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冷冷……冬季“取暖神器”可以有,低温烫伤要小心


冬天一到,感觉命都是各种取暖神器给的,哼!你们北方人有暖气,可作为南方银的我们有的只是一身正气和暖宝宝,电热毯,热水袋,小太阳等需要随身携带的热量自发体。


对于手脚冰冷的天使们来说,暖宝宝,热水袋等取暖神器是用来续命的,自然要捧在手心里,放在被窝里。

冷冷冷……冬季“取暖神器”可以有,低温烫伤要小心


但是,这样暖是暖了,早上起来肚子、脚底、胳膊等地方出现了红疤,甚至是起泡了是怎么回事。
最近出现这种问题的情况比较多,佳姐觉得有必要科普一波了。冬季取暖,一定要小心低温烫伤哦。

冷冷冷……冬季“取暖神器”可以有,低温烫伤要小心

01 辣么,什么是低温烫伤?


低温烫伤通常是指高于人体温度的热源长期作用的结果。一般来说,人体的温度在37℃左右,高于人体的温度如同“慢火炖肉”,长时间作用就有可能造成皮肤或者软组织由浅及深的损伤。

因此,判断造成低温烫伤的关键因素是热源的温度及作用时间。

70℃的温度持续1分钟,皮肤就可能会被烫伤,而当接触近60℃的温度持续五分钟以上,也会造成低温烫伤,温度越高,发生烫伤的时间越短暂,反之,温度较低,只要接触的时间够长也能烫伤。这种烫伤便称为"低温烫伤"。


02 低温烫伤有什么临床症状?


低温烫伤创面疼痛感并不十分明显,仅在皮肤上出现红肿、水疱、脱皮或者发白的现象,面积往往也不大,虽然表面看上去不太严重,但创面深,严重者甚至会造成深部组织坏死。如果处理不当,可能发生溃烂,长时间难以愈合。


据统计,冬季是低温烫伤的高发季节,约占冬季烫伤的三分之一。

冷冷冷……冬季“取暖神器”可以有,低温烫伤要小心

其中婴幼儿、老人、瘫痪病人、醉酒者或是糖尿病人更容易造成低温烫伤,但是,一般人取暖不当也很容易造成局部低温烫伤。
03 造成低温烫伤的罪魁祸首是?

烫伤的情况主要取决于:烫伤的温度(超过45°都有可能造成烫伤);接触的时间,像暖宝宝和热水袋虽然温度比较低,但温度在致伤的预值以上,还有足够接触时间也会造成比较严重的烫伤。
数据表示,热水袋,暖宝宝为低温烫伤的TOP2凶器,另外,长时间近距离使用电油汀,暖风机,小太阳,小火炉等小电器取暖,整夜开电热毯且温度开的较高,还有自己在家里做艾灸等保健项目也容易引起低温烫伤。


04 如何预防低温烫伤?

使用取暖神器(如电热毯等)时温度不要设置过高;


使用时间不要太长;尽量不要距离过近,避免直接接触皮肤。使用暖宝和热水袋时,外面要裹上一层毛巾之类的东西;


身体觉知比较差,行动不便,醉酒、极度疲劳等特殊人群需要在有监护的情况下使用取暖神器或者避免使用。


实在不行的话,咱就多穿点吧。


冷冷冷……冬季“取暖神器”可以有,低温烫伤要小心


05 要是一不小心被低温烫伤了该怎么办?

如果只是皮肤出现红肿、水疱、脱皮或者发白的现象,立即用自来水冲淋创面或将创面浸入冷水中(15~20℃),或用冷水浸湿的毛巾、纱垫等敷于创面。冷疗的时间通常为30分钟至数小时。冷疗过程中要注意保护水疱皮,避免疱皮撕脱造成创面裸露、加深、感染。

不要在创面上涂抹草药、药膏、紫药水、红药水、酱油、色拉油、牙膏等,此类物品可能会造成伤口细菌感染、加重烧伤深度,也会影响医生对伤情的判断。按照上述正确的急救方法处理好创面后如果情况还很严重,应及时前往正规医院接受治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