窮則變,變則通,通則久,久則窮,這就是易學

窮通分合論是我們祖先對萬事萬物發展變化規律的一種哲學概括。易的本質含義就是變化,易學就是講變化的哲學,講發展的哲學。

《周易‧繫辭傳》中說,萬事萬物發展變化的規律,就是“分久必合,合久必分”,“窮則變,變則通,通則久,久則窮”,是一個太極循環格局。當然不是簡單地重複過去,而是螺旋式上升,不斷向更高層次發展變化。所謂“生生之謂易”,“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


窮則變,變則通,通則久,久則窮,這就是易學


易學思維中認為萬事萬物的最佳狀態,是陰陽相交、剛柔相濟,即中和平衡狀態。六十四卦中最好的卦是“地天泰”卦,即象徵大地、母親、群眾的坤卦在上邊,象徵上天、父親、領導的乾卦在下邊。按一般粗淺理解,陰在上、陽在上、天在下,這不是陰陽顛倒、違背客觀規律呢?怎麼還能叫最好的卦呢?

其實正好相反。因為按照易學思維,陰是重濁向下的,陽是輕清向上的。如果陽在上,陰在下,這就形成了“天地否”卦,造成陰陽不能相交,剛柔不能相濟,領導脫離群眾,上下分離,陰礙不通。只有陰在上,陽在下,這樣陰氣重濁向下而行,陽氣輕清向上而升,陰陽相交,剛柔相濟,領導深入群眾之中,民為貴,君為輕,上下團結,官民和諧,自然就會國泰民安,出現興旺發達、長治久安的局面。


窮則變,變則通,通則久,久則窮,這就是易學


然而,平衡只是相對的,不平衡是絕對的。事物發展總是由不平衡平衡不平衡,這樣循環往復而發展的。

漢代經學家鄭玄在解說《易經》時提出“三易”的說法,即“不易”“變易”“簡易”。所謂“不易”,就是不變,就是平衡,就是相對的;所謂“變易”,就是發展變化,就是不平衡,這是絕對的;所謂“簡易”,就是以陰陽二爻這種最簡單的全息符號來概括、描述萬事萬物由不平衡再到不平衡這種發展變化的規律。

《周易‧繫辭傳》中講:“幹以易知,坤以簡能;易則易知,簡易易從”,“易簡而天下之理矣”,只是“百姓日用而不知”罷了。


窮則變,變則通,通則久,久則窮,這就是易學


《三國演義》開篇言道:話說天下大勢,分久必合,合久必分。不僅人類社會如此,科學的發展規律也是如此,源於亞里斯多德邏輯思維的西方實證科學,善於從嚴密的科學分析和科學實驗入手,對人類科學發展做出了舉世矚目的貢獻。極大地促進了人類的物質文明發展。但其將事物越分越細,正如西醫一樣,把人體解剖得十分清楚,頭疼治頭,腳疼治腳,難免有機機械唯物論的弊端。


而源於感性思維的中國易學,卻善於從整體上從關係上來把握事物的一些規律,正如中醫的整體觀念、辯證施治,還有儒家理學注重人際關係的和諧等等,也有不少精華值得研究和繼承。而且隨著人類社會的發展,東西方這兩種不同的哲學思維方式、不同的文化,也必將“分久必合”,相互融合,取長補短,促進人類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的進一步發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