能更大,約下降65%至70%。該公司在佛羅里達州也有一家門店,雖然可以繼續營業,但3月份最後幾天的銷量大約下降了一半。

  新能源汽車逆市發力

  新能源車成為一季度全球車市為數不多的亮點之一,部分國家新能源汽車銷量維持了高漲幅,特斯拉更是出現四成的產量增幅。

  據韓國國際廣播電臺報道,今年第一季度韓國電動汽車和氫能汽車等未來型汽車銷量較去年同期增加了一倍以上。

  韓國環境部6日表示,今年第一季度,韓國共銷售12140輛未來型汽車,銷量為去年同期(5796輛)的2.1倍。電動汽車銷量從5608輛增至11096輛,其中電動貨車銷量大幅增至2890輛。氫能汽車銷量也從188輛增至1044輛。

  環境部分析認為,在價格和性能方面佔據競爭優勢的電動貨車去年12月上市,同時,氫能加氣站數量有所增加,這些是未來型汽車銷售業績增加的主要原因。另外,相關汽車進口量的增加也對此產生了積極影響。環境部官員表示,今後將繼續擴大未來型汽車普及量,今年將開啟未來型汽車20萬輛時代,同時環境部呼籲民眾和企業積極購買未來型汽車。

  特斯拉公司一季度業績受疫情影響有限。公司表示,第一季度交付量為8.84萬輛,高於去年同期的6.3萬輛,其中Model 3緊湊型車的海外交付量大幅增加。接受FactSet調查的分析師平均預測,第一季度汽車交付量為8.9萬輛,較1月底預測的10.6萬輛有所下降。特斯拉首席執行官馬斯克此前要求今年全年的交付量比去年增長36%以上。

  目前,特斯拉上海工廠的復工率已超過九成,是特斯拉目前全球唯一正在運行的汽車製造工廠,且產能已超過疫情前的水平,在目前的大環境下,上海工廠依然持續創造新高。目前,特斯拉二期工程建設也在全力推進中。

  然而,特斯拉在美國的唯一工廠暫時停工,因為當地政府要求非必要的業務繼續關閉,現在看來超過50萬輛的交付目標可能難以實現。

  美國財經媒體引用特斯拉內部員工的說法稱,特斯拉將大面積裁掉美國汽車和電池工廠的外包員工。啟動裁員的包括特斯拉位於加州弗雷蒙特的汽車組裝廠,以及位於內華達州生產電池組的超級工廠,預計將有數百名員工受到影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