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殺手不太冷》:愛情外衣下,是關於人性矛盾和歸宿的探討

作者|寧鏡誠

《這個殺手不太冷》:愛情外衣下,是關於人性矛盾和歸宿的探討

縱觀世界電影發展史,1994年必定是星光熠熠的一年。

那一年,《肖申克的救贖》橫空出世,安迪用鶴嘴鋤刨出的自由之路激勵了幾代人;《阿甘正傳》不甘示弱,旁人眼裡的“傻子”,用數十年如一日的堅持書寫了自己的人生傳奇。

當然,還有天才導演昆汀的《低俗小說》。

時至今日,他在這部電影中所展現的拍攝手法,仍舊引得無數後輩爭相模仿。

而我們今天要談的,是《這個殺手不太冷》。

《這個殺手不太冷》:愛情外衣下,是關於人性矛盾和歸宿的探討

提起這部影片,很多人第一時間想到的是蘿莉和大叔的愛情故事,可以說從這部電影開始,人們對“蘿莉和大叔”這個組合有了情意結。

當我再次回顧這部電影,也曾希望影片乾脆就在里昂救回瑪蒂爾達時戛然而止,因為他們的擁抱確實很暖,那一瞬間美的讓人不忍破壞,甚至不願繼續看下去。

拋卻影片中二人差異化的外表,深入他們的內心,導演呂克·貝松也曾說:

“這是關於兩個小孩的故事,一個女孩和一個男孩,在他們心裡,他們都是12歲,他們都感到失落而他們深愛彼此。”

看罷《這個殺手不太冷》,除了愛而不得的遺憾,導演想要告訴我們的其實還有很多。

一、影片中想要揭露的那些人性的矛盾

關於人性的矛盾這一命題,作家毛姆曾在《月亮和六便士》中這樣寫道:

我那時還不瞭解人性多麼矛盾,我不知道真摯中含有多少做作,高尚中蘊藏著多少卑鄙,或者,即使在邪惡裡也找的著美德。

《這個殺手不太冷》中,人性的矛盾無處不在,幾乎溢滿了整個屏幕。

1.瑪蒂爾達家庭的內部矛盾

《這個殺手不太冷》:愛情外衣下,是關於人性矛盾和歸宿的探討

影片中小女孩瑪蒂爾達生活在一個重組家庭中,父親成天對她頤指氣使,催促她打掃那個雜亂的家,而這個成年人面對這一切,自己卻選擇袖手旁觀,始終無動於衷。

繼母和同父異母的姐姐就更別提了,家裡的電視整天被姐姐霸佔,一家五口的飯都是瑪蒂爾達去跑腿,這個看似人丁興旺的家庭,實則內部早已分崩離析。

從家人們都被惡警史丹殺害,但最終瑪蒂爾達嘴裡嘟囔的始終是為弟弟報仇就能看出,在這個缺愛的小女孩心裡,弟弟才是她唯一的親人。

家庭的溫暖從來都不是以人數的多少來定義,如果不是用愛去澆灌,不管多少人,他們的心終會冷卻。

2.里昂身上的矛盾

《這個殺手不太冷》:愛情外衣下,是關於人性矛盾和歸宿的探討

主角里昂身為一個殺手,他在影片開頭的畫面中展示出的冷血和專業讓我們對他殺手的身份心生敬畏。

但畫面一轉,窗戶外,這位大叔探出頭,將自己的那盆萬年青搬至陽光下,接著他又坐在桌前,喝下一杯牛奶,殘存的奶漬掛在嘴邊,少了一分冷酷,多了一絲呆萌。

里昂雖殺人如麻,但他絕不染指女人與小孩,我們可以把這看作是一種原則或是信仰,亦或是根植於里昂內心,還尚未泯滅的人性。

3.瑪蒂爾達和里昂的矛盾

《這個殺手不太冷》:愛情外衣下,是關於人性矛盾和歸宿的探討

從外形上看,兩人的身高差就很有衝擊感。

他們一個機靈古怪但身單力薄,一個呆萌木訥卻身懷絕技,但兩人的差異還不止於此。

正如瑪蒂爾達所言,他們兩個,里昂是已經老了,但還未成熟;而瑪蒂爾達自己是已然成熟,往後只會衰老。

一個是大叔臉,少年的內心;一個是蘿莉臉,滄桑的靈魂。

《這個殺手不太冷》:愛情外衣下,是關於人性矛盾和歸宿的探討

筆者還注意到二人第一次聯手完成任務舉杯歡慶時,身形魁梧的里昂拿著一個小酒杯,而嬌小的瑪蒂爾達則拿了一個大號酒杯。

這一細節也充分顯露出矛盾的種種其實潛藏在影片的各個角落。

我不知道導演是不是想通過這部電影展現人性矛盾的一面,但筆者深知,我們本就是一個矛盾的綜合體,而矛盾本身並不是不可調和,組成矛盾的元素之間是共存的關係。

人生的道路上其實處處充滿著矛盾,而學會和矛盾共存的前提就是,認識到矛盾的存在,並接受它成為我們的一部分。

二、每個人都在馬不停蹄地奔向自己的命運

人類對於自身歸宿的探索從未停止,《這個殺手不太冷》中,當里昂決定開門救下瑪蒂爾達的那一刻,命運之錘早已在他的上空敲響,剎那間煙塵四起,四下寂然。

瑪蒂爾達從此走向了新的人生,而里昂在逐漸紮根的同時,也慢慢走向凋亡。

1.那盆萬年青

《這個殺手不太冷》:愛情外衣下,是關於人性矛盾和歸宿的探討

影片中最讓人津津樂道的線索,應該就是里昂每天要悉心照料的萬年青,和《教父》中反覆出現的橘子一般,《這個殺手不太冷》中的這盆萬年青既是線索,亦是隱喻。

先從萬年青的釋義入手,法語中“萬年青”這個單詞的掐頭去尾,中間的字母就是“里昂”這個單詞。

換句話說,萬年青其實就是里昂。

里昂在影片中自己也說,自己就像這盆綠植一樣,沒有根,但也需要每天曬曬太陽。

當瑪蒂爾達面朝天花板,直言自己愛上里昂時,里昂出門後彷彿虛脫一般,頓時有些站立不穩。他那次執行任務後,手明顯受了傷。

愛成為了他的軟肋,但也給了他歸屬感,既讓他立地生根,也讓他一步步走向枯竭。

2.那首命運之歌

《這個殺手不太冷》:愛情外衣下,是關於人性矛盾和歸宿的探討

影片的轉折點發生在瑪蒂爾達出門買食物後,家人全部被殺。

在此之前,里昂獨自一人去電影院觀看金•凱利的《雨中曲》,其中一首名為《I Like Myself》中的歌詞這樣唱道:

為什麼我覺得,當事情看起來像黑色的時候,什麼都不可能出錯? 這是一個最不尋常的一天。 愛讓我以不同的方式看待事物。

這幾句歌詞既暗示了瑪蒂爾達一家將要面臨的厄運,又提前告知了觀眾,愛會讓里昂用不同的方式重新生活。

當然,這份愛,就是瑪蒂爾達給的。

《這個殺手不太冷》:愛情外衣下,是關於人性矛盾和歸宿的探討

除此之外,當瑪蒂爾達發現史丹就是殺害弟弟的兇手時,她回到家中打開電視,裡面的動漫人物有這樣一句臺詞:

我不想和你打,但我別無選擇。

這也揭示了瑪蒂爾達誓要為弟弟報仇的決心,她不知道,復仇念起,悲劇遂生。

里昂和瑪蒂爾達就是這樣隨著影片中的種種線索一起,被命運的洪流裹挾。

電影通過情節的鋪墊和線索的梳理,將每個人物推向了早已預設好的結局,命運彷彿一雙潛藏在人物背後的大手,將他們攥在手心,動彈不得。

影片最後,里昂踉蹌著從樓中逃出,眼望著面前那近在咫尺的光明,本以為觸手可及,最終卻還是倒在了史丹的槍口之下。

他不是敗給了史丹,他只是輸給了命運。

三、里昂的“離別鉤”,瑪蒂爾達的“多情環”

里昂的職業是殺手,筆者不禁想到古龍筆下的那些殺手,兩相比較,別有一番滋味。

1.里昂的“離別鉤”

《這個殺手不太冷》:愛情外衣下,是關於人性矛盾和歸宿的探討

里昂最終還是走了,他的離開讓我想起《離別鉤》中的楊錚。

離別鉤是楊錚的武器,既是鉤,為什麼要叫做離別?

古龍這樣解釋:

“這柄鉤,無論鉤住什麼都會造成離別。如果它鉤住你的手,你的手就要和腕離別;如果它鉤住你的腳,你的腳就要和腿離別。”

離別是為了相聚,只要能相聚,無論多痛苦的離別都可以忍受。痛苦是代價,痛苦也是能量。

里昂的離開無疑給了瑪蒂爾達重生的力量,是他讓這個小女孩明白,離別不是人生的句號,而是一段嶄新的開始。

當瑪蒂爾達將那盆萬年青移植到公園中央,我想那一刻,里昂也化作萬年青,在這大地上生了根。

2.瑪蒂爾達的“多情環”

《這個殺手不太冷》:愛情外衣下,是關於人性矛盾和歸宿的探討

《多情環》中,雙環門幫主盛霸天憑著多情環縱橫天下,馳騁江湖。他每殺一個對手,就會在多情環上劃上一條痕跡。

殊不知他劃上的其實不是痕跡,而是一道道仇恨。

古龍在書末寫道:

“仇恨的本身,就是種武器,而且是最可怕的一種。所以我說的第四種武器也不是多情環,而是仇恨。”

瑪蒂爾達為了給弟弟報仇,她的內心早已寫滿仇恨,這股力量最終幫助她借里昂之手懲治了兇手,但為此她也失去了深愛的里昂。

里昂用自己的死告訴瑪蒂爾達:冤冤相報何時了,滿懷希望的活下去,比什麼都重要。

3.史丹的“長生劍”

《這個殺手不太冷》:愛情外衣下,是關於人性矛盾和歸宿的探討

作為影片當中的最大反派,史丹這名癲狂的惡警在行兇時發出的笑聲,讓人毛骨悚然,不寒而慄。

古龍在《長生劍》的結尾寫道:

“所以我說的第一種武器,並不是劍,而是笑。只有笑才能真的征服人心。所以當你懂得這道理,就應該收起你的劍來多笑一笑!”

史丹這樣一個視人命如草芥的暴徒,實在不配做一名警察。

他的笑聲不是武器,而是一種對人的變相控制,他是精明能幹,但這種偏執的性格只會導致更多人無辜喪命,而他因為披上了職業的外衣,因而得以逍遙法外。

這是一種諷刺,也是一種悲哀。

影片最後,里昂選擇和史丹同歸於盡,這種喜憂參半的結局更讓電影本身蒙上了一層悲劇色彩。

笑是武器,仇恨是武器,離別亦是武器,我想里昂對於這一點必然是認同的,因為這不僅是一個殺手的覺悟,也是他基於人性做出的判斷。

而里昂的死之於瑪蒂爾達,讓我想起《在路上》中的這番話:

除了無可奈何地走向衰老,沒有人知道前面將會發生什麼,沒有人。

她想念里昂。

一一END一一

(關於我,每天和你分享一些不一樣的成長乾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