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复性消费没有实现,反而是报复性存款来了

当疫情在国内率先受到控制后,尽管第一季度经济出现停滞,但很多专家学者对于后市都抱有极大的信心,他们用了2003年非典作为例子,当非典消失后,当年下半年社会消费量出现井喷走势,因此也预示当这波疫情结束后,国内也会出一报复性消费,从而带动经济迅速反弹。

报复性消费没有实现,反而是报复性存款来了

但是,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此一时、彼一时,当年非典时正值中国加入贸易组织,人口红利处于爆发阶段,外资工厂大量涌入,加上朱老总当时大搞基建的改革成果开始呈现,使经济在起飞阶段时不会因道路、港口、铁路、电气等基础设施的掣肘,对经济增长形成助推动力。

但是,目前国内的情况与当年有得一比吗?大家可要知道,虽然全球处于疫情的阴影下,但是美国对中国发动的贸易战可没有熄火的迹象,中国经济增长的消费、出口两条腿已经断了,仅剩下政府投资这条路,但是国内的基础设施不断已经完善,甚至已经远远超出未来十年的要求,再进行超额投资,那么其边际效用不但是递减,甚至有可能起到负面作用。

报复性消费没有实现,反而是报复性存款来了

此外,人口老龄化,年轻人减少,也会使对消费形成抑制。最大的影响还在于,在过去几年当中,房价高涨,使很多年轻人花光“六个钱包”给首付,在经济进行下行、特别是进入萧条期的时候,能不能还得起高额的房贷,就成为一家人的心病。

所以,在疫情导致家庭收入剧减的时候,大家首先反应的就是先预留未来几个月的房贷款(如果有的话),经济变差,且对未来信心不足,减少非生活必需品的开支,就成为首选,所以报复性消费是不存在的,除非对未来信心满满。既然信心不足,那么现金为王就是王道,大家就看到报复性存款来了。

报复性消费没有实现,反而是报复性存款来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