鋼鐵俠永不停歇-馬斯克

沒有你們(上海市政府以及特斯拉老車主)的支持,就沒有特斯拉的今天。」特斯拉 CEO 埃隆馬斯克說到。

1 月 7 日,位於上海的特斯拉超級工廠,國產特斯拉 Model 3 正式開啟大規模交付。

選在這個日子並不是偶然,2019 年 1 月 7 日,特斯拉中國工廠正式破土動工,如今,它已變成每週產能可達 3000 輛的「超級工廠」。交付儀式上,第一批 10 位車主已經拿到了馬斯克親手交給他們的 Model 3 車鑰匙,進入一旁屬於自己的車輛。

馬斯克沒有停下他的腳步。在中國市場,顯然國產特斯拉只是邁過了第一個門檻。在眾人看來,馬斯克的頭腦裡裝滿了瘋狂的想法,且都能落地。國產特斯拉如此,發射火箭如此,二者背後的聯繫,也是如此。

特斯拉的中國速度

馬斯克正準備在臺上跳一段舞,但是背景音樂暫停了。

於是他在臺上尷尬地扭了幾下,在工作人員的示意下,音樂重新開啟,馬斯克隨著音樂晃起了身體,跳到興起還把自己的西裝脫掉扔在地上。這大概是汽車公司 CEO 第一次在車輛交付儀式上跳舞。

10 輛 Model 3 開過,國產特斯拉完成了向社會用戶的首次交付,在剛剛進入 2020 年的時候,打響了純電動汽車的「第一炮」。

不難理解馬斯克的興奮。出乎意料的「中國速度」讓他飽嘗國產新能源汽車市場的紅利,同時對本土的競爭對手產生了震懾。理想汽車 CEO 李想就曾公開評價到,「特斯拉都已經打到家門口了」。

首批車主購買 Model 3 的原因,每個人看重的點都不太相同,但大多衝著「科技」二字。有人覺得特斯拉的續航情況真實,有人最喜愛 Model 3 的召喚功能,還有人對整車 OTA 更新情有獨鍾,可見特斯拉在科技方面的新功能體驗上打出了品牌效應。

據特斯拉方面公佈的數據,2019 全年,特斯拉交付量約為 36.75 萬輛,同比增長 50%,完成了馬斯克設定的年度目標,即 36-40 萬輛。

雖然暫不清楚在中國的交付數量及比例,但可以肯定的是,作為特斯拉海外最大的銷售市場,中國再一次為這家公司的營收做出不少貢獻。要知道,特斯拉 2019 年上半年在中國地區的營收 15 億美元,相比 2018 年同期的 10 億美元,增長 41%。

可想而知,國產特斯拉的到來,也將進一步刺激市場的需求,甚至在銷量下滑嚴重的車市,取得一個亮眼的成績也是非常有可能的。

鋼鐵俠永不停歇-馬斯克


交付儀式時間雖短,但還是透露了一些有用的信息。比如馬斯克透露了 Model Y 的到來,以及可能會有中國設計的特斯拉誕生。

除 Model 3 的交付,國產 Model Y 被馬斯克提上了日程。特斯拉官方微博表示,馬斯克官宣重磅消息:全電動中型智能 SUV Model Y 項目正式啟動。消息證實了 Model Y 即將在上海超級工廠開啟製造,甚至有可能與特斯拉北美預計的生產時間——2020 年第一季度同步。

天上與地下

鋼鐵俠在造車的同時,對另一個行業的探索也沒停下。

北京時間 1 月 7 日早上,馬斯克準備在上海浦東機場著陸的時候,Space X 同一時間在美國進行了它新年的第一次火箭發射。

一枚獵鷹 9 火箭從佛羅里達州卡納維拉爾角空軍基地成功發射,將 60 顆 Starlink 衛星送上預定軌道。該事件昭示著馬斯克創辦的 Space X 離打破記錄又近一步。如果下一次發射再帶上 60 顆衛星,那麼 Space X 就擁有超過 200 顆衛星,變成世界最大的衛星運營公司。

鋼鐵俠永不停歇-馬斯克

獵鷹 9 號準備發佈 60 顆 Starlink 衛星 | Twitter@SpaceX

不僅在造車行業混的風生水起,還跨界發射火箭,並且利用火箭回收完成了低成本發射,馬斯克被稱作「鋼鐵俠」不是沒有道理。

就像特斯拉的最終目的不只是造車,而是重新構建能源的分佈一樣,發射回收的火箭也不僅僅是為了去往火星,馬斯克在衛星領域的佈局從 2015 年就透露出來了。

在他的構想中,Space X 要將 12000 顆衛星送入近地軌道,所有衛星將為全球提供大面積、無死角的互聯網服務。2019 年 10 月,Space X 把衛星數量提升到了 42000 顆,這是目前 StarLink 的最終目標,「太空互聯網」。

聽起來炫酷,但 Space X 還在慢慢地摸索當中。目前太空互聯網的傳輸穩定程度僅支持馬斯克本人發幾條推特,不管是數量還是質量,都需要 Space X 繼續努力。

然而,一旦完成衛星的部署,低成本、高覆蓋的通訊網絡對於全球來說都值得歡欣鼓舞。衛星網絡的另一特點是,速度比傳統網絡更快,大大降低網絡的延遲。

鋼鐵俠永不停歇-馬斯克

StarLink 衛星 | Twitter

到時,Space X 甚至和特斯拉會產生聯動,一個無死角的高速網絡,正好與特斯拉車輛的自動駕駛完美契合,在 5G 時代到來之時,也不會處在落後的地步。

實際上,這可能是馬斯克野心中的一部分。Space X 和特斯拉,一個天上一個地下,看似毫無聯繫,業務卻暗暗綁定在一起,未來幾年成效才能初步展現。

而中國,一個能讓特斯拉得到快速增長的市場,也是其必要條件之一。一方面在銷售市場快速開拓,另一方面在太空打造無國界全覆蓋的自動駕駛通訊,兩家公司殊途同歸。

在車輛和衛星之間有無數條看不見的線,通過互聯網實時互通,而它們的源頭彙集在一起,由一個男人無形中牽引著線條的走向,不斷向外輸出。不管是特斯拉還是 Space X,都已深深烙上馬斯克的個人印記。改變行業規則的同時,他也在建造著在能源與太空互聯網之外的「自動駕駛第三極」。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