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利特—原料降价带动业绩增长,收购上游及布局新材料提供成长空间

方正证券发布投资研究报告,评级: 推荐。

普利特(002324)

公司业绩情况:

公司发布2020年第一季度业绩报告。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收6.68亿元,比上年同期减少24.44%;实现归母净利润0.52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12.01%;实现扣非后归母净利润0.51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59.94%。另外,公司预计2020年1-6月归母净利润区间为1.49亿元-1.79亿元,同比上升150%-200%,主要系材料成本,熔喷料业务,以及供应链业务对公司上半年利润产生积极影响所致。

其中,销售费用0.175亿元,同比减少39.85%;研发费用0.273亿元,同比减少53.23%,主要系受“新冠疫情”影响,集团2020年春节后正常复工晚于常年,导致销售外部运输费用、研发材料费及动力支出等费用相对减少。管理费用0.226亿元,同比增长22.97%;财务费用0.112亿元,同比减少37.36%,主要系银行借款利息支出、贴现利息支出较上年同期减少所致。

财报点评:

1.PP价格同比下降15%,利好公司改性塑料业务

作为公司主要原材料,PP受国际石油价格下跌影响明显,与2019Q1相比,2020年Q1的PP均价由9763.67元/吨下降至8256.48元/吨,同比下降15.44%,原材料价格的回落提升公司产品毛利率。另外,公司新增的熔喷料PP业务对公司本期效益也产生了一定的积极影响。

2.刺激政策推出带动汽车销量恢复,公司业务有望向好

受新冠疫情影响,2020年1-2月国内汽车累计销量223.8万辆,同比下降42.0%。目前,国家正出台新能源汽车购置补贴和免征购置税政策延长2年的政策,且在地方层面全国已有多地推出了购置补贴、放宽限购等政策以刺激汽车消费,有望促进汽车销量稳步提升。根据乘联会数据,3月第四周汽车市场销量恢复明显,日均销量达到53897辆,环比增长109%,同比降幅收窄至24%,相比起前三周的同比降幅50%、44%和40%有明显回暖。随着汽车销售市场恢复,公司改性塑料业务下游有望持续向好。

3.积极推进帝盛集团相关标的收购,产业链一体化布局将增厚业绩

公司于2019年9月拟以10.7亿元的价格收购启东金美、福建帝盛、欣阳精细等5家公司的100%股权,布局光稳定剂行业,标的公司在2020-2022年业绩承诺分别为0.8、1.1和1.3亿元。若公司能在下半年完成对帝盛集团的收购,公司业务规模及盈利能力将得到扩大,对业绩产生积极影响。

4.公司积极布局LCP业务提供未来成长性

公司于2007年布局LCP材料研发,已成为国内主要的LCP树脂供应商。2020年1月4日公司发布公告,设立LCP纤维合资公司,进行高端材料布局,有望形成先发优势。公司目前已建成LCP纯树脂产能2000吨/年,未来规划产能1万吨/年,可用于5G手机天线及手机软板基材的开发。随着企业研发投入和工艺改进的不断推进,LCP业务有望提供未来业绩增量。

投资建议:我们预计2020-2022年归母净利分别为3.16亿元、4.37亿元和5.17亿元,EPS分别为0.6元、0.83元和0.98元,PE分别为32.5X、23.5X和19.8X,维持“推荐”评级。

风险提示:

LCP研发不及预期、收购项目进度不达预期、汽车行业持续低迷、不可抗力风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