抖音橫行的社會,青少年如何完成「自我同一性」?

“毀滅我們的,將不會是我們憎恨的東西,而是我們熱愛的。”這是尼爾·波茲曼在《娛樂至死》中所論證的預言。這其實完全符合我們的常識——人們就是喜歡好玩的東西,同時也符合現代科學研究——基因科學和行為經濟學都強調了人的非理性。


娛樂至死的時代:抖音為什麼成了“殺時間利器”

世界上有兩個相反的預言:一是奧威爾的,說人類將毀於強權;二是赫胥黎的,說人類會毀於讓我們快樂的東西。 具體說呢,就是:

抖音橫行的社會,青少年如何完成“自我同一性”?

拿到今天中國這個環境中,似乎是再恰當不過了。從網絡文學開始,到最近幾年的微電影、網劇、網絡綜藝、手機遊戲、遊戲直播,乃至,最能殺時間的短視頻“抖音”。

也許,在抖音之後,人們的娛樂期待會越來越高,從此拉開娛樂至上之門。

抖音橫行的社會,青少年如何完成“自我同一性”?

在短視頻中,好看、好玩的內容在不斷刺激大腦分泌“快樂激素”,比如多巴胺、內啡肽、血清素。

更重要的是,它只把最富刺激性、最高潮的部分給你看,沒有任何緩衝,就像一首歌只聽高潮、一部電影只看精彩之處——精準地刺激大腦的興奮和快樂。

而其中的“佼佼者”抖音,呈現的方式是“上下滑動、個性推薦”,這也讓它可以成為“殺時間利器”,也許不知不覺間,一兩個小時就過去了。

這種方式其實和“賭城”拉斯維加斯的老虎機,以及早些年的普通電視機有相似之處——就是讓人上癮,因為你永遠不知道下一個會是什麼有趣的東西,這刺激著大腦不停地下滑而不能自已。

你能想象嗎?以前拿著遙控器,在電視機面前百無聊賴、不知疲倦地看了一下午,這個場景現在重現了,只是換成了豎屏手機。

深處娛樂中的成人:娛樂真的會毀掉我們嗎?

早在20世紀初,理查德·泰勒就將“心理學”引入自己的研究,創立了“行為經濟學”。到目前為止,已經有兩位學者:一位就是泰勒,另一位是丹尼爾·卡尼曼,先後因此而獲得諾貝爾經濟學獎。

抖音橫行的社會,青少年如何完成“自我同一性”?

行為經濟學創始人 理查德·泰勒著作 《錯誤的行為》

行為經濟學的核心,就是打破了“理性人”假設,他們發現,在經濟領域的人,就是普普通通的社會人,大量的決策都是非理性的、情緒化的,甚至是容易被操縱的。

人的這種特性毫無疑問也表現在了方方面面,在《自私的基因》中,作者發現,人其實就是基因的生存機器,基因通過“快樂感覺”來驅動人,達到複製、繁殖以至永生的目標,這就和弗洛伊德的“快樂原則”不謀而合。

所以,情緒、動力都是進化而來的基因程序,有著固定的觸發開關。在利用這些“開關”這方面,遊戲開發商深諳其道,或者說最會操縱:每一個功能點、激勵、反饋,都經過了大量的數據分析和精心的設計,為的就是讓玩家有爽、滿足和實現的快感。

抖音橫行的社會,青少年如何完成“自我同一性”?

人性這一點上自古如此,不說如今,在文娛匱乏的時代,男歡女愛就是重要的娛樂;有了文字和印刷術,讀書就成了娛樂,之後的舞臺戲劇也是如此;而電視的出現,讓人們可以長時間癱坐在家裡打發時間;直到今天,人們花時間、花金錢,所獲得的,其實就是大腦所需的快樂。

這本身並沒有什麼問題,技術的發展讓人們獲得了更多、更強有力的娛樂刺激,哪怕這會讓人們對刺激越來越不敏感,但這正是人的大腦所需要的。

那麼,長此以往下去,人們真的如《娛樂至死》中所論證的,會在娛樂中走向毀滅嗎?

不一定。為什麼?對於成人來說,他們已經確立了自己的定位或者說“同一性”,明確知道自己所扮演的角色、要完成的使命是什麼,娛樂只是一種調劑和放鬆。如果要說隱憂,那就是托爾斯泰一直關注的——人們會越來越在乎身體慾望,而不是精神的神性。

但是,對成長中的青少年,他們大多還沒確立“自我同一性”,那麼娛樂的這種影響可能就是另一番圖景了。


自我同一性:丘吉爾是如何從問題少年到偉大首相的?

大家都知道偉大的英國首相丘吉爾。他在小的時候,不思進取、調皮搗蛋,父母都不知道拿他怎麼辦,也不覺得他會有什麼作為。

但他的爺爺卻說:“男孩一旦知道了自己想要做什麼,就會有一番作為。”

後來的事實也證明了,他爺爺的判斷是對的。當他聚焦在一個方向上,就調動了所有的潛能去完成一個目標、一件事,那麼,學到的東西、自身的能力,就有了用武之地。其實,丘吉爾爺爺所說的“一個人想要做什麼”,就是確定自己的“自我同一性”。

抖音橫行的社會,青少年如何完成“自我同一性”?

發展心理學家埃裡克森認為,人格的發展持續終生,每個階段都面臨不同的衝突需要解決,解決好才能順利地進入下一階段,而人在青春期需要解決的,就是“自我同一性”的問題。

抖音橫行的社會,青少年如何完成“自我同一性”?

▵ 埃裡克森認為人每個階段都面臨某個心理任務

上面提到的“同一性”,在心理學中指的是人們將自己的動力、能力、信仰進行組織,納入到一個連貫的自我形象中,形成一個不同於他人的、獨具統一風格的自我。

說的通俗點,就是關於“自己是誰”、“在社會上應占什麼地位”、“將來準備成為什麼樣的人”以及“怎樣努力成為理想中的人”等一連串的感覺,並且,非常明確地知道自己的需要、情感、能力、目標和價值觀。

青少年就處於所謂的“青春期”,也是普通家長可以感覺到的兩個“魔鬼期”之一。

不僅僅是因為他們身體發育引起的獨立渴望,更是因為,當他們感到周圍的環境,比如父母老師,在剝奪他們“確立自我”所做的努力時,就可能會瘋狂抵抗,如同野獸被迫捍衛生命一般,這讓家長震驚、不解,乃至措手不及。

比如,電視劇《小別離》中,小女孩的媽媽反對她在網上寫原創小說,引發了孩子的反感和抵抗,因為她在探索自我的定位並付諸努力。這可以理解,因為家長這種對孩子“同一性”的剝奪,其實會讓她產生類似“危及生存”的感覺,心理抵抗也是正常的。

抖音橫行的社會,青少年如何完成“自我同一性”?

《小別離》中母子間的衝突

青少年的自我同一性至少包括三個方面的體驗

(1)他感到自己是一個獨特的個體,是和別人分離的

(2)自我本身是統一的——從童年的我到現在的、未來的,但是我還是我

(3)自己設想的“我”,和自己感受到的別人眼中的“我”,是一致的,也就是自己是被社會承認的

如果沒有完成這種“同一性”,而是“同一性早閉”或“同一性擴散”,就會引起“角色混亂”。

說的簡單點,就是他們無法正確認識自己的使命、責任、角色,心理一直停留在這個階段,而沒法順利發展,比如在建立親密關係方面就可能受阻。

同一性早閉。這樣的人從來沒有想過自己要成為誰、想要過什麼樣的生活,過早的把人生非常重要的討論關閉了,比如很早就接受家人鋪好的道路。這些人與其他青少年相比,更容易附合他人,沒有主見。

同一性彌散。這樣的人沒有這方面的思考或討論,你問他的定位、他想成為什麼樣的人,他的回答是這與我沒有關係。他就像有翅膀的鳥,卻不知道飛去何方。

而相反,如果青少年“同一性”任務能最終達成,那麼他在精神上是獨立的,不再過度關注別人的看法,而是專注自己的生活目標,按照自我方向度過人生的其餘階段。

就像李小龍一樣,他曾經也是一個問題學生,因為常與人爭鬥導致學習成績不佳,那個時候他應該是處於“角色混亂”的時期。但等成長到一定階段後,他開始意識到自己對武術的熱愛,甚至選擇研究哲學,讓中國功夫為世人所知,將“Kung Fu”引入了英文。後階段的他,在“自我同一性”上做的很好,有清晰明確的目標和突出的價值觀。

娛樂時代的青少年成長:娛樂何以助益“同一性”任務的完成

從人的一生來講,青少年的“自我同一性”任務也許比學習都要重要,為什麼這麼說呢?

其實很難想象,一個上了名牌大學卻不知道自己想幹什麼的人,他能有什麼作為。甚至,很可能成為家庭的累贅,有時確實能看到一些新聞,說名校畢業生甚至留學生在家啃老,他們也許有才能,但無法將它們注入到一個目標、一件事情上。

所以,知識、才能、資源等等雖然很重要,但如果擁有這些東西的人,不知道如何將它們凝結、組合去完成一個他最想實現的目標或最想做的事情,那麼也只是浪費而已。簡單說,知識好比珍珠,自我同一性好比線,只有串起來的珍珠,才能為人所用、展現自我。

那麼,現在社會中的娛樂應用,會給孩子的“同一性”任務添堵嗎?其實,如果應對得當,這些娛樂應用反而可以成為非常好的助益材料。

抖音橫行的社會,青少年如何完成“自我同一性”?

對網絡文學,雖然它們大多質量並不高,但裡頭所涉及的工作、生活場景卻是他們未來總要經歷的,這些內容會引發他們對自我、未來的一些思考,這其實反而是有好處的。只是出於語文素養的考慮,也要引導他們看一些經典文學,或起碼是出版物。

抖音橫行的社會,青少年如何完成“自我同一性”?

至於遊戲和短視頻之流,站在家長的角度,這些東西毫無營養,還容易上癮。但是,大量的經驗告訴我們,強制手段總是無效的,那該怎麼辦呢?

既然遊戲上癮你管不了,那麼就跳出遊戲、短視頻,引導孩子去思考、研究這個遊戲為什麼要這麼設計、它背後的算法是怎樣的;短視頻為什麼會火起來、為什麼會讓人上癮、別人是怎麼拍出驚豔視頻的,等等。當你引導他們思考這些問題的時候,也就激發了他們對社會的好奇、對自我能力興趣的探索,這比強制可有用多了。

所以,這個時期如果孩子在“搞一些”自己感興趣的事情,對於家長來講,其他任何手段都可以,就是不能盲目地去遏制或剝奪,因為這反而會帶來他的瘋狂反抗,就算後來他知道了自己的想法是幼稚的、有問題的,也會和家長反抗到底。

如果孩子是沉迷在遊戲或其他一些娛樂中,而遏制的效果又不好,就可以引導他們跳出娛樂,去思考這些產品本身是怎麼策劃、運營出來的,這為他 “自我同一性”提供了材料,去思考自己的生活和未來的事業定位。


分享到:


相關文章: