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基到遜位不足一月,一生遭三大奇案,是命途多舛還是命中註定?

明光宗朱常洛,是一位令人唏噓的皇帝。母親出身貧寒,他雖是萬曆長子但並非嫡出,根據祖制無嫡立長,本應無可爭議的入主明光東宮。然而由於他不得盛寵,見棄於父,萬曆想立寵妃鄭貴妃之子福王為太子。朝野上下,宮廷內外圍繞著“國本之位”展開了超大規模的爭鬥。歷經千難萬險終於登基上位,誰曾想龍椅只捂了一個月就喜提皇陵不動產了。

談起這位皇帝,就繞不過圍繞他身上發生的晚明三大奇案:鋌擊案,移宮案與紅丸案。可以說,理清了這三件奇案就能理清光宗曲折悲慘的命運。下面為各位讀者逐一粗說這三大奇案。


一、令人費解的鋌擊案

明萬曆四十三年五月初四,時皇太子朱常洛正在寢殿就寢,萬萬沒想到戒備森嚴的皇宮大內居然闖進來一個平民張差。此人手持棗木棍,打傷守門太監李鑑,直奔東宮慈慶宮,內侍韓本聞訊趕來成功制服暴徒。第二天的早上,這場殺人未遂案才被披露出來,頓時震驚朝野。

後經審訊,張差供出是受鄭貴妃的內侍龐保、劉成二人指使。此二犯一經敗露,箇中緣由不證自明。然而鄭貴妃憑藉皇帝的寵愛竟將自己摘的一乾二淨。最終,多官同謀犯案,唯張差獨死。後龐,劉二人被秘密處死,此案至此,死無對證。

登基到遜位不足一月,一生遭三大奇案,是命途多舛還是命中註定?

鋌擊案之所以成為謎案,是因為此案還有另一種立場解釋:若說是鄭貴妃想除掉眼中釘朱常洛,從而扶持自己的兒子福王朱常洵入主春宮,這場蓄謀已久的變故就顯得效率頗低,手段低級且風險極大,從結果上看,加劇了國本之爭向太子系傾斜,而對鄭貴妃的負面影響較多。因此認為太子“自導自演”這場大戲的說法也受到很多人支持。


二、葬送光宗性命的紅丸

泰昌元年八月初十,離鋌擊案過去了五年有餘,離剛剛過去的登基大典僅十天。朱常洛突然病重,藥石無醫。正當太醫院群醫簌簌的時候,鴻臚寺丞李可灼進獻仙藥“紅丸”,服用此藥之初,光宗病情稍有起色,便又進一丸,及至次日,新皇駕崩。夜間服藥凌晨病人就死亡,顯然這藥有什麼問題,但到底有什麼問題,卻是史家爭論不休的議題。

登基到遜位不足一月,一生遭三大奇案,是命途多舛還是命中註定?

由於朱常洛風評較差,耽於酒色,後世認為紅丸是房中藥的支持者較多。還有一種較多支持的聲音認為此藥不過是道家方士常煉的金丹之流,原因是明代皇帝有寵幸方士,追求長生之術的傳統。至於藥到底是什麼,難有定論,但光宗屍骨未寒,總要找點說法。因此,此案一直成為黨爭的工具,幾經翻案,幾經覆回。然而歷史的真相永遠隨著光宗長眠於地下。


三、改變歷史的移宮案

移宮的“宮”指乾清宮,皇帝起居的地方,“唯天子御天得居之,唯皇后配天得共居之”,當乾清宮混進了不該進的人就引發了這次的風波,萬曆去世時,鄭貴妃以侍疾為由入住乾清宮,而萬曆帝殯天后,卻遲遲不肯搬出,想依靠這個敲新帝朱常洛一筆,要求納李選侍為後,李選侍正是鄭貴妃系。但這筆竹槓沒有敲成,先帝才歿,立後違制,此次以鄭貴妃妥協完成移宮。

登基到遜位不足一月,一生遭三大奇案,是命途多舛還是命中註定?

然而移宮案到此為止才進行了一半,光宗因紅丸案臥床,李選侍見苗頭不對強行討封,欲謀後位,但沒有成功。隨後光宗一命嗚呼,李選侍有樣學樣,挾皇儲朱由校守居乾清宮不肯搬離,逼迫朝臣和新君同她“討價還價”。新天子即位迫在眉睫,這位還賴在乾清宮,群臣激憤跑到乾清宮門口喧鬧,最終李選侍不得已撤離了乾清宮。移宮一案也牽涉了不少人,最終這場鬧劇以保帝黨的勝利告終。

登基到遜位不足一月,一生遭三大奇案,是命途多舛還是命中註定?

結語

三案几經翻覆,牽涉之廣,波及之多,勾勒出晚明的頹景,黨爭已經嚴重到身為皇帝也難逃被當作棋子來擺弄。

光宗從出生的一刻就註定不為父親所喜愛,年及弱冠卻遲遲不得封。鋌擊一案到了人生的轉折點,得到了父親的認同,終於順利繼位,卻遭遇紅丸案,僅坐了三十天的皇位。身死後又留下沒完沒了的移宮案,每當一個朝代行將就木,就會顯現出著不可調和的衝突。這是光宗的命運,也是明朝的宿命。


參考文獻

1.《明史·神宗本紀》

2.《明史·光宗本紀》

3.《先撥志始》

4.《明史列傳》

5.《明季北略·卷 1》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