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勞動中把“小我”融入“大我”

在勞動中把“小我”融入“大我”

張乃芳

作者:張乃芳,系華北電力大學文化與哲學研究所副所長、北京市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研究中心特約研究員

動手實踐、出力流汗的勞動教育,對一個人的成長意味著什麼?“德智體美”之外,為什麼還要強調“勞”?回答這個問題,可以看看抗擊新冠肺炎疫情中青年學生們的表現。今年2月,地處抗疫重點地區的華中農業大學發出倡議,號召全校返鄉師生就地幫助春耕生產,把書本知識用在生產實踐中,把課堂搬到田間地頭。不光他們,在疫情防控鬥爭中,廣大青年不畏艱險、衝鋒在前,彰顯了青春的蓬勃力量,交出了一張張精彩答卷。

可是現實中,我們常常會看到,不少青少年不珍惜勞動成果、不想勞動、不會勞動。部分青年對勞動的理解出現偏差,渴望不勞而獲、盲目消費。為了“對症施治”,勞動教育應引導他們樹立正確的勞動價值觀,把個人成長與人民的需要、民族的振興、時代的使命緊密聯繫在一起,志存高遠、向陽成長,在勞動中真正把“小我”融入“大我”。

勞動教育具有樹德、增智、強體、育美的綜合育人價值。通過勞動教育,學生能夠理解和形成馬克思主義勞動觀;能夠體會勞動創造美好生活,體認勞動不分貴賤,從而熱愛勞動,尊重普通勞動者,培養勤儉、奮鬥、創新、奉獻的勞動精神;能夠歷練滿足生存發展需要的基本勞動能力,形成良好勞動習慣。

開展好勞動教育,教師、家長要首先認同勞動的價值,抱有對勞動的熱愛,言行一致地崇尚勞動、尊重勞動。要引導大中小學生崇尚勞動價值、追求勞動創造、尊重勞動主體,以辛勤勞動為榮、以好逸惡勞為恥,成長為有理想信念、有過硬本領、有責任擔當的建設者和接班人,從而以勞樹德、以勞增智、以勞強體、以勞育美、以勞創新,促進學生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

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全面加強新時代大中小學勞動教育的意見》強調,勞動教育要“適應科技發展和產業變革,針對勞動新形態,注重新興技術支撐和社會服務新變化”。數字時代,如何構建青年一代的核心勞動素養,涉及勞動精神、勞動技能、勞動習慣、勞動思維等多方面內容。在教學活動和社會實踐中,要吸納人工智能、數字技術、勞動規範等相關內容,為培養青年學生的創造性勞動能力做足準備。

我們為年輕人埋下什麼樣的種子,就為國家“種”下了什麼樣的未來。廣大青少年是社會主義的建設者和接班人,只要肯學肯幹肯鑽研,練就一身真本領,掌握一手好技術,就能立足崗位成長成才,在勞動中發現廣闊天地,在勞動中體現價值、展現風采、感受快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