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瓣8.1《背影》:父亲的爱,是隐藏行为上的

“我身体平安,惟膀子疼的厉害,举箸提笔,诸多不便,大约大去之期不远矣”——《背影》中父亲的信

豆瓣8.1《背影》:父亲的爱,是隐藏行为上的

这是一本学生时代所读过的一篇文章,当时读是没有多大的感觉的。只是单单的简述了内容。记忆中课本里《背影》读起来是朴实淡雅的感觉,只是说了父亲送儿子上火车买橘子的故事。

最近收拾东西偶然看到这一篇《背影》,以现在的心境和阅历再读起来却有着不一样的感觉:真真切切感动和心酸。

特地从网上查了《背影》的创作来源,是属于回忆性散文。1917年,作者朱自清先生的祖母去世,父亲任徐州烟酒公卖局局长的差事也交卸了。办完丧事,父子同到南京,父亲送作者上火车北去,那年作者20岁。

在那特定的场合下,做为父亲对儿子的关怀、体贴、爱护,使儿子极为感动,这印象经久不忘,并且几年之后,想起那背影,父亲的影子出现在“晶莹的泪光中”,使人不能忘怀。1925年,作者有感于世事,便写了此文。

朱自清先生的《背影》,虽字不过上千,但是写出了所有人心中的父亲,写出了很多人想要表达却不能表达的。

眼泪是爱的表达

篇中父亲的青布棉袍,黑布马褂的背影无疑是让人最难忘的,作者在看到父亲的背影时,流下了眼泪,事实上,作者为父亲流了三次泪,这三次流泪,表达了作者对父亲的关心,也写出了父亲对儿子的爱。

豆瓣8.1《背影》:父亲的爱,是隐藏行为上的

  • 第一次流泪

我说道:“爸爸,你走吧。”他往车外看了看,说:“我买几个橘子去。你就在此地,不要走动。”我看那边月台的栅栏外有几个卖东西的等着顾客。走到那边月台,须穿过铁道,须跳下去又爬上去。父亲是一个胖子,走过去自然要费事些。我本来要去的,他不肯,只好让他去。我看见他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蹒跚地走到铁道边,慢慢探身下去,尚不大难。可是他穿过铁道,要爬上那边月台,就不容易了。他用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再向上缩;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这时我看见他的背影,我的泪很快地流下来了。

父亲胖胖的身躯,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步履艰难,蹒跚的爬过铁道为儿子买橘子。“探”、“攀”、“缩”、“倾”等这些动词鲜明的说明了父亲年纪大了,动作已经不灵活,突出表现了父亲老了。

全文不写一个“”字,却通过这些与从前印象不同的奇怪别扭的变化来讲述着这种改变。是的,这是一个男人的老去,一位父亲的老去。大概,天底下的父亲,老去的样子都有些共同的特质吧。

  • 第二次流泪

过了一会说:“我走了,到那边来信!”我望着他走出去。他走了几步,回过头看见我,说:“进去吧,里边没人。”等他的背影混入来来往往的人里,再找不着了,我便进来坐下,我的眼泪又来了。

这是作者为父亲的关心而流泪,也想到父亲这些年来,一直东奔西走,少年外出谋生,独立支持,做了许多大事,却没想到老境却如此颓唐,所以在儿子的眼中,父亲此时的狼狈背影就包含了对人生的无奈。

  • 第三次流泪

我北来后,他写了一信给我,信中说道:“我身体平安,惟膀子疼痛厉害,举箸14提笔,诸多不便,大约大去之期15不远矣。”我读到此处,在晶莹的泪光中,又看见那肥胖的、青布棉袍黑布马褂的背影。唉!我不知何时再能与他相见!

我还查阅了一些资料,朱自清先生和父亲之间是存在矛盾的,父亲失业的时候,曾在根深蒂固的封建伦理观念左右下,认为老子领取儿子的薪水实属天经地义,于是凭着与扬州八中校长的私交,未与儿子商量下,径直取走了儿子朱自清当月的工资。

父亲此举,让受新思想熏陶的儿子朱自清十分不满,于是愤而离职,相继转到宁波、温州和台州执教。后来,朱自清还把妻儿接到杭州安家。父亲显然对儿子的这份"敌对"感到相当生气。父子之间为此中断交流,在这个时期父子关系降到了冰点,两人互不联系。

1925年,朱自清先生转到北大执教后,意外收到父亲给他写的信,就是《背影》中引用的话,当作者读到这封信时,不禁回忆起八年前自己考入北大后,父亲在南京浦口火车站为他送行,拖着肥胖的身体为他买橘子的情形……顿时潸然泪下。父亲其实是疼爱他的,只是放不下家长的威严罢了。

父子之间还有什么过多耿耿于怀的呢!因此作者心中解除了对父亲的芥蒂。

豆瓣8.1《背影》:父亲的爱,是隐藏行为上的

泪是爱的表达,是思念,是痛苦,泪包含了千言万语。有时候,你找不到表达方式的时候,就流下了眼泪,流下眼泪并不是自己的懦弱,而是表达中的表达,包容了你所有的情感,包括你最感激、最爱的的那颗心。

《背影》之后的父爱

朱自清先生写完《背影》后,专致于执教与创作,30岁时出版了第一本散文集《背影》。

没有想到的是,就在先生创作《背影》3年后,在老家扬州,已59岁的父亲朱鸿钧从报纸上看到了《背影》这篇文章。

父亲读完这篇文章,老泪纵横,理解到儿子朱自清其实对自己也是满满的爱。父子之间不过因所处不同的时代受新旧思想的影响缺乏有效的沟通罢了,父子之间的爱其实是永恒流淌在相连的血脉之中。

父子之间的误会至此冰释。不再责怪儿子的“不孝”,还不时写信鼓励,要朱自清努力工作,勿过多牵挂于老家。

豆瓣8.1《背影》:父亲的爱,是隐藏行为上的

父亲对儿子的爱,它是无言的,是严肃的,是隐藏在行为上的,在当时往往无法细诉,然而,它让你在过后的日子里越体会越有味道,一生一世忘不了。

作者用朴素的文字把父亲对儿女的爱意表达得深刻细腻,真挚感动,从平凡的事件中呈现出父亲的关怀和爱护。《背影》反应了一种在旧道德观念的冰水退潮时,人与人之间的感情,特别是父子之间,人们第一次作为一个真实的人来占有并表露自己的感情,在父亲匆忙的身影背后,隐藏着对自己子女的爱,这种爱,无言而伟大。也正是因为有了这些情感,使它成为了教科书上的经典文章。

吴晗《他们走到了它的反面——朱自清颂》曾这样评价 :“《背影》虽然只有一千五百字,却历久传诵,有感人至深的力量,这篇短文被选为中学国文教材,在中学生心目中,‘朱自清’三个字已经和《背影》成为不可分割的一体了”。

读完这篇散文,在我朦胧的目光里 ,似乎我也看到了自己父亲那个深沉的背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