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霞客与黄道周

徐霞客与黄道周

徐霞客一生酷爱游览山川、考察地形地貌,曾三次游福建漳州,与明末文化巨子黄道周相知相契,结下深厚的友谊。二人之间深厚情谊源于他们相似的志趣、性格和学风。徐霞客曾这样评价黄道周:“字画为馆阁第一,文章为国朝第一,人品为海内第一,其学问直接周、孔,为古今第一。”

崇祯元年(1628年)四月初,徐霞客“万里造膝”,专程从江阴赴漳寻访黄道周。他由漳平入华安,考察九龙江北溪源头及流向,抵漳州府后即赴南靖考察九龙江西溪,而后到漳浦绥安拜会黄道周。

是年2月20日,徐霞客从家乡出发到福建漳州。因徐霞客打算游闽,专程登门造访黄道周。当时,黄道周因父亲病故,“辞官请告归里”,营葬父墓,守孝在墓地。徐霞客到墓地相访。见到这位素不相识的异地来客,问之是徐霞客,黄道周非常感激。他早就盼望与徐霞客相会,因此特别高兴。一揖登堂,便相倾倒,置酒对饮,敞开心扉,通宵达旦。惺惺相惜的两个人一见如故,因当时,黄道周正适“方墓下时,有笔墨之戒”,所以许诺日后要赠徐霞客长诗一首。

崇祯三年(1630年)二月,黄道周守孝期满,复官进京。他从福建漳州起身,由水路坐船出发,途经常州横林,上岸登门拜访好友郑鄤。在郑鄤府上,他俩盛赞徐霞客。黄道周走后,徐霞客来拜访郑鄤,得知这一消息,立即雇小船追赶。结果追上了,与黄道周在丹阳道上相会。二人相互酬唱,黄道周信守二年前的许诺,乘酒兴提笔赋写 《七言古一首赠霞客》。后二人且谈且饮,到镇江一起登岸,同游金山、焦山。同年八月,徐霞客再次赴漳。十六日,徐霞客抵达龙溪县华崶(今华安县城关)。十八日,徐霞客舍舟登陆,盘山越岭,实地详细地勘察九龙江北溪从华崶至漳州府治的流水地貌。后来,黄道周用“乃欲搜剔穷真灵,不畏巉岩不避死”评价徐霞客为求真知而置生死于度外的顽强精神。

崇祯四年(1631年),“黄道周因疏救钱龙锡事降三级调用,上疏请求归休。”崇祯五年正月黄道周以上疏得罪,被斥为民。黄道周 “二月挂冠出都门,至南京,西游黄山、白岳、九华、匡庐诸胜”。七月归途中,黄道周与徐霞客相会,一起重游镇江金山、焦山,后又同游太湖,直至冬季黄道周返回漳浦。

据学者徐达会考证,崇祯六年(1633年),徐霞客北游五台、恒山后,专程赴福建平和县大峰山及漳州东南的丹霞洞与黄道周晤叙。在叙谈中,他俩赋词唱和。黄道周赋诗赠徐霞客,在徐霞客临别之前,黄道周写《五言古风四首》相送。同时还赠徐霞客诗:《分阉十六韵》《七言绝句十首》。

《五言古风四首》跋云:“右四章,百韵,千字,值徐振之行,潦草成篇,聊存远证。幸为藏拙,并以覆酱,不作灯纸也。癸酉(崇祯六年)长秋,丹霞侨次,弟黄道周书。”

今天的人们从黄道周赠诗和跋、引的内容,很容易看出徐霞客与黄道周二人友谊非常深厚,他们因共同的政治见解,进一步结成知音,成为知己,友谊牢不可破,如同一人。

之后,徐霞客在漳州与黄道周、蔡玉卿夫妇聚首,然后南行百里游平和大峰山(即灵通山),后又到黄道周的家乡铜陵游玩。

徐霞客第三次到漳州拜访黄道周时,还专门带来《徐霞客游记》手稿,让黄道周夫妇共享其旅游考察的乐趣。黄道周夫人蔡玉卿也赋诗二首,诗中写道: “快把奇书游记读,顿如甘露豁心胸。”

崇祯十三年(1640年)黄道周因遭诬陷入狱,徐霞客已因长途跋涉瘫痪在床,听闻黄道周的遭遇后,命长子带上棉衣去京师探监,听儿子回来报告黄道周在狱中的磨难,徐霞客竟“据床浩叹,不食而卒”,其情其义,感人肺腑。黄道周同样重情重义,出狱后,闻徐霞客为他郁愤而亡,亲自来到徐霞客墓前凭吊,并称徐霞客是自己“死生不易,割肝相示者”。

徐霞客与黄道周二人的友谊确实是生死不易。真是“英雄惜英雄”,人世间如此高贵的品格和深厚的友谊,值得钦佩,值得学习。 ☉本报记者 苏水梅

本文来源:闽南日报2020/04/24 星期五 第04版:聚焦

版权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公众号联系(0596-2595655),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