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貧窮的本質》—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的研究帶給投資人哪些思考?

今年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比較引人注目,由於阿比吉特·巴納吉(Abhijit Banerjee)和埃絲特·迪弗洛(Esther Duflo)的獲獎而成為第一對經濟學夫妻獲獎者出現,妻子迪弗洛以47歲的年齡成為諾貝爾經濟學獎歷史上最年輕的得主。

此前已經有5對夫妻獲諾獎,值得一提的是1903年獲獎物理學獎的居里夫婦,1935年其長女夫婦獲化學獎,居里家成為唯一連續兩代夫妻獲獎得主。同樣分享今年諾貝爾經濟學獎的還有邁克爾·克雷默(Michael Kremer)。

巴納吉與迪弗洛這對夫妻15年的時間踏遍了五大洲、18個國家和地區最貧窮的地方,將主要的研究成果記錄在一本《貧窮的本質》中。

很多年前曾經讀過這本書,但是由於對投資和人生的感悟不足,而生活中與真正貧困人口交集不足,導致並沒有很深的印象,可能只是對其中那4位撿海沙的具有企業家精神的印度女人印象深刻,還曾經用這個例子給孩子解釋什麼是企業家精神。

這次重讀此書,突然發現這本書講的雖然是發展經濟學中的貧困問題,著作也不是寫給普通人的,但是我認為對於投資人其實有很多啟發。

貧困人口所遇到的個體性問題,對於普通人、或者說普通投資人其實一樣會遇到,無論是“健康”“投資”“風險”乃至“企業家精神”等不同維度,還是諸如“貧困陷阱”“教育”“自我實現預言”等等,

投資人與貧困人口所遭遇的本質幾乎一樣,這是程度的不同。

我在閱讀這本書的時候,有一個意識越來越強烈,那就是我們和所謂的赤貧之人唯一的區別是我們生在一個幸運的家庭,如果不是因為這最初的運氣,真的很難講有什麼本質區別,即使受過教育。

01 關於食物

書中談到的第一個問題就是健康,窮人的很多問題都是被健康所困擾,包括營養不良導致個人智力和體力低於平均水平;包括疾病返貧;包括對於疫苗的重視程度不夠。

而健康的食物是第一大問題。

食物是導致營養不良的一個重要原因,但是並非像大家想像的是因為食物短缺或者有營養的食物短缺,而是窮人在選擇食品時,主要考慮的並不是價格是否便宜,也不是有無營養價值,而是食品的口味怎麼樣。

書中引用英國作家《通向威根碼頭之路》一書對英國窮人的描述:“他們的食物主要有白麵包、人造黃油、罐裝牛肉、加糖茶和土豆——這些食物都很糟糕。”這些並不便宜的食物卻不夠多樣均衡,窮人不理解為什麼要吃蒸的胡蘿蔔,而不是黃油麵包。

這可能就是人的天性,憑生物學的直覺而不是理性來做事,就好像我們的食物結構一樣不那麼均衡健康,太油、太辣太鹹或者晚上吃得過多,和窮人相比我們有更多的選擇權,但是並沒有做出更好的選擇。

更為重要的是資產的健康,就好像食物的窮人以口味來選擇,普通人往往以收益率來選擇,高收益的高利貸、P2P要比那些低收益的資產、暴漲暴跌的加密幣比優質資產更受歡迎,連續拉漲停的股票遠比那些高股息受歡迎,一買入標價就漲的不動產比那些真正有價值的不動產更吸引眼球,最好能夠再包租。

健康資產的選擇是不看收益率高低的,而是資產真正的價值與風險,但是正如食品計劃的遭遇一樣---“窮人常常拒絕我們為其想出的完美計劃,因為他們不相信這些計劃會有什麼效果”,資產計劃的遭遇也是一樣,人們更相信類似金朝陽或者“一年百萬”、“一波牛市實現A8”這種很符合人性的快速致富神話,和食物的口味才是第一位並沒有本質區別,都是人性使然、理性缺失。

身體的健康需要合理與均衡的膳食計劃,財富的健康一樣需要合理與均衡的資產計劃。

02 比食物更重要的

在兩位作者的研究中發現即使由於食物缺乏和營養不良導致貧困群體健康受到巨大影響並無法擺脫貧困,但是還是有本應花給食物的金錢花在了其他方面。

“比食物更重要的東西,發展中國家窮人會花很多錢來置辦婚禮、嫁妝、洗禮等,這很可能是怕丟面子的結果。”在南非窮人們的葬禮一樣很隆重,很多家庭會用年收入的40%來舉辦葬禮。在摩洛哥DVD和電視機比食物更重要。

“窮人的首要選擇顯然是,讓自己的生活少一點乏味。”“18個國家的數據中,窮人在沒有收音機或電視機的情況下,可能在節日上花的錢更多。”而印度的母親,會在女兒婚禮前的十年,為女兒一件首飾、一件水壺的攢婚禮所需。同時窮人更加關注當前,更重視參加必要的場合慶祝活動。

這一點在我們的生活中非常常見,很多人認為活著難道不是為了快樂和享受嗎?人們都向往美好生活,那麼為了讓生活更美好一點,在節日上多花一點錢有什麼不對嗎?作者也認為這種嚮往或許可以解釋為什麼印度的食品消費一直都在下降。

窮苦的人生太讓人沮喪了,甚至這種沮喪會延續很久,書中專門提到“窮人在長達10年的極度沮喪期內,所有廉價奢侈品的消費都有所提高”。廉價奢侈品正是窮人追求美好生活的工具,但是更沮喪的是,這些錢本來可以讓他們逐步脫離貧窮。

為什麼那麼多人沉迷於肥皂劇、酒精、遊戲,難道不是為了讓乏味的生活更加有趣一些嗎?

為什麼那麼多並沒什麼資產、也沒什麼現金流的普通人會通過把不多的資金消費在手機、腕錶、包包、汽車上,大多不都是為了讓生活沒那麼乏味、讓自己在朋友同事中存在感更強一些嗎?把寶貴的時間和金錢投入到“減少乏味感”“增加存在感”中,本質上和赤貧人口忽視食物而去買電視機、舉辦耗費巨大的婚禮葬禮有很大區別嗎?

還記得經濟危機時口紅消費會提升嗎?這就是人性,無可厚非,但是戰勝人性才能超越他人,這也無法避免,這就是投資人要做的。

當你枯燥時、乏味時、對未來沒有信心時是通過什麼來消遣?是買買買,還是讀讀讀(在閱讀中尋找答案、排遣鬱悶)、思思思(不斷思考、探索),如果是買買買,恭喜你,你一定運氣很好,有這麼多的資金去調整情緒;如果你是讀讀讀、思思思,也恭喜你,你會擁有更美好的未來。

作者寫道“脫離貧窮有一個總體原則:對於幾乎無錢可投的人來說,一旦收入或財富迅速增長的範圍受限,那麼他就會掉入“貧窮陷阱”;但對於有能力投入的人來說,這一範圍就會極大地擴展。”

而最重要的是,你要先打破收入或者財富的限制範圍,這些恰恰需要積累、需要把資金用在最有效率而不是最有面子、最舒適、最符合人性的方面。這一點,不僅僅在食物,在儲蓄和投資上也是如此。

03 儲蓄和投資、教育

書中用從事農業或者販賣水果之類小生意的窮人舉例。他們完全可以節約下每日利潤,然後儲蓄,用錢來購買小生意所需的推車,或者不再為賒賬拿水果付利息,這樣下來可以提高收入,慢慢擺脫貧窮。但是那些窮人在有了餘錢時,往往會買精面面包,加糖茶葉等口味更好,而不是有營養的食物,也會如上面所說,去買那些“比食物還重要的東西”。

如此一來,窮人的現金流會永遠捉襟見肘,談不到積蓄、更不要說應急和預防風險,而一旦風險來臨,經濟狀況很可能馬上崩潰。

窮人之所以會出現這種情況,是因為窮人的生活自控更困難以及窮人缺乏希望兩大原因。

窮人的生活自控更難很好理解,因為需要他們自控的東西更多,對於普通人,喝一杯茶並不是什麼需要自律的事情,買一件新衣服也是很普通的,但是對於窮人這些都是需要自控的,否則現金就會白白流走。

怎麼樣?熟悉嗎?這不就是我們每個普通人在生活一樣要面對的自律。對於富豪,買個名車、買個名錶、買個奢侈品、買個遊艇甚至離婚多分幾次家產都不是需要自控的東西,因為除了離婚都是微不足道,離婚也是可以承受的。

但是普通人呢?可能一個貴一點的奢侈品就會消耗你一年的現金流,而你卻在用獎勵自己的藉口在一瞬間用一年的積累買了一件貶值物品。和窮人喝一杯帶糖的茶並沒有本質區別。

就好像窮人不得不通過對一杯茶、一塊奶酪的自律來改變自己,普通人也不得不通過對一個手機、一款腕錶、一個包包的自律來改變自己。

只有從自控開始,人才能一步一步走向人生的上升曲線,無論窮人還是普通人。

如果就我就想生活的好一點呢?不想自律、不想改變呢?如果不是命中遇到貴人,那麼窮人一輩子都只能將喝一杯帶糖的茶作為幸福的來源,普通人又能好到哪裡去呢?

窮人還有一點是缺乏希望。窮人對他們真正需要的東西,比如一臺電冰箱或者自行車,孩子上好的學校,存在這麼一種心理:“既然我永遠無法存夠冰箱,那麼我還是喝杯奶茶吧。”結果形成了一種惡性循環。

怎麼樣?是不是又是似曾相識?很多普通人說我這一輩子怎麼可能買得起房子,與其為了一套房子苦了自己,不如我先買個手提電腦,或者先買一輛車。一杯茶的昂貴與一套房的昂貴都是昂貴。(寫到這裡我更是越來越意識到開篇所說的,我們和赤貧之人唯一區別就是幸運。)

存款行為關鍵取決於人們對未來的預期。對於那些認為自己有機會實現夢想的窮人來說,他們有充分的理由節衣縮食,將省下來的錢用作未來的投資。相反,那些認為自己沒什麼可失去的人,一般會做出這一絕望心態的決定。

對於投資人同樣是這樣的。當你對你的投資、你的生活沒有太大希望的時候,你就不會投入那麼多。

投資人中很常見,很多人股票或者房產賺了一點小錢,立刻就會換成電子產品、汽車這種貶值物品,而不是用資金去提升自己,或者繼續購買資本品。雖然我一樣見過很多人將利潤再投資鉅虧的,但是這並不能說繼續投資是錯誤的,只能說方法不對。

對於大部分所謂的“投資人”,其實真的只是為了賺一點零花錢,買幾件稱心的物品,並不想經歷投資那些浴火重生、脫胎換骨的過程。既然如此,就要降低預期、減少投入,這也是一種知行合一。

在教育上面的投資也是一樣的。普通人與窮人的區別在於,普通人接受教育有一個重要的目的是就業,也就是希望有一份穩定領取薪水的工作,而這條教育-就業之路在今天依舊是普通人最佳的選擇。這種“可預期、穩定”的希望感使得他們願意為孩子的教育投入,使得他們繼續學業。

而窮人的孩子之所以不上學,就是因為他們很難堅持求學,中間會因為種種原因中斷,同時“可預期、穩定”對於他們而言感受遠沒有那麼深,讀書的意義也就沒那麼大,他們也不相信自己能在學業上成功。

作者在書中提到的另一本關於貧窮的名作——《稀缺:我們是如何陷入貧窮與忙碌的》,該書將稀缺擴展到了心理學,簡言之就是一種“擁有的比需要的少”的主觀感受。

正如前面所提到的,窮人的特點是需要太多自我控制。我們需要減少“稀缺感”對自己大腦帶寬的佔據,最簡單的辦法就是改變自己大腦對“需要”的看法。

追求簡單的生活、極少的物慾就會釋放大腦的帶寬,這不僅僅是心態好,更重要的是,把精力聚焦在自己真正需要做好的事情上。當我們不認為名包、腕錶有意義的時候,我們可以把那些備受折磨的時間,用來關注工作和機會。

絕大多數人都是相對的貧窮的,因為永遠有更大的誘惑。“擁有的比需要的多”,理解了相對貧窮,就可以控制慾望,能給自己留一個一個有餘力的、富人的大腦。

04 其餘的幾點感悟

一、書中寫到貧窮國家之所以貧窮,原因在於這些國家往往都氣候炎熱、土地貧瘠、瘧疾肆虐、四周被陸地所包圍。這就是自然環境,能不能克服?可以,但是這個需要很高的教育水平(以色列)或者大量的資本(迪拜)。

遠離貧窮的第一要義其實是投胎,但是投胎不可以選擇,投資可以。

如果投資的領域就是貧瘠而多病的,那麼你需要極其努力才能戰勝環境。既然投資可以選擇,那麼請選優質的資本品、安全的市場。

二、既然單調乏味的生活會很折磨人,那麼投資註定是不適合大多數人的,因為無論是學習還是資本的積累,都是極其單調和乏味的,要自我控制、自我約束、自我檢討、自我修正。

三、對於窮人削減消費很痛苦,因為已經到了要削減必要開銷的地步。作者建議窮人通過業務多元化來增加收入。其實這也是對普通人最好的建議。普通人可以削減消費,也就是節流來獲取資金,節流的好處在於“可控制”,但是劣勢卻是“量太小”,只有開源才是更好解決量的辦法。而普通人的開源最佳模式只有兩種,要麼本職工作做精、要麼多元化做廣,做精的難度其實遠遠大於做廣。

四、要聚焦未來,尋找希望,無論是前面說的儲蓄還是教育,也包括在工作中,當你覺得無望的時候,你既不會竭力訓練自己,也不會發現機會。在這種時候,要告訴自己爬出“貧窮的陷阱”。

五、書中用很大篇幅談了小額信貸,給出了非常接地氣的實例與解讀,作者用很大篇幅解釋了小額信貸對窮人的改變來自於將貸款投資的收益率與貸款利率的比較。我不由想到“消費貸”,貸款完全為了消費而不是錢生錢,這對於普通人是非常不利的,我們不是量入為出,而是消耗未來,這種金融產品真是消費時代金融家的一大“創舉”呀。

貸款一定不要為了消費,而是為了投資(當然投資要謹慎)。

最後簡要引用作者的一段話作為結尾:

窮人所陷入的困境與我們其他人的困擾似乎是一樣的---缺乏信息、信念不堅定、拖延。我們真正的優勢在於,很多東西是我們在不知不覺中得到的,消過毒的自來水,下水道自行運轉,打開就有的天然氣,必須接種疫苗、否則孩子無法入學。

我的解讀非常簡單,普通人之所以幾乎用不著自己有限的自控及決斷能力,而窮人則需要不斷運用這種能力,是因為普通人一生下來就擁有了這些優勢,反過來想想那些有傳承家庭的孩子其實一樣,一生下來就有了被傳承的理念、方法和資產。

所以投資人其實是在給下一代建立一個有自來水、下水道、天然氣的生活,這樣子下一代人才能有更多的大腦帶寬去創造更美的未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