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性的惡:200名滯留機場的留學生被包機接回,無一聲“謝謝”


疫情期間,讓我深刻地體會到魯迅先生曾說的那句話:“我向來不吝惜以最大的惡意揣測中國人!”


人性的惡:200名滯留機場的留學生被包機接回,無一聲“謝謝”

疫情之初的惶恐不安,現在已然被另外一種更復雜的情緒所代替,轉化為期待:“惡意的傳遞”切不要比病毒蔓延的更快。

國外疫情爆發伊始,有166名家長簽署聯名信,要求政府包機將孩子接回國內。於是,本著“不論你身在何處,強大的祖國都會給你撐腰”的原則,4月初,中國決定陸續將15000名留英小留學生包機接回。可是在此決定官宣之前,責難之聲卻不絕於耳。

對此,我們在感受到祖國強大與包容的同時,有不少網友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有能力將孩子送出國,為什麼要給國家添負擔?英國的小留學生都包機回來了,那麼其他國家的留學生是不是也同樣都要公費包機回來?”

“國家投入了不計其數的人力財力,多少人犧牲自我安全才讓疫情控制住了,現在國外不安全了,你們讓政府包機接回孩子,這樣對疫區的武漢孩子是不是有點不公平?你們見過兩歲的孩子在病床上抱著父母的遺像,都不知道什麼是死亡,只是乖乖的躺在床上的情景嗎?”

也有網友表示:“我並不反對你們的孩子回來,但要做好一切防護措施,聽從國家一切集中隔離安排。我們的醫生護士需要休息,所有參與戰鬥的人都要喘口氣,我們的孩子也要上學,我們也要復工養家餬口,國家經不起二次疫情的爆發。”

說到中國的疫情一線的醫護人員,讓我想起第二批支援湖北醫療隊的成員馮瀟瀟,她在支援一線,丈夫也回到了工作崗位,而當她聽到僅有兩歲的女兒每天要握著她的照片入睡時已淚流滿面,可是不過兩分鐘,她便調整心態又投入緊張的戰鬥中,將自己的母愛傳遞給疫區的孩子們。

現在的疫情得到控制,依靠的是數以萬計的“馮瀟瀟”們,而不是早已適應了國外的生活,看著國外月亮的留學生們。

對比之下,究竟是這些遠在海外的留學生們更值得花費國家的財力物力,還是一線戰士的孩子們、被困在家裡不能上學、不敢外出的國內孩子更值得我們守護呢?

值得一提的是,首批迴國的188名小留學生中已有兩人確診:4.4日確診的孩子16歲,歸國地點為福建廈門;4.5日確診的孩子17歲,歸國地點為山東濟南。

前不久,一批從歐美回來的留學生因買不到直航的機票,選擇從非洲的埃塞俄比亞轉機回國。世事難料,3月29日晚上開始,埃塞俄比亞起飛的航班已被全部取消。

如今歐美亂象叢生,留學生想要回家這是一個人求生的本能,都是炎黃子孫,我們沒有理由要求他們在國外坐以待斃。

但後來發生的事情有些走偏,讓網友們一夜之間從同情轉為痛罵,還有人說這是滿滿的套路。

最初是其中的一個留學生髮微博,呼籲更多的人關注滯留事件。底下清一色的是網友幫助出謀劃策,可隨著事件的蒸發,眾多滯留的留學生在評論區大倒苦水,甚至責難大使館如何不作為,外交部不管自己的國民,還聲稱“被自己國家搞了”。

總而言之,就是譴責祖國沒有幫助他們,把留學生滯留埃塞俄比亞的個人行為,巧妙的轉化成了中國的責任。

據瞭解,留學生在出發前就已被告知航班的風險性,且有取消航班的風險,但他們不以為然。大概覺得如果真的滯留在終點中轉地,國家一定會想辦法把他們接回去吧。

可以負責任的說,人家出國留學還的確掌握了“真本事”。這批留學生們掐準了外交部的命脈:最大程度的保障不讓自己的同胞受難。

於是在中國駐埃塞俄比亞大使館得知200名留學生滯留後,連夜和外交部最高領導取得聯繫,並向國務院申請了航班,同時與埃塞俄比亞機場聯繫,為留學生們提供了充足的食物和水,並加強安保。

於是29號滯留在機場的200多名留學生,在30號早上7點50分被通知可以起飛,9點30分登機回國。

留學生們一邊等著大使館徹夜安排的回國飛機,一邊在微博上如火如荼的帶節奏,痛斥大使館和祖國“不作為”,這真是一場安排巧妙的“神操作”。

在滯留期間,有一位美國的女留學生在微博上振臂高呼:我們難道不是國外學成,畢業了回國建設祖國嗎?

聽這語氣好像她真的已然為國家做出了貢獻一樣,底部評論又是一大波留學生表示支持,鼓吹叫好。


人性的惡:200名滯留機場的留學生被包機接回,無一聲“謝謝”

可還真有較真的人,翻到了該女生一年前的微博,微博中聲稱:人在國外真快樂,沒吃過的美食、免費的咖啡,一定要趕快找工作,好留下來。

看,就是這樣一位骨子裡都渴望留在美國的學生,在需要祖國幫助的時候搖身一變,成了自費出國、背井離鄉、寒窗苦讀,學成之後要報效祖國的有用之才。

在這一波波的神操作下,他們自以為因此達到了回國的目的,但卻又再一次將留學生這一群體推向了風口浪尖之上。

當然,每一個清醒的國人都知道,的確有懷著報國之志外出留學的,但我們也清楚,大部分留學生出國多是為了自己的前程和父母的期望。


人性的惡:200名滯留機場的留學生被包機接回,無一聲“謝謝”

而此時選擇回國也並不是要報效祖國,衝上抗疫一線,而是想要在國外確診人數日益暴增的疫情危難時抓住一絲希望,回到中國這片淨土。

這其實沒有什麼好迴避,好羞恥,“能夠更好地活著”這是平凡人的真實寫照,可是非要掩蓋自己的真實目的,對祖國的付出視而不見就有些可恥了。你們虧欠祖國的不是將來是否回國建設,而是此時此刻,發自內心的一聲“謝謝”。


人性的惡:200名滯留機場的留學生被包機接回,無一聲“謝謝”

從疫情初始,不斷有個別的以回國留學生做出令人三觀盡失的事:堅持要喝礦泉水的、不戴口罩跑步鍛鍊的、拒絕配合量體溫的、痛斥隔離區照顧不周並逃離的、發表不當言論的……

即使如此,祖國對留學生的關懷從來沒有停止過。

國外疫情爆發伊始,我國領事館與所駐國政府職能部門和學校的密切溝通聯繫,要求對方高度重視並切實保護好我留學生人員的健康安全及正當權益;

開設面向留學生和國內家長的諮詢熱線,回應他們的求助訴求,安撫他們焦慮的心情;

為留學生介紹網絡平臺問診,提供專業科學的防疫指導,邀請專業醫護人員講解防疫貼士;


人性的惡:200名滯留機場的留學生被包機接回,無一聲“謝謝”

各駐外使館迅速準備好大量帶有防疫物品和指南的健康包,為留學生提供援助和庇護。

這些種種都向每一個留學生傳遞著“祖國沒有拋棄你”的信息。

“投我以木桃 報之以瓊瑤”是中國自古以來的傳統美德,哪怕你久不在國內,無法理解其中的深意,但至少要知道不要“恩將仇報”的道理。


人性的惡:200名滯留機場的留學生被包機接回,無一聲“謝謝”

當然,這並不是對160萬留學生群體的全部拉黑,當最初只有中國爆發疫情時,有不少留學生在當地購買防疫用品發往中國,著實令人感動,這樣的留學生回國,我們舉雙手贊成。

危難面前,祖國需要的是穩定的社會局面和人心,國民的全力配合及支持,科技資源的高效利用,信息的正確傳達以及團結一致的意志與士氣,而恰恰不是此時此刻所展現的人性的惡。

世界那麼大,感謝你,可以看到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