僅靠一根擀麵杖,就保住了趙恆的皇位

一根擀麵杖可以做什麼?擀麵皮,包餃子?好像除了做飯之外,其餘的事情都與擀麵杖沒有關係。可是,在宋朝,發生了一件因為擀麵杖保住皇位的傳奇故事。這究竟是怎麼一回事呢?

趙光義在位期間,因為長子趙元佐行跡不端,廢掉了他的太子之位,將立趙恆為太子。可是趙光義去世後,李皇后連同李昌齡想要扶長子趙元佐為皇帝,企圖篡位奪權。而此時的趙恆因為趙光義的吩咐遠在瀛洲跟耶律奚低正打得不可開交呢,而此時,李昌齡正帶著三千精兵闖入宮廷,併成功佔領了東、西、北三座宮門,現在僅剩南門還在苦苦支撐著。還沒等李沆反應過來之際,南門也被攻破,支持趙恆一方的人馬被困在皇宮這方天地內。

僅靠一根擀麵杖,就保住了趙恆的皇位

危難之際,李沆反應過來,此時長子趙元佐的南宮還未有動靜,如今只有挾持趙元佐,才能令李昌齡一方有所顧忌。李沆剛佔領南宮,下一秒李昌齡就帶兵包圍了南宮,喊話讓李沆等人交出未來大宋的天子,束手就擒。雙方大戰一觸即發,大宋王朝兩支精銳——捧日軍和天武軍,第一次以彼此敵人的身份展開對決。在雙發打得不可開交之時,北宋帝國的軍中第一人曹斌帶著龍衛軍和天武軍力壓李昌齡。此時形成了一個有趣的攻防格局:曹斌壓制著李昌齡,李昌齡攻打著李沆,李沆手裡緊緊攥著趙元佐,形成了一種微妙的平衡。

僅靠一根擀麵杖,就保住了趙恆的皇位

就在這個要命的關頭,呂端出現了,安撫住前來弔唁的朝廷命官,但想要結束這出鬧劇,僅靠嘴炮是解決不了的,唯一的解決方法就是跟主使的另一方李皇后攤牌,呂端擔任起拯救國家的重要擔子。呂端這個人,歷史上向來是褒貶交加的,但是有一點優點很突出。明代思想家李贄就曾說過,“ 諸葛一生唯謹慎,呂端大事不糊塗。”呂端,在事關國家大事方面向來很是清晰,這次也是如此。但是,李皇后這邊也是衛兵重重,而這個時候又沒有多餘的兵力可以支援呂端,那該如何是好呢?

僅靠一根擀麵杖,就保住了趙恆的皇位

呂端大手一揮,舉起手中的東西說,有這個就足夠了。當呂端吃力地走到嘉慶宮時,守衛的捧日軍士兵瞪大了眼睛,這個呂大胖子莫不是傻了吧,自己一個人送上門來了。一群人發了瘋地圍了過去準備群毆,呂端紋絲不動,拿起手中一個半米長的東西,舉了起來。眾人抬眼一看,就像看見詐屍的趙匡胤一般,集體撲通跪下。呂端拿著這個不起眼的傢伙就堂而皇之地走進了李皇后的寢宮。李皇后一拍手,“呂端,你好大的……”還未說完,就被呂端手中的傢伙嚇住了,突然啞巴了。

僅靠一根擀麵杖,就保住了趙恆的皇位

那麼呂端手中到底是何物呢?就是我們今天故事的主人翁——擀麵杖。大家肯定很奇怪,一根普通的擀麵杖,怎麼就有這麼大的威力呢?原因很簡單,因為這可是趙匡胤的“恩人”,若不是它,就不會有後來的宋太祖,自然也不會有國祚三百多年的大宋王朝了。

這根擀麵杖有這麼大的作用嗎?聽我細說這根擀麵杖的故事。

960年,大年初一,邊關傳來急報,遼國大軍進犯後周,後周派遣趙匡胤迎敵。還為動身時,趙匡胤要造反的流言變飛天鋪地襲來。後周本來就對手握重兵的趙匡胤心存忌憚,趙匡胤如此以來處境甚是艱難,趙匡胤便慌亂無措地躲在家中等待降罪的聖旨。而趙匡胤的姐姐看不慣趙匡胤低沉抑鬱的模樣,拿起擀麵杖就對著趙匡胤噼裡啪啦一頓打,直到把趙匡胤攆出了家門。被亂打一頓的趙匡胤重新抖擻精神,所幸擼起袖子和死黨發動了兵變,建立了大宋。

僅靠一根擀麵杖,就保住了趙恆的皇位

事後,趙匡胤覺得是這根擀麵杖拯救了自己,便命人在上面刻下了“振國之寶”四個鎏金大字,作為大宋的聖物高高供奉起來。每年正月,趙匡胤還要帶著一家老小和文武大臣給這根擀麵杖磕頭謝恩。所以,當呂端拿著擀麵杖,就相當於拿著一個高配版的免死金牌,也難怪李皇后等人見到此物也囂張不起來。多虧了呂端的足智多謀,才能保得住趙恆的皇帝之位。

資料:《涑水記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